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元朝的中书省 C.唐朝的节度使 D.北宋的通判
2、从荷兰殖民者统治下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康熙帝 D.左宗棠
3、宋朝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 )
A.茶馆 B.戏院 C.瓦子 D.乐园
4、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①北宋 ②辽 ③西夏 ④金 ⑤南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①③②④⑤
D.②③①⑤④
5、漂漂亮亮写中国字,堂堂正正做中国人。在我国,汉字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相传文字的发明者是( )
A.黄帝 B.仓颉 C.嫘祖 D.伶伦
6、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下面两幅图片的人物故事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两副图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宏扬佛法普度众生
7、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词”创作的黄金时代( )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清代
8、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其出现的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9、元朝为加强对琉球的有效管辖与治理,设立的管辖机构是
A. 宣政院
B. 澎湖巡检司
C. 驿站
D. 西域都护
10、历史地图能够大致反映出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下图反映的事件是( )
A.玄奘西行和回国的路线
B.唐末农民起义给唐朝的打击
C.五代十国政权分裂割据
D.安史之乱之始末
11、清代有人写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惹来杀身之祸,这与下列哪个事件有关( )
A. 设置进士科 B. 文字狱 C. 开创殿试和武举 D. 八股取士
12、宋朝为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满足大众娱乐消费的商业场所是
A.瓦子
B.早市
C.夜市
D.草市
13、“张家港黄泗浦遗址”(201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发现的唐代寺庙建筑基址,其布局与日本唐招提寺极为相似,这最有可能为下列哪一事件提供佐证
A.遣唐使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行
D.郑和下西洋
14、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 重农抑商 B. 重文轻武 C. 和亲会盟 D. 闭关锁国
15、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表达了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以下古人类最有可能享受主食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1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受安史之乱的悲怆情怀。他被后人称为
A.诗史
B.书圣
C.诗圣
D.诗仙
17、下面的“三宝庙”位于马来西亚,是明朝时期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当地人民建造这座古庙是为了纪念
A.戚继光
B.渥巴锡
C.徐光启
D.郑和
18、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有( )
①经济繁荣,全国户数增加1倍以上 ②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④南北朝后期,江南经济的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9、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规定由政府特许机构统一经营管理贸易,这个机构是( )
A.市舶司
B.广州十三行
C.宣政院
D.都护府
20、如图所示古钱币采用了外圆内方的形制。这一币制反映出契丹( )
A.改变了游牧生活
B.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C.与北宋互通使节
D.接受了北宋的岁币
21、明末有一本书,既是地理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这本书是________
22、册封“达赖喇嘛”的的皇帝是________。
23、_____三朝最残酷,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量冤案。叫做“______”。
2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________。
25、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26、五代十国时代特点: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_____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此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_____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27、根据描述写出相应的内容.
①清朝中央政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____管理机构,隶属福建省。
②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____。
③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区____。
④宋朝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____。
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是对____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称赞。
28、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流传四方。
29、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抗倭英雄是
(2)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3)组织雅克萨这战抗击沙俄的皇帝是
31、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药王 吴道子
诗圣 孙思邈
32、请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书名或作者。
(1)《水浒传》的作者__________。
(2)《本草纲目》的作者__________。
(3)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______________》。
(4)浪漫主义色彩神话小说《__________》。
33、中外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祖刘邦,统一华夏。建都长安,西汉盛大。极盛汉朝,经济繁华……纵贯西亚。沟通交流,丝绸献裟。传承技术,互通庄稼。葡萄番茄,苜蓿甘瓜。琵琶胡琴,舞蹈吉他。文学宗教,纺织日杂……阔眼界,来往驼驾。
——摘编自何朝东《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汉时期哪一人物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他是如何做的?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两汉政府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
材料三
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 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明成祖在位22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盛况空前。……促进和刺激了民间贸易。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郑和能够实现远航的条件有哪些。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