台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李砌了新房,见乡亲来贺喜,络绎不绝地迎上去。

B.他以摧枯拉朽的气势,直落三局,赢得比赛的胜利。

C.这篇散文的确是当年的妙手偶得,构思精巧,不愧是大手笔!

D.父亲刚失业,奶奶又从楼上摔下来,双重打击,真是祸不单行

2、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了。”句中加点词的词性是形容词。

B. “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个句子中“真挚而美好”是定语。

C.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个女孩不是学生,而是老师。”这两个句子都是并列复句。

D.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这一列树是忧愁而快乐的。”这个句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学校的课改成果入木三分,国内外同行大加赞赏,纷纷前来观摩学习。

B.上海迪斯尼公司认为经济放缓不会阻止游客摩肩接踵,因为它注入了鲜明的中国元素。

C.上海一新建的人工湖惊现巨幅“中国地图”,这一巧妙设计可谓别出心裁

D.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让同学们觉得轻松,记得牢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预防“山竹”台风的破坏,浦北县各部门提前做好了防御台风。

B. 近日,火箭少女新歌《Light》MV上线,谁都不会否认孟美岐、吴宣仪两姐妹拥抱的画面感人。

C. 49中两千多名师生参加进行防空演练。

D. 高铁“霸座”男孙某被处治安罚款200元,并被限制购票乘坐火车。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

[宋]晁冲之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夏词

[清]智生

炎威天气日偏长,汗湿轻罗倚画窗。

蜂蝶不知春已去,又衔花瓣到兰房

【注】①兰房:兰香氤氲的精舍,此处指智生坐禅修行的斋室。

【1】《春日》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鹅鸭水等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图画。

【2】两首诗的三、四句有何异同,请加以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名句默写。

意象是鉴赏诗文最基本、最重要的审美元素。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作品的关键。

(1)松柏——高洁、坚贞的象征。如刘桢《赠从弟》中“______________”,在一问一答间表明坚贞志向。

(2)蓬草——暗示远行,流露孤独之情。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

(3)桃花——出自陶渊明“桃源”的意象,象征理想、美好生活。如张旭《桃花溪》中“______________

(4)夕阳——苍凉沉郁,寄托郁愤之情。如朱敦儒《相见欢》中“_______”。

(5)山水——自然生活,净化心灵,寄寓情怀。如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描绘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山水,表达“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之心。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在作家毕飞宇的眼中傅聪是这样的:他非常儒雅,和一般意义上的钢琴家有点区别;他更像一个教唐诗宋词的教授;很亲和,很有风度……傅聪的成长与傅雷的教诲分不开。请结合《傅雷家书》,说说傅雷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独特做法。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34个鸡蛋

①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②李暖暖是跟她爸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马上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身份显赫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③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省和青海的交界的一个小地方。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④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

⑤可以想像我带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妈妈说:“这是李暖暖最爱吃的。”没办法,我就拖着几个大袋子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⑥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得知我找李暖暖,他二话没说就把我连人带东西全都放在毛驴车上。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镇。很小很小的镇子,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走到那条街的尽头,转个弯,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

⑦下课了,许多孩子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进一间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⑧女孩穿着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她抬起头来看我。那个瞬间,我看清女孩的面容。我心疼了。我的堂妹李暖暖,她黑了,瘦了,还剪掉了她一直最最喜欢的长头发。

⑨“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把就抱住了我。身边的那些孩子不明所以,在我们拥抱的时候,哄笑着围在乐一起。等她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时,我看到她哭了。

⑩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子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李暖暖说,他们是班里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我说再要两个菜,却被她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也不想让他们为此早早地自卑。” 

⑪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到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

⑫“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她摇头,很坚决地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

⑬原本,李暖暖和她爸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她爸。结果,她就来了,但她来后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教室,那些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还有那些孩子,都是脏兮兮的……

⑭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了,但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学校里等她,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长等在那里,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他们孩子们英语的老师鞠躬的。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被钉在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

⑮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第一天上课的时候,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给她拿鸡蛋。直到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的奶奶找到学校告状,说孙子偷拿家里的鸡蛋。这时她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那个男孩叫路生,早早就没了父母,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⑯那天,她抱着那个脏兮兮的男孩放声大哭。在牛奶和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隐藏在心底二十三年的爱心,被34个鸡蛋瞬间唤醒了。

⑰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是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⑱第二天,李暖暖把我送到车站。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说:“越多越好,没钱给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然后,依旧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

⑲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⑳临走,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笑呵呵地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1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

2阅读下面的句子,分析其表达作用。

(1)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从环境描写的角度来分析)

(2)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分析)

3小说描述了主人公李暖暖的支教经历,她的性格也因支教而发生了很大变化,请简要概括她的性格特点。

4阅读全文,请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第一段单句成行,为下文情节的发展设置了很好的悬念,也为主人公后来的性格发展奠定了基调。

B.李暖暖制止“我”再点两个菜,突出了她心思细密的特点,表现了她对学生的关怀体贴,也清晰地反映了她对社会上的极度贫富不均怀有深深的怨愤。

C.文章后面李暖暖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感觉被这里拘禁,而是想向父亲求援,给当地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D.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述了大学生李暖暖的一段支教经历,娓娓道来,情节看似简单,但蕴含着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以“   日随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从“春、夏、秋、冬”四个词语中任选一个词语,填写在横线上。②抓住所选季节特点或某一景物在某一季节的特点作生动描写。③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班级名。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