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刚才杨老师的一番话真是发人深省,使我深受教育,像杨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尽心尽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B.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C.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D.为什么岩石能记录时间,是因为岩石在被破坏和重生的过程中留下了丰富记录的缘故。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B. 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历历在目:清楚地展现在眼前。
C. 如我所说吧——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啊。
名副其实: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D. 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轻歌曼舞:轻快的歌声,柔缓的舞蹈。
3、语文老师开展了以“学名人笑对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此次活动,班级开展了演讲比赛,下面是某同学为此次演讲准备的资料,其中与主题不相符的一则是( )
A.蒲松龄郁郁不得志之后,转而著书,写出了被郭沫若称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小说集《聊斋志异》。
B.韩信受胯下之辱,当兵又屡屡不受重用,但最终成为汉朝的开国大将。
C.唐伯虎潜心学画,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刻苦勤奋,深受沈周的称赞,渐生自满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D.贝多芬一生坎坷,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但依然坚持创作,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4、下列词语书写及拼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震憾hàn 糜子méi 归省shěng 晦暗huì 人情世故shì
B.龟裂jūn 行辈xíng 偏僻bì 帷幕wéi 垂珠联珑lóng
C.怅罔wǎng 幽悄qiǎo 亢奋kàng 斡旋wò 消声匿迹xiāo
D.狩猎shòu 凫水fú 眼眶kuàng 锵然qiāng 大彻大悟chè
5、(古诗赏析)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谐》之言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北冥有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3)唇焦口燥呼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7)___________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
(8)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___。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
(10)《送友人》借马鸣来表达悠悠的别离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阿基姆明白,这个直到不久前还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此刻内心激荡着怎样的情感。他了解保尔的悲剧……
“阿基姆,难道你真的以为生活能把我逼进死角,把我压成一张薄饼吗?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他突然使劲抓住阿基姆的手紧压着他的胸脯,“只要它还在跳动,就别想叫我离开党。只有死,才能让我离开战斗行列。老兄,请你千万记住这一点。”
阿基姆沉默不语。他知道这绝不是漂亮话,而是一个身负重伤的战士的呐喊。他明白,像保尔这样的人不可能说出另外的话,表达出另外的情感。
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沿着怒江
马温
怒江边上,几排木屋或者几顶帐篷就是一个村子了。木屋冒着炊烟,帐篷外拴着一匹马,炊烟无声,马也无声,这就是村子的晨曲。静,静得像四周的大山。那天清早,我们开车路过日诺村,村边这户人家的一天已经开始。男人抱着马鞍走向那匹白马,女人弯腰挤着牛奶,两个小孩正在追跑着,这样的早晨怎么会是宁静的呢?可是我们真的什么声音都没有听到。宁静并不是真的无声,是那些声音单纯朴素,纯朴的声音接近自然,传到耳中才会有“鸟鸣山更幽”的错觉。
其实,这一带最伟大的自然之声应当是怒江的咆哮,可是日诺人听不到。日诺虽是怒江边上的村寨,离着怒江却还有点距离。怒江在哪儿?怒江陷在深深的谷底。而日诺建在山上,涛声向上传,传着传着就细了,碎了,哑了。日诺人靠什么证明他们是怒江儿女呢?就是村里村外飘浮着的山雾,它们来自怒江,它们是怒江的水气,陪着日诺人度过每个黄昏和早晨。
