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2、为报道巴黎和会,中国《大公报》购买了路透社的电稿,但有关我国在巴黎和会利益得失的内容寥寥无几。甚至山东问题的最终结果、我国专使没有在和约上签字这些国人极为关心的事实,191975特约路透电中,10篇消息只字未提。以上史实说明( )

A.中国通讯技术落后

B.中国国际地位低下

C.英国媒体保持公正原则

D.巴黎和会与中国无关

 

3、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并成为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的是(     

A.意大利

B.德国

C.西班牙

D.日本

4、作家余秋雨曾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宋太祖曾明令“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宋人亦有“榜下捉婿”的习惯。这一系列的现象是因为宋朝(     

A.科技发达

B.重文轻武

C.经济繁荣

D.国家强大

5、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 文成公主入藏 B. 玄奘西行 C. 鉴真东渡 D. 郑和下西洋

6、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的性质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化,其中第三次巨变实现的标志是:

A. 鸦片战争的爆发

B. 中华民国的成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7、将华盛顿、玻利瓦尔、凯末尔、甘地放在一个历史主题里研究,应该是

A.杰出领袖、民族独立 B.思想伟人、民主法治

C.科技巨人、造福人类 D.改革先锋、制度创新

8、6世纪末,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使我国南北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9、西方人士常称人生的重大挫折为“人生滑铁卢”。与此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路易十六

B.华盛顿

C.克伦威尔

D.拿破仑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包括( )

①杜鲁门主义出台②对欧洲提供经济援助③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④侵略朝鲜、越南⑤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1、19世纪下半叶,日本成功地实现了“脱亚入欧”,率先摆脱了旧的欧洲殖民体系的束缚,迅速崛起成为东方新兴的工业化强国。促成日本“脱亚入欧”的主要因素是

A. 大化改新

B. 186年改革

C. 明治维新

D. 科技立国

12、丘吉尔曾说“世界上没有人比拿破仑更伟大!”最能体现拿破仑“伟大”的是

A. 建立第一帝国

B. 废除农奴制

C. 发动对外战争

D. 颁布《法典》

13、今年是中国大运河 申遗之年, 杭州推出了 中国大运河杭州申遗旅游线。该旅游线路中的杭州段属于隋朝大运河四段中的:(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14、近代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报刊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5、“Macau 并非我本名,漂泊无改祖国情。一朝慈母离儿聚,再续堂堂盛世声。”关于这首诗歌所反映的史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acau”回归摆脱了自明朝以来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B.2019 年是“Macau”回归 20 周年

C.“慈母离儿聚”是“一国两制”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D.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是“慈母离儿聚”的根本原因

16、1941年1月,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8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有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处于恐惧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的采取了行动.”上述材料中所说的“行动”指的是(  )

A. 实行“新政”   B. 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C.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 与苏联“冷战”

17、1890年,《教育敕语》的颁布,最终确定了教育方针,日本完成了教育改革,其中强化“以赋予神权的天皇的名义,使国民服从天皇”。这说明明治维新

A. 是一次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的改革

B. 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 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

D. 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18、“1956年,北京同仁堂乐松生经理代表北京工商界在天安门城楼向中央人民政府递交北京市私营企业全面实行公私合营的喜报。”这一举动发生于【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19、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产生以来,封建帝王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强化与完善。下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错误的是: (  )

A.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B.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C. 唐太宗创立三省六部制   D. 忽必烈推行行省制

 

20、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这两次运动相同点正确的是(     

A.改革前两国同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改革都实现了农奴的“解放”

C.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36年____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42年________保卫战,不仅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2、《九国公约》: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战胜国在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关系。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________体系”。

23、历史上一些重大会议的召开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引发了中国国内五四运动的会议

(2)暂时协调了一战后日美矛盾的会议

(3)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安抚法西斯国家的会议

(4)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的会议

 

24、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古巴革命

古巴人民在________等人的领导下,于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巴拿马

收回运

河主权

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后来,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

________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25、内容:法令规定:

(1)农奴获得(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 ),但是必须出钱( ),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6、联合国总部设在________,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联合国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等。

 

27、李时珍的_____________被称为“东方医药学巨典”,黄帝被称为_____________

28、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举相对应的法律文献

(1)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由查士丁尼组织编纂,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美国独立后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

29、新经济政策:实施者:________。过程:________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__________。意义:促进____________的恢复和发展。

30、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________,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917年________武装起义的爆发,吹响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号角。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写出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32、(1)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特点?

(2)牛顿的三大成就是什么?

(3)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各自战争性质是什么?

(4)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6)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请回答:

(1)截止2018年底,我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87万人,孔子学说的影响不断扩大。孔子提出了什么学说?创立了哪一学派?

(2)十月革命后,“以俄为师”成为中国革命的潮流。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议下,国民党于1924年借鉴苏联红军的制度创办了新型军事学校,其简称叫什么?它在国民革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3)中国智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中国智慧启示世界,请举一例我国在万隆会议上贡献中国智慧的史实并说明。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探究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的实际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19204四五月间《东方杂志》、《新青年》等刊物刊登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这个宣言宣布废弃(沙俄在中国境内享有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从苏俄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中,对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这使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给予了有力的推动。因此五四运动以后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

材料二  在五四运动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李大钊起了主要作用,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

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一文,明确宣布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城)的国家,表明他已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湖南学生运动领袖毛泽东在第二次到北京期间,热心探寻并阅读中文的共产主义书籍,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一些同盟会会员如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璋等,也在这时开始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这些有着不同经历的先进分子殊途同归的事实证明,认定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自觉地在实践中经过反复比较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材料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开始有组织地进行,上海率先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接看上海、北京、武汉、济南、长沙、广州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1)据以上材料总结五四运动的性质。

(2)以上材料所体现出的五四运动共同作用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