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为( )
A.22对常染色体+XX
B.22对常染色体+XY
C.22条常染色体+X
D.22条常染色体+Y
2、人们常见的蜻蜓“点水”实际上是蜻蜓在进行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这种活动是( )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取食行为
3、大象行走、袋鼠跳跃、鸵鸟奔跑,这些运动方式有利于动物
A.扩大生活空间
B.获得食物
C.逃避敌害
D.以上三项都可
4、立定跳远是2023年高中阶段招生体育考试的必考项目。立定跳远的动作口诀是一摆二蹲三跳四落地,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摆中同学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分别处于收缩、舒张状态
B.二蹲中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C.运动中关节非常灵活,是因为有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
D.同学们在考试时能够完成立定跳远这一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5、肾蕨是目前家庭中常见的一种盆栽观赏植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哪种价值( )
A.直接价值
B.潜在价值
C.间接价值
D.没有价值
6、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了一幅农田生态系统的美丽场景。在该生态系统中,水稻和青蛙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生产者
B.消费者 生产者
C.生产者 消费者
D.生产者 分解者
7、某患者经常因膝盖疼痛而行走不便,通过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溶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玻璃酸钠溶液在膝关节腔内发挥的作用相当于如下关节示意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8、某同学做“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时作了如下记录,请你找出记录中错误的一项( )
A.观察种子用到的实验器具有解剖刀、放大镜、镊子等
B.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子叶数目不同,作用不同
C.观察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时,需用解剖刀纵向切开玉米种子
D.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都有胚乳,胚乳中富含淀粉
9、生鱼片味道鲜美,但从卫生角度考虑,食用生鱼片有可能感染华枝睾吸虫。下列关于华枝睾吸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腔肠动物
B.营寄生生活,生殖器官不发达
C.可通过感染鱼虾进入人体,使人患病
D.消化器官发达,能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
10、惊蛰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一些动物入冬后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春天天气转暖,春雷声声惊醒蛰伏的动物,称为“惊”。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蛰伏是后天性行为
B.蛰伏是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C.蛰伏时不消耗能量
D.雷声使动物产生了惊蛰现象
11、在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扬子鳄、青蛙
B.沙蚕、蜈蚣
C.鲫鱼、螳螂
D.蜜蜂、鲨鱼
12、自然界中的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可入药
B.蚊、蜱叮咬人,能传播疾病
C.章鱼、带鱼、甲鱼、墨鱼都属鱼类,可以食用
D.人被毒蛇咬伤可能会死亡,利用毒蛇的毒液也能治人的病
13、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就地保护②禁止开发和利用③迁地保护④法制教育和管理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下列关于猴痘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个体微小,需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B.细胞呈椭球形,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C.属于动物病毒,靠寄生生活
D.靠分裂进行生殖
15、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下列各项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制造工具 ②火的使用 ③产生语言 ④直立行走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③①②④
16、现有已知动物150多万种,其中无脊椎动物占了95%以上。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呈辐射对称,身体有两个胚层
B.蛔虫是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
C.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生殖器发达
D.节肢动物的身体和附肢分节,均生活在陆地上
17、下图是根尖不同部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的细胞能够吸收营养物质而无限长大
B.由根冠到成熟区的正确排序是③①②④
C.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②
D.③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
18、下列动物中,符合“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来三对足;头上一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的是( )
A.龙虾
B.蝗虫
C.蜈蚣
D.蜘蛛
19、制作临时装片时,对材料的要求是( )
A.越大越好
B.越新鲜越好
C.薄而透明
D.颜色越深越好
20、目前人们不能完全接受转基因食品的主要原因是( )
A.转基因食品的质量差
B.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C.转基因食品的味道不好
D.转基因食品营养物质含量低
21、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我们黄岛区景色宜人,海域物种丰富,代表种类有海蜇、海葵、梭子蟹、毛蚶、沙蚕、文蛤、牡蛎、中国对虾、鲅鱼、海鸥等
资料二: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能够找到迷宫出口,用大量小白鼠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实验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却要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
资料三:动物在生命世界中上演着精彩的表演,使我们的星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们的行踪几乎处处可见,诗人的笔下也留下了它们的身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柴门闻犬吠”…
(1)蛙声一片的现象多发生于水稻田,旱稻田中较少出现,这是因为 .
