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以下句子的排序最连贯的是( )。

① 任何的企业活动,都要接受伦理道德方面的约束和限制

② 企业同心合力地珍惜环境品质并不会花费企业太大的成本

③ 但是,赢利不能是企业的唯一目的,不管它如何的必要

④ 而对环境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则更为重要

⑤ 企业活动是赢利性的

⑥ 事实上,企业接受环境道德的约束是有利可图的

A.⑤②①⑥④③ B.⑤④①③⑥② C.⑥②①④⑤③ D.⑤③①④⑥②

2、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B.《孟子》的作者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C.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信息,其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要素包括: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如何。

D.“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是“曾子烹彘”“商鞅立木”还是“一诺千金”,都包含着古人对诚信的尊崇。

3、请你根据《说文解字》中对造字的六个条例的解释,完成题目。

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都相同或一部分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汉字“鱼”“口”“耳”“手”“田”等都是象形文字。

B.“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刃”是指事文字。

C.“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湖”“河”是转注文字。

D.“令”本义是发号,假借为“县令”的“令”,这是假借文字。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喜欢雪景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是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夜阑人静,一片孤寂的景况。

A.③②④①

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注:①散发:将束发从头顶上放下。②开轩:开窗。

【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两句景物描写有是特色?请简要分析。

【2】“欲取鸣琴弹”与“欲济无舟楫”中“欲”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

(2)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4)《龟虽寿》中,表现作者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答谢中书书》中,作者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1)

关于 A ,我可以单独写一本书。我跟他谈了许多夜晚,谈到各种广泛的问题,我也从士兵和共产党员那里听到关于他的许多故事。我同他谈话后写的访问记录就有大约两万字。他幼年和青年时代的情形,他怎样成为国民党和国民革命的一个领袖,为什么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红军怎样成长壮大起来,他统统告诉了我。

①本段文字选自《   》,文段中出现的A指的是

②斯诺在一刹那间对该人物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书中对他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说出一条斯诺对该人物的其他印象。

(2)《   》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 ”的美誉。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李

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

【2】请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第段文字。(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

【3】请结合语境,理解第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的深刻含意。

【4】【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作者为父亲流泪,请具体说说流泪的原因。

【甲】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李娟《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乙】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甲】: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你的好,我念念不忘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有一个年轻人到一家杂志社实习,拜一位方正、严格的资深编辑为师.这位编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你对某一个词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规定年轻人每天写一篇千字文章.若哪天没写,就敲着桌子催要说:“文章呢?”在日复一日的“就查字典”、“每日一文”中,年轻人在写作、编辑、治学方面脱颖而出.后来,他参与了在历史上影响至深的《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已不再年轻的他,仍牢记着恩师“如果你对某一个词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的富有深意的教诲,他就是我们“认识”的富兰克林.

作文要求:(1)重在立意;(2)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