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登滕王阁,远眺西山叠翠南浦云飞,俯视江水浩浩渔舟往来,其景令人叹为观止

B.想当年,离开家乡时,父母曾耳提面命,教会我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C.阅读经典有一定的难度,你若真正读懂了,便会有“一览众山小”的豁然开朗

D.扶贫工作的同志们翻山越岭,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颠沛流离,才到达那个山村。

2、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初夏三月,漫步在落英缤纷的果林里,真让人神清气爽

B爷爷在夏天剃光头,村里人都笑他的脑袋油光可鉴

C舞台上,周杰伦的歌唱得抑扬顿挫,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D人们看到著名她演员上场,都感到她貌似天仙的容貌美不胜收

 

3、(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互联网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使互联网向更宽的领地扩展,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

B. 在科幻迷看来,作者能否在小说中自圆其说,是小说成败的很大因素之一,而这,比天马行空的想象更难。

C. 我年近八十,行将就木,但还想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D. 綦江人都懂礼貌守文明,一进入图书馆都立即销声匿迹了。

4、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课文《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新闻特写。

B.《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隐居山中时,梁武帝仍问其国事,故人称“山中宰相”。

C.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一般每首八句,分为四联,依次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通常二、三两联对仗,偶句押韵。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五律”或“七律”。

D.“青林翠竹”“风烟俱净”“泉水激石”“奇山异水”四个短语结构相同。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关于这首诗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望中所见,“草木深”写出了植物生长茂盛,景色的秀美,令人爽心悦目。

B. 颔联分写,诗人融景生情,见了花鸟反而坠泪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C. 颈联写因战火不断隔绝已久,期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D. 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感人至深。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要求把古诗文名句补写完整。(6 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忘我为人的精神,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己亥杂诗》中阐明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他们高洁的志趣和人格的坚持。(用《五先生传》中的两句话来填写)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名著片段,完成后面各题。

(1)下面句子描述的分别是名著中的哪个人物?

A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平,小时候被舅妈嫌弃,被表哥毒打,但她自尊、自立、自强,后来建了桑菲尔德庄园,最终和罗切斯特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B他坚毅勇敢,充满生活热情。他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在“星期五”的帮助下,最终克服困难,创造出了精彩的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格列佛游记》中的具体内容,说说“慧骃”是怎么教育子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幸福的香气

记得小时候一个人偷偷躲着喝汽水,忘记了人间的烦恼,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时的情景,当我重复地说“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更幸福的事了吧”时,心里百感交集,眼泪忍不住就要落下来。

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盛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匙猪油、一匙酱油,坐在厅门的石阶前细细品味猪油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有时候这种幸福不是来自食物。我记得当时我们镇上住了一位卖酱菜的老人,他每天下午的时候都会推着酱菜摊子在村落间穿梭。他沿路都摇着一串铃铛,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见清脆的铃声,每次他走到我们家门前的时候,都在夕阳落下之际。我一听见他的铃声跑出来,就看见他浑身都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幸福,像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

有时幸福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

有时候幸福来自于看到萝卜田里留下来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

有时幸福来自于家里的大狗突然生出一窝颜色都不一样的、毛茸茸的小狗。

⑦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权责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烦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从前,我在山间、城市穿梭做报道访问的时候,常常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坐在夜市喝米酒配猪头肉的人们,他感受别的幸福往往不逊于坐在大饭店里喝XO的富豪。蹲在寺庙门口喝2O元一斤粗茶的农夫,他得到的快乐也不逊于喝几百上千元一斤的昂贵的龙井茶的人。

⑨这个世界原来就是相对的世界,而不是绝对的世界,因此幸福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⑩由于世界是相对的,使得到处都充满缺憾,充满了无奈与无言的时刻。但也由于世界的相对性,我们不论处在任何景况中,都还有遭遇幸福的可能,能在绝壁之处也见到缝中的阳光。

我们幸福的感受不全然是世界所给予的,而是来自我们对外在或内在的价值判断,我们幸福与否,正是由自我的价值观来决定的。

1通读全文,你认为哪一个选项是本文的主旨(   )

A. 幸福无处不在,无论什么情况下,每一个人都能感到幸福。

B. 物质条件优越,才能体验到幸福。

C. 幸福的感受,全然是世界所给予的,我们要细细品味世界,感受幸福。

D. 幸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文章第8段中加线词语“这一点“指的是什么

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作者在文章开头叙述自己小时候喝汽水的事,好像与本文关系不大,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5你对幸福的感受是怎样的?请以“有时幸福来自于“为开头写两句话,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有时幸福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时幸福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微笑之于生活,有如阳光泻在大地上的璀璨!微笑是寒冬过后的第一缕阳光,微笑是炎炎烈日里的一掬清泉。微笑带来友善,让亲切相伴;微笑带来信任,让隔阂走开;微笑带来自信,让希望常在……记忆中那些印象深刻的微笑总是让我们回味无穷。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微笑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