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排序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排序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的发生了解的更清楚。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国突袭波兰

②莫斯科保卫战  

③平型关大捷  

④六五大隧道窒息惨案

A. ①④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③②④① D. ③①④②

2、“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这则材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的哪一项措施( )

A.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维护农业生产。

C.强化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

D.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3、丝绸之路开辟时在位的皇帝是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4、俄共(布)打着给人民土地、面包、和平、自由的旗帜走上了历史前台,到1930年,这个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并实行工业化的国家却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

A.斯大林体制   B.开展工业化

C.农业集体化   D.西方国家封锁

 

5、某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段话旨在强调辛亥革命

A. 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 B. 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C. 清除了封建制度残余 D.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6、《慕尼黑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这是因为(  )

A. 协定损害了德国利益   B. 协定助长了法西斯的野心

C. 协定使奥地利被吞并   D. 协定保护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7、13世纪初,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的是

A.忽必烈 B.铁木真  C.努尔哈赤 D.完颜阿骨打

 

8、2019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某班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若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比较恰当的是(   )

A.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C. 我国的国防建设 D. 中国现代社会生活

9、如果想要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应该查阅

A.《大明历》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兰亭集序》

10、“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是指( )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11、一战后,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是(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甘地

12、“连接亚欧风物,融汇东西文明”——“一带一路”勾画了开放包容、和平发展、互利共

赢的新蓝图。以下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张骞

B. 西域的葡萄、石榴等作物经此通道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C. 其路线是从西汉的首都洛阳出发,直达西亚、非洲

D. 这条通道开通后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13、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制度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关于该政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B. 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限制专制王权的范例

C.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D. 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14、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 政治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15、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上述场景反映的是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1955年的万隆会议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16、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货币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

B.

C.

D.

17、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A.大化改新

B.查理·马特改革

C.丕平献土

D.琅城起义

18、下列图表直接反映出()

A.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的贡献比美国大

B.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C.德国法西斯比日本法西斯更具有残暴性

D.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军民的重大伤亡

19、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点是

①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的

②都缓解了危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了政权

③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④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下面示意图中,能反映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____,推行汉化政策,顺应了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趋势。6世纪末,隋文帝灭掉____,统一全国,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形成了欧洲西线、北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战场。

23、1929 -1933年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很快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其特点是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 )

 

24、请依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国际组织名称。

(1)72年前成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是

(2)2014年11月,北京成功承办了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会议,这是我国继2001年之后第二次成功承办此类国际会议。

(3)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军事政治同盟是 ;推动贸易发展的全球性经济组织是

 

25、如果在百度引擎中输入关于渡江战役的“1949、湖口、江阴及 解放”的关键词,“ ”处应该是(  )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天津

 

26、五六千年前,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_______族。这之后,黄河流域的三个部族结成联盟,_______、舜、禹依次成为联盟首领。

27、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______。首先是______。由于________日益扩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用________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_______________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8、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是

(2)1935年,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3)从1968年起,日本开始了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   ”为口号的明治维新。

(4)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同时为资本主义国家   提供了范例。

(5)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以   为背景创作了《英雄交响曲》,抒发了人们渴望光明、为争取解放而英勇斗争的激情。

 

29、影响:

(1)积极:

①通过改革,俄国的( )( )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1700一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渡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 )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两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 )的进程。

(2)消极:但是,在他的统治下,( )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30、________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代表作是《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明的精用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哪-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请写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两例。

(5)21世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请你写出中国举办的国际会议一例。

(6)你认为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2、古埃及奴隶制国家的统一时间?统治者?把他怎么称呼?

 

33、你怎样看待美国政府限制农产品生产和销毁农产品的措施?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中日是当今世界两个大国,近代日本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回顾两国关系的历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材料二“……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发出最后通牒 20 天后,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并无条件投降,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摘自李克强总理在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时的讲话

材料三 专家认为:将“八年抗战”修改为“十四年抗战”,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抗日斗争自觉性。部分历史学家表示,针对日本右翼歪曲侵略历史的行为,此次修改抗战时间是一次反击,有助于增强青少年和全民族的危机意识,推动抗战历史研究的深入。

(1)材料一反映的是近代日本发动的哪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为什么说它是命运转折点?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什么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四年抗战”和“八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并从材料三中指出作出这一修改的意义何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