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2、19世纪40年代,一艘日本船进入中国广州,从船上卸下机器设备,在中国开设了工厂,你认为这种说法是真实的吗?
A.真实 B.不真实
C.有可能真实 D.须经清政府同意特批才行
3、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 赫鲁晓夫的改革
C. 匈牙利改革的影响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4、1949年初,苏联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声明中的“渗透”主要是指
A. 实施马歇尔计划
B. 成立华约组织
C. 推行杜鲁门主义
D. 建立北约组织
5、电影《妖猫传》再现了唐玄宗时华丽壮美的盛世景象。与这部影片相关的是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6、阅读下面表格,指出中美贸易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美国对华出口 | 中国对美出口 |
1972 | 60 | 32 |
1975 | 304 | 156 |
1980 | 3755 | 1059 |
1985 | 3855 | 3840 |
A.土地改革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一五”计划 D.中国调整了对外政策
7、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文学作品讲述性格各异的人物故事,内容尽显人间百态。这些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传统文学的继承
B.人文主义的影响
C.因信称义的影响
D.民主政治的发展
8、2020年初,我国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在疫情的治疗当中,中医药的救治参与率达到九层以上,为抗击疫情作出了贡献,在我国历史上的明朝有一位著名医药学家编写了《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这位医药学家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9、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指( )
A. 诺曼底登陆战 B.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C. 苏军攻克柏林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10、下列哪一种字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
11、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领导人是(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12、《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
A. 珍妮机的发明 B. 蒸汽机的改良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信息时代的到来
13、英国《金融时报》称: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命运正在慢慢脱胎换骨,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共同语言日益投机,渐而接轨上路。促使该时期中国同国际“接轨”的事件是( )
A.在海南岛设立经济特区
B.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4、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还我青岛
D.取消“二十一条”
15、盛宣怀(1844—1916)是清末洋务派的重要官员,为官期间参加了多次赈灾活动。光绪十七年在治理山东小清河工程时,盛宣怀倡议“以工代赈”,让灾民参加河工建设,一方面兴修了水利,一方面用筹得的赈款以工资形式发给灾民,一举两得,后人多为仿效。下列历史人物的改革与盛宣怀的措施“不谋而合”的是
A.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 罗斯福的新政
C.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D. 赫鲁晓夫改革
16、《西方战略思想史》评价亚历山大:相比言之,项羽是长于战斗,韩信是长于战术,刘邦是长于大战略,但亚历山大似乎是三者兼而有之。他的征服促进了东西方古老文明的交融,下列文明地区不在其帝国疆域内的是
A.尼罗河文明
B.两河流域文明
C.印度河文明
D.黄河文明
17、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亚洲的知识分子己为西方的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激励。他们引用过伏尔泰、马志尼和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的话。但现在,他们的后裔很可能引用马克思、列宁或哈罗德•拉斯基的话。由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改变了世界格局
C. 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D. 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18、十一届三中全会是见过以来当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D.由对内改革转向对外开放
19、2019年是二战全面爆发80周年,张华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进行了整理。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正确的表述是( )
事件 | 德国进攻苏联 |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 斯大林格勒战役 | 攻占柏林 |
时间 | 1941年6月 | 1942年1月 | 1942年7月—1943年2月 | 1945年5月 |
影响 | 二战全面爆发 |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 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 二战结束 |
选项 | A | B | C | D |
A.A
B.B
C.C
D.D
20、如果把“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步入近代社会
B.进入“蒸汽时代”
C.开启民主进程
D.揭开殖民序幕
21、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_____________)。
22、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时代”。
23、请根据下列历史信息准确填写相应的中国古代王朝名称
姬发灭纣都镐京,封赐诸侯四海平
筑城凿墓劳民力,焚书坑儒断史纲
光武中兴迁洛邑,传及献帝朝代亡
神勇玄宗清女娲,繁荣盛世号开元
陈桥兵变代柴周,偃武修文是弱由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24、1945年成立的________,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1995年正式成立的________,是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而建立的。
25、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以法律形式制约了国王的权利。独立战争后,美国制定了 ,确立起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26、冷战的表现:经济上: —— 。
27、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历史影响:________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8、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举相对应的内容,
(1)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差异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
(2)汉代开通沟通东西方的最早陆上要道——
(3)隋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南北交通而开凿的工程——
(4)唐朝见证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促进文化交流的壮举——
29、新经济政策
(1)原因:1920年来,苏维埃俄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饥荒流行,列宁经过调查后认为,必须改变“________”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2)时间:1921年春
(3)内容:①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征收________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允许使用雇佣________,允许出租________,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________,实行自由贸易;
③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________经营;
④实行________的工资制。
(4)影响: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________联盟,促使________稳步发展。
30、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________年,苏联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建立了________委员会,简称“________”。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________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________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31、土地改革的完成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32、学习完两单元知识后,小明同学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 “ 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 出现失误”请你结合此线索回答问题。
(1)土地改革的时间是哪一年?
(2)“ 制度确立” 是指什么制度?确立的时间是哪一年?
(3)“ 出现失误” 是指出现的哪些失误?
(4)谈谈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给你什么启示?
33、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大戏。美国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它诞生于18世纪70年代,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它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美国的政策也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8世纪70年代、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界30年代,美国面临怎样的重大社会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2)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分别属于哪一集团?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实施了什么政策?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4)从美国的崛起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34、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A.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