记不清到底是在哪儿遇到了怒江,“遥远”是我的第一眼印象。瘦瘦的一条河,躺在深不可测的峡谷中。用“躺”来形容,是因为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当然,更感觉不到它的宽阔与野性。这样的怒江简直就是可以忽略的存在。
忽略怒江?怎么可能呢!它是怒汉,它是野人,它是崇山峻岭中巨大的发声体。所有的河流,起初都远离视线;所有的河流,起初都默不作声;所有的河流,起初都被忽略。好多河流都被这种遭遇击倒,而怒江继续向前,越来越汹涌,越来越蛮横,喊叫声震谷撼山。它怒不可遏,怒气冲天,一怒而不可收拾。它开始逼近视线,逼近村庄,逼近一切动物和人类行走的大道小径。怒江就是这么牛,不管这儿的山多么崇高,峡多么幽峭,峰顶是多少年的积雪,峭壁有多少丈的飞瀑,凡是这条河的水气笼覆之处,都叫怒江流域。
怒江来了,村庄躲向高处,怒江继续逼近,村庄只好背起娃儿牵着马,躲进更深更远的大山过日子。我们在怒江边的公路上开车,突然间,一队两三个人的马帮就从公路边的山坡上冲下来。他们沿着一条隐秘的小路,从大山背面走来。那条路在我眼前一晃就消失了,这条路也许就是茶马古道,路的另一端,群山的哪个撇折处必有一个村落,马帮从山外捎来日用品,又将这里的山货带走。公路旅行的局限就是线性化,顺着公路跑,而富有意味的东西大多藏匿于公路两侧,并总是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刻出现。我们踩了刹车让马帮先行,马匹驮着重物跌跌撞撞从山上冲下来,身子站稳后就不想挪步,赶马人拍着马肚子大声吆喝。
怒江上有许多铁索桥。铁索桥给游人提供了一个和怒江对视的机会。对视就是它望着你,你也望着它,死死地瞪着对方,谁也不闪躲,人格平等,勇气也平等。我向桥中央走去,我没有抬头挺胸,因为桥还是晃悠悠的。走到桥中央,我停下,扶着铁索向下看。满视野都是浑浊的江水、翻滚的漩涡,没有一根顺滑的曲线,更休说一根直线、一处平静。这是我和怒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我探头向下看的那个片刻,觉得一个狂暴的男人要扑过来将我吞没。怒江就是整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全部声音就是怒江的怒吼。和怒江相比,我是个渺小的男人。
桥那边是个新建的小村子,建在半山腰的悬崖边上。铁索桥是政府建设新村的配套设施。从前,村里人是坐着溜索过江。和溜索相比,这座铁索桥就是他们的省道国道,村中的年青人骑着摩托车在桥上飞驰,只需几分钟就到了对岸,在小超市买几瓶啤酒,呼一下就又过江回了村子。我去村子看了看,还在建着新房。两只小猪娃睡在桥口——也是村口晒太阳,它们闭着眼睡得很沉。怒江的水声,小猪听习惯了。
【1】学习了梁衡的《壶口瀑布》后,老师推荐了马温的《沿着怒江》,让同学们比较阅读。请你从下面的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
(任务一)下列两句话都描写水,简要分析它们在修辞表达上的异同。
A而怒江继续向前,越来越汹涌,越来越蛮横,喊叫声震谷撼山。
B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梁衡《壶口瀑布》
(任务二)结合语境,分别说说下面两句话各自表现了怎样的“世界”。
A怒江就是整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全部声音就是怒江的怒吼。
B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梁衡《壶口瀑布》
【2】在推荐阅读时,老师想在文章后面附一段阅读提示给同学们的阅读进行指导。请你参考下面的“阅读提示”帮助完成。
(小支架)①可以对阅读文章的方法进行提示,也可以选取文章的独到之处进行点拨,还可以抓住游记散文的特点,从文章行文结构、语言表述、情感表达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概括介绍。(200字左右)
(阅读提示)
勃朗峰,法语意为“白色的山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作者在文中记述了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或浓墨重彩,或简笔勾勒,笔法多变,妙趣横生。写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变幻的光影,引出无限感慨;写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细读课文,或许还能感受到一份别样的幽默。此外,这是一篇翻译作品,译笔简练,多用成语,带书卷气。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课文的这些特点。
9、写作与表达
题一: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不期而至的风雨。它有时让人忍不住欢笑,有时让人忍不住哭泣;有时让人忍不住叫好,有时让人忍不住愤怒;有时让人忍不住好奇,有时让人忍不住感慨万千……“忍不住”是常有的现象,它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真感受、真想法、真性情。
请以“ 忍不住 ”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赛场上一句热情的鼓励;手机里一张张欢聚的图片,餐桌上一盘盘温暖的饭菜……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把她装入行囊,伴你快乐成长!
请以“幸福”为话题,结合自我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戏剧外,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