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的控制中心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分别是( )
A.细胞膜、细胞核
B.细胞核、细胞膜
C.细胞质、细胞膜
D.细胞核、细胞质
2、欲把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从右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推向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3、火龙果是原产于炎热干旱环境的热带水果,营养丰富,微甜多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火龙果茎内有大量饱含黏稠液体的薄壁细胞,有利于在雨季吸收水分。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2】火龙果清甜的汁液主要储存于( )
A.液泡
B.细胞膜
C.细胞核
D.叶绿体
【3】一个火龙果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植物体
4、下列有关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部分种类营寄生生活
B.蚯蚓身体分节,刚毛起辅助运动作用
C.节肢动物的外骨骼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蝗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呼吸器官是气门
5、下列对人体消化和吸收机理的认识,合理的是( )
A.淀粉在口腔中就能被化学性消化
B.胃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为氨基酸
C.大肠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
D.小肠能吸收麦芽糖、葡萄糖等,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6、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其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和叶绿体
B.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C.细胞壁和液泡
D.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
7、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下列哪一组的归类是正确的( )
A.螃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猪、鸭为家禽
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D.海带、鲫鱼、骆驼为水生生物
8、“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是毛泽东所写的《贺新郎•读史》中的句子,其中“人猿相揖别”的重要标志是( )
A.使用工具
B.直立行走
C.制造工具
D.学会用火
9、下图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正确的说法是( )
A.①是细胞壁
B.②中含有叶绿体
C.③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D.上皮细胞群构成结缔组织
10、下列不属于生物学研究内容的是( )
A.生态农业
B.破解病毒的遗传信息
C.华为芯片的研制
D.太空育种技术
11、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左右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是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12、红树林是全球濒危动物勺嘴鹬迁徙路途中的“能量补给站”之一。如图为勺嘴鹬在红树林中的食物网,下列有关该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最终来源于藻类
B.共有5条食物链
C.箭头可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
D.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3、国家领导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倡导我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以下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指整个地球,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14、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至少应在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几只鼠妇?目的是什么?( )
A.10只,减少误差
B.2只,使鼠妇能自由运动
C.10只,利于观察
D.2只,利于观察
15、在试管中加一块瘦肉,然后再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的温水中,1小时后瘦肉不见了,这种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A.胆汁、肠液、唾液
B.胆汁、肠液、胰液
C.胃液、肠液、胰液
D.唾液、胃液、肠液
16、下列关于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的生长依靠根尖C区细胞的分裂和B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B.根尖的B区细胞较长,排列整齐,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C.移栽幼苗后,出现萎蔫现象,是由于损伤了分生区
D.根尖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
17、某学校农场里有油麦菜、菜青虫、麻雀、蘑菇等生物。其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蘑菇
B.菜青虫
C.麻雀
D.油麦菜
18、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关于染色体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明显
B.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相同
C.染色体的数量存在一个加倍的过程
D.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使新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
19、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影响的实验中,分小组选择三种不同的环境(灌木丛,草坪,裸地)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
A.裸地
B.灌木丛
C.草坪
D.不同植被
20、生物体不同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的①③⑥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
B.乙图中的衣藻既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个体
C.丙图中叶片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D.丙图和丁图中的生物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细胞结构是相同的
2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六种。
2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__。
23、科学家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另一类是 动物。常见的蝗虫属于 动物。
24、如图是人耳和大脑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标号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b ;
(2)用标号和箭头表示听觉形成的过程:①→ .
(3)在听觉形成过程中,产生振动的结构是 .
(4)如果鼻咽部有炎症要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易通过 进入 引起发炎.
25、肾单位中的_________起重新吸收作用。
26、“藕断丝连”是常见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观察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是细胞膜,它的功能是 .
(2)细胞结构中,[ ] 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
传信息.
(3)西瓜甘甜可口,是因为西瓜细胞中液泡的 里含有大量的糖分.
(4)“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实验中,染色的目的是 .
28、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图中的4是心脏的 ,壁最厚.
(2)图中的A、B分别是动脉瓣和房室瓣,它们能使血液在心脏中只能由静脉→ → →动脉流动.
(3)图中的9表示肺泡,当血液流经此处时,肺泡会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该气体交换称为肺换气,它通过 完成;经过气体交换后,血液将由 血变成 血.
(4)血液由4流出,经过7流向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再流经8回入1,这一循环路线称为 循环.
29、自然界中有些植物茎内一部分细胞能够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使茎不断长粗,这一部分细胞位于茎的______。
3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______ 的特征.
31、将下列营养物质与其相应的功能用线连接
32、放线菌的菌丝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____)
33、下图一表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图二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管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程度的曲线图,数字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请据 图回答问题:
(1)小杨因患肝炎早餐非常简单,只吃了一个馒头,喝了一杯豆浆,食物中最早被消化的营养物质是_____,也是图二中曲线_____所表示的物质。
(2)医生建议小杨在养病期间饮食要尽量清淡,少吃油腻食物,这是因为肝炎病毒影响 了图一中[ ]_______________分泌胆汁的功能,从而影响了图二中曲线___________所表示物 质的消化。
(3)豆浆中富含蛋白质,该营养物质可以被消化的场所有_____(填图中序号), 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_。
(4)淀粉、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在[ ]_____处含量大幅度下降,说明_____的主要场所。
34、如图是人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由A发育为J的过程中,通过细胞______增加细胞数目。
(2)在进行①和②过程时,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______数量先复制加倍,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一样。
(3)通过③过程在人体内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的过程叫做细胞______。
(4)图中的I代表的是______这一个结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