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些商贩号称“跳楼大甩卖”,商品的售价却不见得比平时便宜,完全名副其实。
B.他是我最好的朋友,现在遇到了困难,我绝不能袖手旁观,一定要出手相助。
C.在辩论会决赛赛场上,双方队员强词夺理,唇枪舌战努力巩固己方阵地,寸步不让。
D.“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之前,母亲把他所有的衣服都缝补得天衣无缝。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幅画原本已经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B. 甘肃祁连山重大生态污染事件历历在目,若还守不住这绿水青山,惩罚可从来不会缺席。
C. 纪律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叹为观止。
D. 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目空一切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B.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可是最美逆行者的背影依然历历在目。
C.云是天空的脚步,水是绿地的眸子,大自然的美丽令人叹为观止。
D.她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
4、把下列各句按一定顺序,排成一段连贯、通顺的文字( )
①理想是那么鲜明,看得见,而且同我们血肉相连。
②理想,是的,我又看见了理想。
③不管我是多么渺小,从它那里我可以吸取无穷无尽的力量。
④我指的不是化妆品,不是空谈,也不是挂在人们嘴上的口头禅。
⑤它是海洋,我好比一小滴水;它是大山,我不过是一粒泥土。
A. ②⑤①③④ B. ③②①④⑤ C. ②①④⑤③ D. ①④③②⑤
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
(2)这首词虽在咏梅,但意在言外。试作简要分析。
6、理解文意,按要求默写原句。
(1)文中突出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渔人“欲穷其林”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明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在傅聪长大成才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哪些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悉心指导?请结合书信内容具体分析。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
(一)秋雨打着人们的脸。一团团饱含而水的乌云,在低空慢慢移动,深伙,一望际的森林里,树叶全落了,老榆树阴郁地站着,把满身饮纹成在想色的苔藓下面,无情的秋天到去了它们华丽的盛装,它们只好光养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小车站孤独地他地,隐在树林里。一条新修的路基从车站的石头货台伸向森林。路基周围是蚂蚁一样密集的人群。计厌的粘泥在靴子底下扑哧扑哧直响。路基两旁的人们狠劲地挖着土。铁器发出沉重的撞击声,铁锹碰着石头,铿然作响。雨像用筛子筛过的一样,又细又密,下个不停。冰冷的雨水渗进了衣服。雨水也冲走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装如同稠粥从路基上淌下来。湿透了的衣服又重又冷,但是人们一直干到天黑透了才离开工地。修筑的路基一天比一天延长,不断伸向密林深处。离车站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石头房的空架子,凄凉地立在那里。里面的东西,凡是撬得下、拆得开、砸得动的,早就被洗劫一空了。门窗成了张口的大洞;炉门成了黑窟窿。房顶也破烂不堪,好多地方露出了栋子。唯一没有遭劫的是四个房间里的水泥地面。每天夜里,四百个人就穿着里外湿透、溅满泥策的衣服躺在上面睡觉。大家在门口拧衣服,脏水一股股流下来。他们用最难听的话咒骂这恶劣的天气和遍地的泥泞。水泥地面上薄薄地铺了一层千草,他们紧挨着睡在上面,相互用体温取暖。衣服四善气,但是从来没有干过。而水渗过挡窗洞的麻袋,滴落到地上。雨点像密集的子弹敲打着屋顶上残留的铁皮。冷风不断从破门缝里吹进来。厨房是一座破旧的板棚。早晨大家在这里草草吃完茶点,就到工地上去。午饭是单调得要命的素扁豆汤和一磅半几乎跟煤一样黑的面包。城里能够供应的只有这些东西。
(二)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换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三)保尔开始工作了。他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不假思索就出来了:《 》。从这天起,保尔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了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地全部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会受到阻碍。母亲志忑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
【1】文中保尔写的第一部小说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
【2】选段(一)中筑路队伍遇到了哪些困难?筑路队员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3】选段(二)中说“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他“四次死里逃生”的经过。
【4】环境描写是为刻画人物、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选段(一)中画线句自然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根据选段(三)及小说的内容说说保尔是在怎样的身体情况下写作的?在写作过程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意外?
9、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