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①改革的侧重点都在于向西方国家学习
②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③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④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1978年,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该公报的发表
A.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
B.结束中美间敌对状态
C.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
D.推动中国重返联合国
3、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如下图)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
A.重新统一全国
B.创设科举制
C.出现“开元盛世”
D.开凿大运河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改善人民生活 B.高速度,低通胀
C.高速度,低失业率 D.信息化和全球化
5、下表所示是13~17世纪英国颁布的相关文献(部分),由此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
时间 | 文献 | 主要内容 |
1215年 | 《大宪章》 | 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
1628年 | 《权利请愿书》 | 重申查理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得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 |
1689年 | 《权利法案》 | 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
A.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B. 民众与国王的斗争
C. 神权与王权的斗争
D. 议会与教会的斗争
6、下图反映的制度是( )
A.等级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种姓制
7、普京在《千年之变的俄罗斯》写到:“目前这种困难的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未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去精神付出代价。”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源是
A. 俄国农奴制改革
B. 俄国十月革命
C. 新经济政策
D. 斯大林模式
8、李鸿章对伊藤博文说:“日本给予清国的刺激……对于个人也许应该感谢贵国唤醒了中华国人。”下列史实能证明“贵国唤醒了中华国人”观点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B.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
C.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运动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9、湖南地方文化常识:1852年6月洪秀全率领太平军由全州进入湖南,蓑衣渡一战损失惨重,转攻 ,进行休整扩军,队伍迅速得到扩展,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直逼郴州城。
A. 宁远
B. 新田
C. 蓝山
D. 道县
10、微积分的创建者是 ( )
A. 达尔文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哈格里夫斯
11、“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
①创办《中外纪闻》 ②建立中国同盟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发起“公车上书” ⑤组建兴中会
A. ②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12、1730年,英国艾格蒙特勋爵评论当时的首相沃波尔说:“现在沃波尔爵士……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而实际上王座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这段话主要说明
A. 英国政治腐败 B. 议会是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C. 责任内阁制成为英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国王仍旧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
13、条约规定:“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最终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界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该条约中的“联盟”是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D.欧洲联盟
14、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这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
A.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 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C. 确立起现代工厂制度
D. 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15、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关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描述准确的一项是( )
A.《掷铁饼者》体现了“神人同形同性”的创作特点
B.《十二铜表法》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C.大竞技场是在古希腊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D.儒略历以古巴比伦太阳历为蓝本并一直沿用至今
16、下表史料可以充分证明哪一地区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朝代 | 史料 |
汉朝 | 设西域都护府 |
唐朝 | 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
清朝 | 设伊犁将军 |
A. 西藏
B. 新疆
C. 台湾
D. 南海
17、20世纪90年代我国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关于此战略的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
A. 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世纪经济格局
B. 保障:党和政内高度重视
C. 表现:制型杂交水稻研制成功
D. 基础:863计划和《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18、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③ B. ①④②③ C. ③②①④ D. ①④③②
19、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了缔结和约的会议,会议的地点在
A.华盛顿
B.巴黎
C.伦敦
D.柏林
20、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五口通商一役,倒像英国的战争,专为强销鸦片而来,中国战败,就不得不承认他贩卖鸦片似的”。这里的五口通商一役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_____不断壮大。________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________。同时,越来越多的________走出家庭,成为________,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妇女________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2、清朝雍正时期(_____________)的设立标志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3、北宋________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___》被誉为1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24、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立:________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工业化:
开始:1924年1月,________逝世。1925年,________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殴设想。从________年起,苏联开始进行________建设。
1928一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影响:由落后的________国变成了强大________国。
25、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表现:全球气候_______、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_______破坏、淡水资源短缺、____越来越严重、生态平衡破坏。这些____不仅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_______和社会问题。
26、宋代粮食作物:由越南传入的__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宋朝时,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流域和______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_”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27、今天人类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300万年前的________,而中国境内发现的北京人生活在距今__________年。
28、美苏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
表现 | 政治 | 经济 | 军事 |
美国 |
|
| 北约 |
苏联 |
| 经互会 |
|
29、霸权主义与地球冲突
(1)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____,____与____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____。
(2)霸权主义、____、____和____、恐怖活动,威胁着世界安全。
(3)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________”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________天的轰炸。1999年5月________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5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2003年,美国右以________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________。
30、俄国________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历程。
31、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有哪些表现?
你对当今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有何认识?
32、伴随着蒸汽机的一声鸣响,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机器时代的享受》。它描写了美国有钱人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的场景.在他们风光的背后,大批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大量的贫民常年居住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和通风设备的住房内.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摘编自《文明的力量》
(1)据材料一,“机器时代”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但是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此时科学研究成果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公司制替代合伙关系成为标准,股份公司成立后,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实际上,他们几乎好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权归董事会。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2)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
材料三 人类文明演进坐标
---摘编自《世界现代化进程》
(3)据材料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第二次现代化使人类进入了什么社会阶段?以美国新经济时代为参照,归纳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33、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对应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北约总部所在地
B.二战中,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破灭之处
C.二战中最先投降的法西斯国家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副农家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使农民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
——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材料三: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20世纪50年代末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指出的“当年”分田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一中指出的“今岁”分田是指党和国家在农村推行的什么政策?该政策实行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怎样的问题?
(4)建国后党和国家不断调整农村政策,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