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俨然(yǎn) 垂髫(tiáo) 溯洄(shuò)
B.清冽(liè) 悄怆(qiāo) 俶尔(chù)
C.器皿(mǐ) 壬戌(rén) 篆章(zhuàn)
D.窈窕(yǎo) 寤寐(mèi) 间隔(jiàn)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方民众有泡腊八蒜,吃腊八粥的习俗;在南方,腊八节的习俗相对较少。
B.人们在腊月十六用祭祀来喻示:生活美满是因为有着脚下这片肥沃的土地的原因。
C.南方至今仍然大部分地区保持着腊月二十四“祭灶节”过小年的传统。
D.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是其他节日不可不超越的。
3、下列加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B. 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C. 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在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D. 中国科学家在航天技术研究领域中,殚精竭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4、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读书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知行合一,成就更美好的自我。读书、明志、力行,才能读出如磐的理想信念,不畏浮云遮望眼,经受各种斗争的考验;读出坚定的宗旨意识,俯首甘为孺子牛,坚守默默无私的奉献;_________________。
A.读出披荆斩棘的斗志,千磨万击还坚劲,永葆昂扬的苦干精神
B.读出千磨万击的坚劲,昂扬的苦干精神,永葆披荆斩棘的斗志
C.读出昂扬的苦干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永葆披荆斩棘的斗志
D.读出昂扬的苦干精神,披荆斩棘的斗志,永葆千磨万击的坚劲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元九,唐代诗人元稹。他曾和白居易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写这首诗时,元稹被贬通州(四川),白居易正在被贬江州(江西)的途中。
【1】向来诗家最忌重复,小诗尤其如此。可这首绝句一反故常,四句三用“灯”字,以“灯前”、“灯残”、“灭灯”三个意象,前后映照,突出______。
【2】全诗最后以景结情。其中的“风浪”既实指____,也喻指____。
6、诗、文名句填空。
⑴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⑵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⑶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⑷__________,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⑸崔颢的《黄鹤楼》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⑹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⑺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7、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936年,他冒着生命的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①材料中的“他”指_______,“一本书”在国统区出版时的书名是_________。
②简述“他”得到的关于彭德怀“衣服”的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下面11-14题。
亦真亦幻摩尔纹
①摩尔纹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但事实上,它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②当我们拍摄到物体时,摩尔纹总是任性地给我们带来一些小麻烦。比如我们在拍摄屏幕时,诸如电视屏、显示器、手机屏等,明明肉眼看来非常清晰的,但相机拍摄出的照片上却会显示出一圈圈、一条条的波纹,影响屏幕的色彩和清晰度。
③事实上,摩尔纹是一种光学现象。从技术的角度讲,摩尔纹是两条线或两个物体之间以恒定角度和频率发生干涉的视觉结果。当肉眼无法分辨这两条线或两个物体时,只能看到干涉的纹样,这就产生了摩尔纹。从数学上讲,两个频率接近的等幅正弦波叠加,合成信号的幅度将按照两个频率之差变化,这就是差拍原理。当数码相机、扫描仪等设备的感光元件的空间频率与影像中条纹的空间频率接近时,摩尔纹就产生了。
④摩尔纹应用最常见是在纸币的防伪技术中。世界上几乎所有纸币都由密密麻麻的交叉线绘制而成,放大纸币时,纸币中交叉的网点会不停抖动,产生众多纹理,这就是摩尔纹。在对纸币进行扫描、放大、缩小及变形的过程中,网点会随之扩大或缩小,导致模糊,加大制造假钞的难度及成本。
⑤有一本名为《视错觉》的书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它汇集了由日本设计师仓岛隆广设计的摩尔纹作品。这本书不需要任何阅读技巧,甚至不用读者识字。它就像一所开放的游乐园,入场券便是一张黑色胶片,随意翻开,将胶片覆盖在图片上朝任意方向移动,乐园就会被唤醒,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随机效果,让你意想不到。仓岛隆广将诗歌转化为抽象的图形,通过交叠移动产生魔幻的视觉效果,呈现出一种看待世界的全新角度。
⑥另一个平面设计方面的经典例子是NORDSTREAM(诺德流)海鲜品牌的包装设计,该作品为2018年全球包装设计大奖赛(它被称为“包装设计界的奥斯卡”)获奖作品。该品牌包括五种不同的产品:沙丁鱼、熏贻贝、螃蟹、章鱼、鱿鱼。设计师将包装盒设计成抽拉式,通过位于外盒上的栅栏与内盒上印刷的图案进行抽拉,栅栏与图案开始移动,从而形成了一组摩尔动画,打开包装可以看到“鲜活”的食材。
⑦在建筑外立面设计表现中,摩尔纹的出镜率也很高。在纽约曼哈顿,一栋有40年历史的车库改造设计就完美地运用了摩尔设计手法。改造构思是将两层不同方向、不同频率的线叠加在一起,形成新建筑的“表皮”。当观众的位置发生变化时,这些图案似乎会在建筑物表面上移动。这样一个“摩尔纹形态建筑‘表皮’”改造设计,使原本老旧、平淡的街道灵动了许多。
⑧我们常被提醒不要穿条纹衣服拍摄,因为会产生干涉影像。但有时候服装设计师会刻意在服装中将条纹作为装饰,就像彼得大帝身穿摩尔条纹肩带一样。
⑨日本著名设计师三宅一生在巴黎举办了一场时装秀,以炫目的摩尔纹线条营造未来感3D视错觉,立体建筑感的廓形与褶皱完美融合。模特鞋底被涂上各种鲜亮的颜色,在反光地板上映射出夺目的色彩。
⑩摩尔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不规则的,并没有明显的形状规律,它产生的无数变化,会让你意识到眼睛所见的世界并不是全部。
(向阳枝/文,选自《知识窗》2020年第8期,有校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的摩尔纹,事实上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B.世界上所有纸币都由密密麻麻的交叉线绘制而成。放大纸币时,纸币中交叉的点会不停抖动,产生摩尔纹。
C.日本设计师仓岛隆广设计的摩尔纹作品,将诗歌转化为抽象的图形,通过交叠移动产生魔幻的视觉效果,呈现出一种看待世界的全新角度。
D.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被提醒不要穿条纹衣服拍摄,原因就是会产生干涉影像。
【2】作者是如何解释摩尔纹现象的?
【3】第⑦小节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摩尔纹广泛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请概括。
9、按要求写作。
从牙牙学语到青葱岁月,一定有许多的故事令你久久回味。这个故事,也许是你摆脱烦恼的困扰,也许是你收获的意外惊喜,也许是你叹服于自然的伟大,那一刻……你的世界春暖花开,充满阳光。
请以“ 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