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中国石拱桥》一文,成功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为读者详尽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及特点,是一篇很典型的事物性说明文。

B. 《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

C. 毛宁的《梦回繁华》是一篇幻想性的说明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的画作,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

D.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课文《蝉》就是选自《昆虫记》的名篇。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丘(hè)       入(hǔn)       仰(zhān)       立(sǒng)

B.杯(cí)       影(suō)       (diào)       肿(yōng)

C.序(mò)       帖(tuō)       (hóng)       恹欲睡(yàn)

D.声(bá)       (xìn)       毛(róng)       匠心(jù)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B.“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C.我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般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D.元宵夜,在园博园赏灯的人摩肩接踵,节日氛围十分浓厚。

4、下列对《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这篇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篇新闻评论主要述说了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及历史背景。

B.文章针对国家公祭日有感而发,论述的过程中饱含着爱国情感。

C.文章列举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的事例,强调了“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D.文章写南京的变化,突出和平的珍贵,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的热爱和追求。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人是唐朝的______(人名)。黄鹤楼,故址在______市蛇山,传说是三国时的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而得名。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首联用典,写了黄鹤楼的传说。

B.颔联烘托出黄鹤楼高耸的雄姿。

C.颈联描写江上美景极具人情味。

D.尾联表达了诗人无奈的思乡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将下面的古诗默写完整。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 国的名记者____________ 。 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_________ ,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埃

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的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破烂堆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户玻璃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

【1】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本文的情节。

发现“破烂”→______→被“教诲”→______→获“奖励”→坚定“梦想”

【2】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不可回收:

【3】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

【4】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关在门外。(印度·泰戈尔)

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意大利·朗根尼西)

人们若想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德国·普朗克)

人人都会犯错误,有的一错再错,有的知错就改。上面几位名人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呢?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