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磅礴 燎原 家眷 叹为观止
B.束缚 点缀 严峻 顾名思义
C.皎洁 挑衅 辐射 人情世故
D.锵然 斡旋 嘱咐 震憾人心
2、下列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A.第一节“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了秋风之肆虐。
B.第二节,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第三节,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第四节“安得”三句借景抒情,表现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和博大宽广的胸怀。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甚至酒糟也没有滤出,酒面上浮有一层淡绿色的糟沫。
②古代的酒颜色与现在相同,做法也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古代的酒酿得较为粗糙。
③就是这层糟沫,让美酒有了“绿酒”之称。
④我们在写文章或者说话时,常常用到“灯红酒绿”这个词,酒为什么是绿的呢?
⑤这层糟沫细碎,就像一层蚂蚁漂在上面,所以又以“绿蚁”或者“浮蚁”来代称“绿酒”了。
A.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①③⑤
C.①③⑤④②
D.④③①②⑤
4、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ɡ) 眼眶(kuànɡ) 蓦然(mò) 接踵而至 (zhǒnɡ)
B.烧灼(zhuó) 农谚(yàn) 骨骼(ɡé) 怒不可遏(yè)
C.缄默(jiān) 凫水(fú) 堕落(duò) 目眩神迷(xuàn)
D.绚丽(xuàn) 拙劣(zhuō) 挚爱(zhì) 挑拨离间(jiàn)
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颔联是如何表现作者对友人的劝慰的?
【2】简述颈联蕴含的哲理及抒发的情感。
6、按原文填空。
(1)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2)写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运用排比句式表达作者对“食马者”强烈愤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简·爱因打架被关进了红房子,那里是简·爱叔叔停灵的地方。(_______)
(2)圣·约翰打算去美国传教,他请求简·爱嫁给他并和他同去美国。(_______)
(3)傅雷通过书信对远方的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_______)
8、“望梅”能否止渴
①口渴是人体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它可使人体免于脱水,当体内水分一旦恢复平衡,这种“保护性”的感觉即随之消失。望梅止渴则是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典故,《世说新语》中记载曹操告诉饥渴的士兵“前有梅林”,使“士卒闻之,口皆出水”,最终坚持走到水源处。只是“望梅”真的能止渴吗?
②实际上,“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改变体液的容量、浓度会影响“渴”的程度。例如,增加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会增加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的浓度,就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溶质具有渗透压,会导致细胞脱水。大脑的某个部位感觉到这种脱水,人就会产生渴感,而喝水后,体液得到稀释,渴感就诮失了。
③另外,人体血量的变化对渴感也有影响。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这也是为什么人受伤后,如果失血过多,就会感到口渴,而喝水补充血量,渴感就能被抑制的原因。
④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大脑又是如何感知渴觉呢?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科学家们不能完全解答的问题。
⑤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这个装置能够对小鼠血液、大脑神经元活动、环境温度以及进食饮水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他们发现小鼠脑内穹窿下器中存在着一套能预测口渴并调节体液不平衡的神经元群。
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扎卡里•奈德及同事报告称,这些神经元不仅可以监控血液的变化,还会在进食和饮水时监控来自口腔的信号,这些信号包含摄取食物与饮水的温度信息等。这些神经元将来自口腔的信息与血液成分信息结合,实时“预测”正在摄取的食物和饮水将如何影响体液平衡,从而对饮水行为进行调节。
⑦研究者们表示,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吃得太快会让我们感觉口渴,以及冷饮为何特别解渴等问题。
⑧总而言之,“渴”能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需要饮水,需要的水量是多少。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 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
(选自《光明日报》)
【1】第①段引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有什么好处?
【2】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删去的原因。
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
【3】王老师参加都江堰国际马拉松赛,比赛中,他大汗淋漓,口渴难耐,边跑边喝水。请你用文中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9、按要求作文
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x"代替,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