(2)实验表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受到相同训练的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说明学习行为受到 因素的影响
(3)小雅同学将资料三中的动物分为两组,甲组:蜜蜂、蚯蚓、家蚕;乙组:白鹭、黄鹂、鱼、蛙、燕子、犬,她的分类依据是 .
(4)夏天在海水浴场游泳的人们常常会被海蜇伤害,这是由于其触手处多分布.资料一中的 都是软体动物,具有身体柔软,体表有贝壳保护的特点
(5)中华对虾、梭子蟹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及附肢 ,体表有外骨骼,其生活在陆地上的同类如蝗虫是用 呼吸的
(6)请举出红嘴鸥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运动系统的形态结构特征(答2项即可) .
(7)下雨时节,鱼会时常跃出水面,但鱼的呼吸器官不能长时间离开水而获得氧气,这是因为 .
22、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行为;前者是一种 _______行为,是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后者必须借助于个体的 生活经验和经历,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和特点,大致可将其主要类型分为取食行为、__________、领域行为、___________、繁殖行为、节律行为、__________等七种行为。科学家是用 __________(方法)来研究涡虫的行为。
23、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 )
A. 下腔静脉 B. 主动脉 C. 肺静脉 D. 肾动脉
24、科学家将男、女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分析整理,形成了下面的排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是________存在的。
(2)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甲为________性的染色体组成。
(3)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4)某夫妇生的第一胎是个女孩,假如他们再生一胎,生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__。
(5)正常人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恒定的,这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如果人的细胞中多了或少了一条染色体,都可能导致严重的__________。
25、泌尿系统组成包括 肾脏、输尿管、______、_____。
26、科学研究表明,______是存在的,它是一种以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复杂机制。
27、人体肺静脉流的是_____血,肺动脉流的是_____血。
28、有些人认为:生男还是生女,责任全在女性。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鸟的种类很多,是脊椎动物中仅次于___的一个类群。
30、以前人们都认为北极熊一身雪白,如同北极的千年冰雪般圣洁,然而,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证明,北极熊并非毛色雪自的“一方霸上”,而是身披透明外衣的神奇动物。不久前,美国科学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北极熊的毛结果惊奇的发现,北极熊的毛并非白色,而是一根根中空而透明的小管子,这些小管子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变成美丽的金黄色。在阴天或有云的时候,毛管对光线折射和反射较少,人们就会看到白色的北极熊。这些小管子非常重要,它是北极熊收集热量的天然工具。有了它,北极熊才能抵御北极的严寒。
北极熊体色的发现,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
31、请将下列植物与对应种类用线连接。
32、人体的膝关节、肘关节、脊椎都属于活动的连结。_____(判断对错)
33、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颂扬万物的诗句,如: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C“古道西风瘦马”;D“两个黄鹂鸣翠柳”;E“春蚕到死丝方尽”;F“海阔凭鱼跃”。请根据生物学知识和文学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生物的诗句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和A的共同祖先都是原始的__________植物,被埋在地下形成现在的煤炭。
(3)诗句D和诗句__________中描为写的动物体温恒定,这两类动物都是由__________进化来的。
(4)诗句E中的动物全身被有外骨骼,属于__________动物中唯一能飞行的类群。
34、下面是梨花梨树,枝条和枝芽结构示意图请据图问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所示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标号 __________
(2)图二E处是果农改良果树品种进行嫁接的痕迹,嫁接成功的关键技术是 _________
(3)图二中的A是由图三中的( )_______将来发育来的。图三中的c将来发育成 __________
(4)果农为了增加果实的质量,常采用“环剥”技术(如图二C处将茎剥去宽约一厘米,深至形成层的一圈树皮)这样做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