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为马蛔虫体细胞内 2 对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则其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及基因的组成可能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是(       

A.两只公鸡格斗

B.母鸡哺育小鸡

C.蜜蜂发现蜜源跳“8”子舞

D.一群孔雀开屏

3、蜜蜂营群体生活,蜂群中的雄蜂、雌蜂、工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说明蜜蜂具有(       

A.迁徙行为

B.繁殖行为

C.社会行为

D.觅食行为

4、“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中菊花属于(  )

A.一朵两性花

B.一朵单性花

C.一朵单生花

D.一个花序

5、夏天,小明在家中自制了酸奶,保存酸奶最适宜的方式是(       

A.冰箱冷藏

B.脱水干燥

C.煮沸杀菌

D.高盐防腐

6、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下列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的是(       

A.借助放大镜研究屎壳郎滚粪球的过程

B.借助望远镜和照相机研究鸟类繁殖期的活动

C.用摄像机拍摄猎豹追击猎物的过程

D.用声波干扰水体,研究海豚对不同声波的反应

7、我国有较为详细的金鱼进化史记载,金鱼的祖先是野生金鲫鱼,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举例,晋朝(公元265-419年)恒冲在庐山中发现赤鳞鱼--就是当代金鱼的野生祖先,这是现存资料中记录红色鱼发现的最早年代。金鱼在能够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是(  )

①身体呈流线型       ②有脊柱       ③鳃呼吸       ④有鱼鳍       ⑤卵生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8、“蜜蜂采蜜”和“大雁南飞”这两种动物行为分别属于(       

A.防御行为和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和节律行为

C.取食行为和节律行为

D.节律行为和繁殖行为

9、滑雪是冬奥会上的项目之一。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就能正常运动

B.滑雪时,由关节活动带动下肢产生运动

C.运动过程中,关节起杠杆作用

D.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10、淄川华洋街的“拓荒牛”雕塑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象征。从分类学角度看,牛属于(  )

A.节肢动物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11、“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其实是一个哺乳动物熊猫的形象。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B.卵巢为胚胎发育提供了发育场所

C.母体的乳汁使后代有优越的营养条件

D.胎生哺乳有利于后代存活

12、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需及时排出体外。下列器官中不能排出代谢废物的是(  )

A.大肠

B.肺

C.肾脏

D.皮肤

13、如图为骨—关节—肌肉的模型图,其中松紧带代表(  )

A.骨

B.关节

C.骨骼肌

D.肌腹

14、8月14日在泰国佛统举行的2022年男排亚洲杯决赛中,中国男排3:0战胜日本队,以全胜成绩夺冠。这也是中国队继2012年后第二次夺得亚洲杯冠军。从运动系统组成分析,男排球员运动时的动力来自(       

A.肌肉

B.骨

C.关节

D.韧带

15、在中医学上,蚯蚓被称为地龙。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呈辐射对称

B.用手轻轻抚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

C.实验中要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触蚯蚓身体表面

D.实验后,将蚯蚓放归自然环境中

16、人们在田间施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以控制蝶蛾类害虫的数量,这种做法直接干扰了(  )

A.蝶蛾类害虫的竞争

B.蝶蛾类害虫的运动

C.蝶蛾类害虫的通讯

D.蝶蛾类害虫的摄食

17、鱼儿在一天什么时候最容易缺氧而翻塘(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18、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B.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C.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D.动物的皮毛可钩挂苍耳的果实,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9、观察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④和⑤组成雄蕊

B.图示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C.③是子房

D.若⑦是受精卵,将来发育为胚

20、关于图所示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可以寄生在②内,属于细菌病毒

B.②属于真核生物

C.③④⑤都只能进行孢子繁殖

D.均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人体的骨骼肌有600多块,每块骨骼肌包括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骨骼肌收缩或舒张时,牵引________绕着关节活动,而产生躯体运动。

