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反映历史。下图表格中南北方人口的变化主要能说明
朝代 | 南方 人口(户)及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 北方 人口(户)及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
西汉 | 2470685户19.8% | 9985785户80.2% |
唐朝 | 3920415户43.2% | 5148529户56.8% |
北宋 | 11224760户62.9% | 6624296户37.1% |
A.南方海外贸易发达
B.北方自然灾害频发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古代人口迁徙频繁
2、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开封运送的粮食六百万石。当时人们如何描述这一经济现象
A.“苏湖熟,天下足”
B.“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C.“一半胡汉似汉家”
D.“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
3、隋朝时开通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河,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这一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4、下列属于昆曲的传世之作的是
A. 《长生殿》
B. 《窦娥冤》
C. 《石头记》
D. 《三国演义》
5、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 )
A.三国时期 B.唐朝中期 C.北宋 D.隋朝
6、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象征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对阵双方是
A. 商封和周武王 B. 夏桀和商汤
C. 秦二世和陈胜 D. 项羽和刘邦
7、下列关于明朝科技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B.《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界的重要文献
C.《天工开物》主要是总结元代和明代农业生产的著作
D.《徐霞客游记》在地质、地理考察方面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
8、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充分体现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9、“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是一在流传甚广的欢迎农民起义军的民谣,歌谣中的“闯王”指的是
A. 黄巢 B. 朱温 C. 钱镠 D. 李自成
10、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A. 市舶使
B. 宣政院
C. 榷场
D. 十三行
11、元朝时,“与中书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行中书省(行省)
B.三司
C.中书省
D.宣政院
12、下图是中国邮政为纪念香港回归而发行的纪念邮票。下列对香港回归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
②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③香港回归标志着我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④香港回归开启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如下图《经济分布的变化》(图中深色区域为主要经济区)能反映出
A.中外文化交流
B.疆域面积扩大
C.经济重心南移
D.君主专制强化
14、乾隆年间,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的商帮是
A. 浙商
B. 苏商
C. 晋商
D. 徽商
15、在南宋后期,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 )
A. 辽河流域 B. 黄河流域 C. 珠江流域 D. 江淮和川蜀一带
16、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表述中,不确切的是
A.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B.叙述了夏朝到五代的历史
C.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D.主张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17、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掌握军权
B.集中行政权
C.集中财权
D.集中司法权
1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些朗朗上口的词句出自歌曲《说唱脸谱》。这首歌曲的创作是基于清代的哪一艺术形式的形成
A.蹴鞠 B.杂技 C.昆曲 D.京剧
19、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着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
A.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 康熙帝册封班禅
C.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班禅六世
20、《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这则记载说明当时
A.成立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B.经商时间和区域不受限制
C.打破了住宅区与商业区域的界线 D.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1、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收复被______殖民者侵占的台湾。1662年,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
22、宋朝鼓励海外贸易,为此设立了_____加以管理。
23、顺治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以“_________”的封号;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__________的册封。
24、_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明军攻占了元大都,结束了______对全国的统治。
25、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应的事物名称
(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6、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_______)民族的生活。
(2)与北宋对峙,定都兴庆府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1227年,它被(_______)军队所灭。
(3)1115年建立政权,1127年灭亡北宋,这个政权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它在(______)年被蒙古所灭。
(4)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__________)
27、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天山北路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_________的叛乱。乾隆时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__________叛乱。
28、科技名著
(1)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_____》,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宋应星的科技巨著《_____》,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_____”。
(3)徐光启的农业著作《_____》,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末一部重要的____科技巨著。
29、目的:防止唐末以来____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30、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__________,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与他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_____________”。
31、连线题
32、唐朝时期,中外交往非常频繁。请列举出两位为中外交往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
33、唐宋两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史料研读)
材料一 从公元6世纪到12世纪,基督教会在西欧确立了统治地位,封建制度下的西欧分裂割据严重,与这段时间相对应的是中国的隋唐宋时期,中国科学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虔,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改编自史仲文《世界中世纪科技史》
(图文证史)
材料二
(论从史出)
材料三: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中国历史》七(下)
(1)据材料一,列举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科技发明。
(2)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繁荣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