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   )

A. 新闻的六要素是指“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具备这六要素。

B. 《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是北魏的地理学家。《水经注》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C. 律诗包括“五律”“七律”“排律”,通常的律诗每首八句,两句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颈联和尾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D. “眨眼睛”“出现故障”“拜访他”是动宾短语;“眼睛眨动”“故障出现”“他的拜访”是主谓短语。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miè) (duò) (diàn)   然而止(gá)

B. (chàng) (zǎo) (jīng) 怒不可(è)

C. (yǔ)   (yì)   (qiǎng)   词夺理(qiáng)

D. (duó) (yū) (mù)   挑拨离(jiàn)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有时候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B.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处心积虑,青丝变白发。

C.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D.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仰面(piē)见他黑瘦的面貌,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è)痛疾的文字。

B.皮肤藏污纳(gòu),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zào)。

C.每逢骤雨(zú)至,物理学家就把设备搬进屋,开着窗,以便工作不因烟(zhì)息。

D.不应当讨厌它喧(xiāo)的歌声。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歌颂它的(chà)那欢愉呢?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各题。

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释】①此诗当作于唐广德元年(763年)年底,吐蕃攻陷蜀郡西北的松州、维州、保州,时杜甫欲下江东。拟由阆州乘船沿嘉陵江南下。此诗或作于离梓之前,或作于抵阆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题目“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杜甫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

B.这首诗语言简洁,感情真挚,前两句主要陈时事,后六句主要抒怀抱。

C.颔联具体写吐蕃侵蜀之事。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烟尘”代指吐蕃军队。

D.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对庸懦无能的文武失望和谴责,以及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苦闷。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中“还”字的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2)与君离别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7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8)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化用典故表达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诗句是:  

10)《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看见罩壁上傻乎乎靠近的大蝗虫,它痉挛似的一颤,突然摆出吓人的姿态。电流击打也不会产生这么快的效应的。那转变是如此突然,样子是如此吓人,以致一个没有经验的的观察者会立即犹豫起来,把手缩回来,生怕发生意外。即使像我这么已习以为常的人,如果心不在焉的话,遇此情况也不免吓一大跳。

……

它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稍稍转动。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它是想震慑、吓瘫强壮的猎物,如果后者没被吓破了胆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上段文字选自法国作家法布尔的________。文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请写出与它相关的一句成语或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所喜爱的食物还有哪些,请再列举出两种: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二手时间

①朋友阿朱热爱旅行,近几年却似乎少了兴致。事前攻略准备得越充分,游玩就越顺畅。然而,到了旅行地,阿朱突然发现失去了最重要的体验——新鲜感。

②不仅是旅行,信息时代,模仿成为新的生活状态。人也好,物也好,前面都有一面鲜红的旗帜,逗引着人们热切地追随。短视频层出不穷,网络上各种体验笔记,稍微有点创意的,大家马上就跟风。我们正在进行的,其实都是别人的二手时间

③流行田园美学时,一到风和日丽的周末,朋友圈全是格子布、竹编提篮、莫兰迪色的气球,渲染出相同风格的郊外野餐。新开发的古镇都标配统一的牛轧糖、手工酸奶、东北大板、煎饼果子、糖葫芦、银器、背景音乐,南北千里时尚的潮汐一线牵。

④张爱玲曾经感慨,生活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

⑤信息时代,我们更容易把追随当成特立独行,在模仿中人云亦云。看电影之前先去查看网络评分;外出吃饭,先打开点评App;旅行更不用说,要么跟着微信朋友圈的九宫格一拥而上,要么下载一份详细的攻略按图索骥。年轻父母痴迷育儿专家的科学理念,老年人跟着各种偏方去养生。海拔8848米的珠峰人潮汹涌,大家都在拥堵中获得征服的虚荣心和成就感。中产阶级的广场舞是跑过不同城市的马拉松,不用牙齿咬住奖牌,就觉得不是积极上进的人生。

⑥微博和朋友圈成为人们卖力摇旗的舞台,名牌、潮流、热点是这条路上醒目的路牌。阿列克谢耶维奇说:今天的所有想法和所有语言全都来自别人,仿佛是昨天被人穿过的衣服。潮流借助科技的力量,正在呼啸而来,它席卷过普通人的生命,把他们变成空无的海滩。我们以为的新鲜与奇特,不过是别人走过的风景,流利畅达中失去的恰是自己的探索和发现。这是信息时代流水线上的灌装生活,一笑一颦,都有着标准尺度。短视频的火爆使得人们的某些行为呈病毒式扩散,不论是话语、食物,还是行为、姿势。

⑦然而,后来的有些经历让我对人生之路有了新的思考。

⑧有一年正月初一,路过云南楚雄。到饭馆吃饭,发现地板上全铺着松枝,散发出浓郁的树木香气,像走进森林。当地人的过年风俗与许多地方不一样:逢年过节,屋子里要铺新鲜松枝。一屋子的松枝香气,这是属于楚雄的翠绿、清香的新年,它不是火红色的新年。

⑨幽居瓦尔登湖畔的梭罗在自然的山林、湖泊中获得宁静的喜悦,但他并不认为那段生活是值得效仿的:换了别人,也许不一定能获得这种宁静的喜悦。他恰好希望这世界上有尽可能多的与众不同的人,他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能与自己相,就如同自己穿旧了的鞋子,上脚就如此贴合、舒适。

⑩做你想做的事,走你想走的路。千人一面,灵魂该是何等无聊和疲倦。

【1】下列关于“二手时间”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因事前攻略准备得太充分,从而失去新鲜感的时间段。

B.模仿他人,没有自己独特体验的生活状态。

C.跟风追随流行热点,统一标配的时尚模式。

D.自己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别人已经历过。

【2】很多人习惯过“二手时间”,下列对其原因的提炼,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时代,人们往往把追随当成特立独行,人云亦云。

B.潮流借助科技的力量,使普通人的生命变成虚无。

C.短视频的火爆使得各种行为被类型化并扩散,影响全面。

D.信息时代的生活模式被标准化,行为举止有着规范和界定。

【3】请结合文章第⑨至⑩段,说说,如何才能避免让灵魂陷入“无聊和疲倦”。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升入中学,你一定有很多新的体验和感慨,请以《中学生活真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补全题目。(2)说真话,抒真情。(3)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