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鄙(bēi   héng   徨(páng   如泉(   怒不可è

B.jīn   怠(xiè   动(     而至(zhòng     拨离间(tiǎo

C.击(chuí   褓(qiǎng   落(zhuì   轻歌舞(màn   潺成溪(chán

D.jìng   溢(màn   实(dūn   暴风雨(zhòu   色彩斑lán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此刻他正在漫不经心地整理材料。

B.没想到在人地生疏的西安碰到了老同学,他高兴得不知所措

C.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国敞开胸襟,选择更深程度融入世界经济。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重拳出击,让我们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

D.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后面各项关于文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A.第一句话表明对无人机的介绍由军用转入民用。

B.本段通过大量详实的事例来介绍无人机的作用。

C.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

D.本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下列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面是对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公然抱茅入竹去……归来倚杖自叹息”写出了诗人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一点儿也不生气,很乐观的面对。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结尾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请对下面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红旗飘飘把手招。

(2)_________,悠悠我心。

(3)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

(4)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5)___________,君子好逑。

(6)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7)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在武汉一起工作数月,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假如你是一名医务人员,在临别之际,你想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慰彼此,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成长路上少不了困难,但总会有几盏明灯照你前行。

(1)艾勃特是______(人名)的哲学导师,为她打开了哲学世界的大门;______(人名)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专门写给中学生,希望中学生学会生活,于静中领略人生的趣味。

(2)朱赫来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引导人,请简要概括他对保尔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家书》中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让你印象深刻的一项,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的感受和启发。

A.生活细节   B.人际交往   C.读书求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   一个人的麦田

①我读高三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盛行陪读。我所在的那个班,一半以上的家长都在陪读。而我,似乎是一个孤独的“另类”,因为,整整三年,我的父亲从未到学校来看过我,我虽然并不奢望父亲陪读,可见到那些陪读的父母,心里还是隐隐发酸,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我并不是孤军作战。

②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调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惊讶地发现,满地金黃,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芇。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

③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④六月,阳光如炽,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要把镰刀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啦啦队。

⑤田间休息,我给父亲端上了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父亲可以在他的麦田纵横驰骋,只是他没能教会我,或者说,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教会我。

⑥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如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那个我帮不上。”

⑦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在这里,镰刀是笔,麦子是墨,麦田是纸,父亲在麦田挥毫泼墨。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

⑧阳光烘烤着麦田,我拖着沉沉的步子,羞愧地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浑身滚圆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而我是其中最大的一株吧。

⑨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因为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在并肩作战。考场上,我在恣意挥毫;麦田里,父亲在挥汗如雨,我们在各自的麦田里收获着自己的“麦子”。

⑩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院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栉风沐雨,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有我的麦田,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节

“我”的心理或表现

父亲的心理或表现

回家

惊讶

力不从心

游刃有余

交流

羞愧

考试

挥汗如雨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2)我拖着沉沉的步子,羞愧地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3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文章标题“一个人的麦田”有何含义?请简要概括。

5请结合文章主题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所述的情形,说说你对“陪读现象”的看法。

(链接材料)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名校的周边,生活着“陪读”一族。这些陪读的父母,有的放弃自己宽敞舒适的安乐窝,租住在学校周边狭小的出租屋里;有的甚至辞掉自己的工作,牺牲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照顾子女的学习与生活。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二:本学期我们所学过的《壶口瀑布》《登勃朗峰》等都是著名的游记。我们同样都有过旅游的经历,在旅途中欣赏美景,产生逻想。现在请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