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2、下列粮食作物中,产量居南宋首位的是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粟
3、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4、下图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是( )
A.杨坚
B.杨广
C.武则天
D.李世民
5、“白龙马,蹄朝西,驼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不容易……”,歌曲中的“唐三藏”到达西天(天竺)后,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他留下的的哪一本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
A.《大唐西域记》 B.《西游记》 C.《史记》 D.《金刚经》
6、隋唐时期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勃的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①活字印刷术 ②科举制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图是宋与西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空白方框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赵构
B.阿骨打 B.
C.元昊
D.铁木真
8、浩瀚的历史星空中,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词汇在风云流转,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坐标。下表所列词汇中“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交子”对应的朝代是
时期 | 词 汇 |
秦朝 | 半两钱、小篆 |
|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交子 |
淸朝 | 军机处、京剧 |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9、安史之乱发生在
A. 唐太宗时
B. 唐高祖时
C. 唐中宗时
D. 唐玄宗时
10、唐朝从国外进口了许多商品,其中最大的进口贸易伙伴是( )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吐蕃
11、隋朝→唐朝→( )→宋朝→元朝,左边括号中应填写的是( )
A.春秋战国 B.三国鼎立 C.南北朝 D.五代十国
12、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政权有
①隋
②唐
③宋
④金
⑤元
⑥明
⑦清
A. ②③ B. ①⑤⑦ C. ⑤⑦ D. ⑤⑥⑦
13、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
A. 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B.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 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1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二首》所描述的开元全盛日是哪一位皇帝开创的(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5、“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此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元朝国内交通发达 B.元朝疆域辽阔
C.元朝时期人口众多 D.元朝海外贸易繁荣
16、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A. 匈奴统治者
B. 党项统治者
C. 契丹统治者
D. 女真统治者
17、北京——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曾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历史遗产。下列朝代以北京作为首都的一组是
A. 元朝、明朝、清朝
B. 唐朝、宋朝、明朝
C. 宋朝、元朝、清朝
D. 唐朝、元朝、明朝
18、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五个政权是:( )
A.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
B.后梁、后晋、后唐、后汉、后周
C.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D.后梁、后汉、后晋、后唐、后周
19、下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是今天的
A.南京、开封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北京
20、妈妈为你搭配的一份营养早餐中属于明朝时从美洲引进的食物原材料有
①玉米 ②核桃 ③花生 ④马铃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1234年灭金的政权——
(2)制成于战国时期的指南工具——
(3)宋太祖为分知州权力设置了——
22、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在位)。他即位以后,在贤相________和________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
23、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
24、概况: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________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________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25、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在经济和对外关系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请根据所学史实查缺补漏。
明朝丝织业中心是________,全国的制瓷中心是________。明长城东起________,西到________,总长万余里,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明朝因为经济繁荣,国力________,1405—1433年明成祖派________率领船队________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东海岸和________沿岸。
26、人口的增长
(1)人口增长:明朝鼎盛时全国人口达到________亿多。
①原因:清朝前期,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________
②表现:到________时,全国人口已达到1.5亿;________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2)影响:由于人口快速增长,有些地方密度加大,________矛盾逐渐突出;垦荒使很多天然________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________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27、黄巢起义:_____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28、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政权是________、________。
29、文成公主和亲的对象是身为吐蕃赞普的__________。
30、下图是宋朝著名画家________的名作________反映的是宋朝________业的繁荣?
A、商业B、农业C、手工业
31、连线题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清朝时期设置的机构名称。
(1)清朝设立的____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
(2)1684年,清朝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__________,隶属福建省。
(3)清朝在新疆设置了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3、明清时期,我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宋濂说:“学者知以摘经以题为志,所最切者,唯四书五经之笺,是钻是窥,余则漫不加省。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
(1)材料一中的现象是明朝哪一制度造成的?该制度有何不良影响?
材料二 清朝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
(2)材料二中所记载的史实与清朝的哪一举措有关?清朝统治者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3)材料三中的军机处是由哪位皇帝在位时设立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军机处的设立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