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选出下列对《关雎》赏析有误的一项(     

A.诗的开篇采用“兴”的手法,以雎鸠相互应和的叫声起兴,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和谐悠扬的气氛。

B.“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连用两个“悠”字,把男子长夜难眠,思绪万千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女子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D.这首诗巧妙运用重章叠句,以一咏三叹的形式,起到了加深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

2、下列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首(qiào)     学(chuó)     嚣(xuān)       眼花乱(liáo)

B.纤(wéi)       锢(jǐn)        责(jié)          无音讯(yǎo)

C.隙(xià)       (xiè)        热(zhì)       ##dot## 诚恐(huáng)

D.步(duó)     (jí)            恹(yān)        经纶务(shì)

3、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B. 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C. 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D. 每遇烦恼,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躺在草地上,任清风拂面,希望自己也能化作一阵风,在天空中自由地俯仰生姿

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玉在前,后继难为。在前作的盛名之下,《舌尖3》姗姗来迟,首集的开播又给了观众新的观感,诠释了美食背后的工匠精神。

B. 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和平饭店》,剧情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打破了以往谍战剧的压抑,紧张感,却也不失幽默搞笑。

C. 春节大假期间,由于高速公路免费出行,许多人选择外出自驾旅游,高速公路上的车辆不绝如缕

D. 人们常常自我调侃道:“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期间满桌的美味大餐,让我们渴望尸位素餐来调节身体平衡。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写出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场景。

C.颈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忧愤不平。

D.尾联借用古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含蓄委婉又得体恰当。

【2】此诗,显然不是和张丞相交流钓鱼经验。请结合文本,说说作者的真正诉求。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春望》一诗中,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补充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片段一】

我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部的一部分人员吃饭,遇见了十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我们吃的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他冷饮。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

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地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就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片段二】

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的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1】上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国别)_____(姓名)

【2】片段一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

【3】片段二中,少年先锋队员后来是在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彭德怀的?这体现了他们什么形象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年的召唤

马国福

①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

②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天推着年,在寒风中缓缓前行,由远而近的是熟稔(rěn)的乡音。道道桃符红光满面,杯杯热酒倾诉衷肠,远走他乡的人,背着行囊,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辗转南北,回到他们久违的家园。没有了羁旅他乡的牵绊,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像一幅幅灵动的红剪纸,安静的故乡有了年的红晕。喜鹊以佛的慈悲心欢喜心,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脱了毛的老狗摇着尾巴,深情的眼眸盛满泪水,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久违的家人的裤脚。听到门的响声,卧在炕角的老花猫,跳起来,冲出门外,跟一别经年的亲人撒娇呢喃。就连那些木讷地反刍甘草的牛羊也不甘落后,停止咀嚼,深情地凝望回家的亲人是否瘦了。这些生灵,都是我们家族重要的一员。它们站在大地上最先感知到亲人到来的信息。

④年是在岁月深处汹涌成的一股潮水。它负载着背井离乡的人,穿过远方的河流、人流、山川、田野、站台,顺着故园的呼唤,将酝酿了很久的故园之恋,像酒精一样一次性燃烧。端起酒杯喝干,放下筷子唱歌,吼一声故乡,泪流满面;叫一声母亲,衷肠百结。所有的愁绪,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欢喜,都盛在“年”这个被时间打造的情感酒杯中,没有顾忌,没有痛楚,端起来尽情分享。

⑤故乡如佛,年关如庙堂,让每一个游走他乡的游子皈(guī)依家园,平静、安详、幸福,醉倒在家的胸襟里。只要回到故乡,他乡的秩序、规则、面具统统远去,只有熟稔的风景,熟透的脸庞,( B熟识的方言,熟悉的故人,一切没有了距离,只有浓如酒、醇如蜜的真情。我一直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每当过年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体内有一股火在燃烧,我知道,那是潜伏在我心灵深处的情感雷达,在时空深处感应着故乡的召唤,我在尘世间喧嚣孤单的心,才能归于安详。

⑥年,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情感标记,是岁月长河浣洗后让我们回归传统的生命节点。是年,激活了我们压抑在他乡被各种道具、面具覆盖、遮挡的心灵。你可以在异乡将泪水咽下,但顺着年的召唤,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即便你泪水汹涌成河,你也会觉得,这是很幸福的事;即便你孤寂如地下沉默的煤,只要回到你的灵魂和这方水土血脉相连的家园,你的孤寂如煤燃烧,不觉寒冷。

⑦年,是穴居在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圣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文化的召唤,传统的召唤。顺着这声悠长的召唤,你会发现人世间最美丽恒久的爱恋,最温暖宽容的情怀花蕾一样,被年举在手中,在岁月的长河中,让你生命的原野芬芳遍地,美好丛生。

⑧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年”是幸福的始发车站,携着眷恋上车,背着欣喜落座,这幸福的回归列车让你挥别尘世烟云,不觉悲凉,温暖久长。

1联系上下文,赏析下列语句。

“匆匆的脚步像一支支箭簇,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

2在第③段中,作者用较多的笔墨来写各种动物,有什么作用?

3文章结尾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

4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5假如你的某个亲人在远方工作,今年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请你给他发条微信表达你的安慰和祝福。(不得少于50字)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榜样是灯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驱走暗夜的怯懦恐慌;榜样是指针,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让我们不再迟疑迷茫;榜样是航船,带我们冲破惊涛骇浪,去迎接彼岸期待的目光……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榜样,我们要去发现榜样,学习榜样,超越榜样,成为榜样……

请以“榜样”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书写工整规范;文句通顺,有真情实感;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600字以上;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不能用本试卷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