22、小林到石家庄果研所参观,看到技术员正在忙碌着,把接穗(黄桃的枝条)与砧木(毛桃的枝条)连在一起,这种繁殖方式叫做______。此技术成功的关键是将接穗和砧木的______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来黄桃枝条生长后结的果实是______(黄桃/毛桃)味,这种繁殖方式的最主要优点是______

23、“游来无所依,游去无所思”通常描述的是鱼类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鱼类的呼吸器官是_____

24、下图表示海洋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箭头表示他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1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有机物的制造者是________。

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_______分别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循环和流动的

4若该海域受到污染,由于生物富集作用,该食物网中的_______填生物名称体内积累的污染物浓度最高

 

25、_________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在性激素的作用下,性器官迅速发育,还出现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________,女孩会来_______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有强烈的________意识,但遇到事情又有很强的依赖性;________开始萌动。

26、现今常用的生物学分类的等级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 、目、 、属、

27、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小明观察过黄蜂的生殖:雌黄蜂在交尾后便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然后把捕捉的猎物麻醉置于穴道内,接着在穴道中产下一个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成的幼虫以亲代贮存的猎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挖掘出一个洞口,从穴道爬出。子代虽然没有见过亲代,如何完成这些程序,但当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的同样程序。

资料二:印度曾经有过关于“狼孩”的报道。19只失去幼崽的母狼,闯进一户农含街走了一个婴儿。几年后,人们在山林里发现了被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只会嚎叫,追随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撕咬生肉为食的“狼孩”。当“狼孩”被从狼群中救出后,科研人员努力教他学习说话,可他直到死前也没有学会说一句话,也不喜欢吃熟的食物,只爱吃生肉。最终他死于吃生肉引起的疾病,去世时只有10岁。

资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南非探险队登上了南极的马里恩岛后,船上的几只老鼠也被带到了小岛上。两年后,老鼠的数量迅速增加,为了消灭老鼠,探险队运来了四只家猫,结果,老鼠的数量逐渐减少,而猫迅速繁殖,最终成了灾难,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60万只鸟,为挽救鸟类,南非当局用直升机向猫扫射。

(1)资料一中,黄蜂的生殖行为是__________行为,由_____________决定的。

(2)资料二中,“狼孩”“赤身棵体”“嚎叫”“用四肢爬行”“撕咬生肉”,的表现是在___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因素的作用,由___而获得的行为。  

(3)小明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_______________行为的昆虫。小明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说明蜜蜂群体中存在着 _____________

(4)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资料一中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_______法。

(5)动物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作用,资料三说明动物起了哪种作用?_____________。从资料三中,你得到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28、蜘蛛会结网捕食昆虫,黑猩猩会搭木箱摘取高处的香蕉,请分析说明它们各自的行为对于维持生存有什么意义?___

29、观察下面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__________,和它相连的血管是__________。(填名称)

(2)在连接心房的血管中,血液里含氧较少,含营养物质较多的血管是[⑥] __________

(3)当人体发生煤气中毒时,血液中的一氧化碳首先通过图中[③] __________进入心脏。

(4)如果对心脏进行灌注实验,扎紧血管[⑥],向[⑦]内注水,则水将从[②] __________流出。

30、绿色植物在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主要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将下列动物与它们的运动方式用线连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青蛙皮肤裸露且湿润,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肺呼吸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为了更好地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全国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①隔离有咳嗽、发热等症状的可疑病人;②用84消毒液、漂白粉、酒精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③规范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④经常用肥皂洗手,以保持双手的清洁。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________;新冠肺炎患者属于________

(2)在资料采取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4、某市中小学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逃生演练活动,回顾演练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随着警报响起,你会迅速离开教室。从反射的类型来看,该反射属于___________

2)警报声引起了[  ]_______的振动传到内耳,刺激了[  ]_______ 内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进而传到大脑皮层的 ________ 形成听觉。

3)突然听到警报声,有的同学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紧张现象。这是因为刺激了_________系统,此时大脑皮层产生兴奋,并通过相应的神经促使_________ 的分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