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 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B. 他朋友也是法国人,说的却是德语——但标点系统毫无两样。
C.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D. 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行辈/同行 蓦然/日暮西山 棹船/影影绰绰
B. 呼吁/迂回 嘎吱/戛然而止 幽悄/悄无声息
C. 诸葛/纠葛 晦暗/诲人不倦 剽悍/骠姚校尉
D. 竹篙/茼蒿 糜烂/风靡一时 窜逃/上蹿下跳
3、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冬天悄悄地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B. 时间犹如潮水,潮涨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C. 举办军运会的喜讯传来,江城武汉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D. 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4、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腐蚀 惟幕 沟壑 烘烤 海枯石烂
B.枯燥 弥漫 沼泽 稀疏 人情事故
C.致蜜 携带 漂移 思幕 草长莺飞
D.悬殊 褪色 恬静 束缚 惊心动魄
5、阅读杜甫的《恨别》,完成问题。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1)与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一项是(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C.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D.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根据提示默写。
①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③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渊明)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⑤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表达词人幽居清冷的心境和不敢随俗的高洁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他慢慢的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的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文中的“他”是指谁?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节选部分表现了他由绝望、动摇到什么的心理历程?
(2)《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在傅聪长大成才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哪些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悉心指导?请结合书信内容具体分析。
8、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赵三贴
刘剑飞
⑴清末民初,谯城南门里有一赵家正骨堂,主堂大夫姓赵,擅接骨,尤擅配制膏药,人称“赵三贴”。
⑵这赵三贴长得白白胖胖,又终日爱笑,活脱就是庙里的弥勒。可甭看其身胖体拙,手上功夫却是了得,碰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笑眯眯看着对方,伸出胖手这么一摸,里面怎么回事,立马心知肚明。而后,谈笑间,趁人不备,忽而双手如电,分抓断骨两端,一推一送一按一揉,但闻咔咔几响,不待那人喊疼,断骨就已接上。随即,再往伤处敷一贴膏药,上两块夹板,就算完事。临走时,照例给伤者另拿两贴膏药,嘱咐好七天一换。回去了,不出二十一天,伤处自愈,准能行动如常。人们无不啧啧称奇,于是送他绰号“赵三贴”。
⑶有一年,镖局的杨镖头外出护镖,路遇悍匪,被打得四肢齐断、奄奄一息。看了几个大夫,均是摇头叹息。后来找到赵三贴,接上断骨,贴了膏药,到了一个月头上,就能打拳练棒了。杨镖头很是感激,花重金为赵家正骨堂做一牌匾,并请书法名家题写了“赵三贴”三个大字。自此,赵三贴名声更盛。
⑷自古道:同行是冤家。在城北也有一家治骨伤的老字号,主家姓孙,人称“孙接骨”。自从赵三贴名声大盛后,这孙家的生意就日渐冷清。孙接骨就恨上了赵三贴,逢人便讲赵三贴是江湖野医,根本不懂接骨续骨之正法。赵三贴听到传言也不生气,依然乐呵呵地配药接骨。
⑸一日上午,赵家正骨堂突然闹嚷嚷抬进一个伤者。这人正是街面上的一个混混儿,名叫马三。但见他左脚低垂,小腿红肿,显然是左小腿骨断了。
⑹正位,接骨,贴膏药。正当赵三贴准备上夹板时,马三吸溜着嘴,阴阳怪气地道:都说你赵三贴擅接骨、膏药神,马爷我这腿,你确保能接好吗?
⑺赵三贴淡然一笑,不紧不慢地道:一贴正骨、二贴生肌、三贴闭合,不出三七二十一天,定能让你走路。
⑻呵,好大的口气!马三一撇嘴,到时我这腿要是不好,可要砸你的招牌!
⑼赵三贴就知道是遇上找碴的了,轻笑一声,不再多言。
⑽二十一天后的下晌,十多个无赖抬着马三,骂骂咧咧地闯进赵家正骨堂。
⑾一进门,马三就指着赵三贴大骂,什么赵三贴?说什么二十一天准能行走,现在你给我睁眼瞧瞧,老子的腿接好了吗?
⑿赵三贴一愣,走上前细看马三的伤处,但见左腿依然红肿,一只脚无力地垂着,竟是没接上!待伸手去摸断骨的部位,不禁心中一惊,巨大的汗珠顺额头流下。
⒀弟兄们,给我砸!马三一声喊,众无赖早已跑出堂外,摘掉写有“赵三贴”的那面牌匾,稀里哗啦,一通猛砸。
⒁赵三贴也不讲话,脸上依然带着笑,抄起一把大扫帚,慢悠悠地清扫地上的碎匾。
⒂再说孙接骨,听说赵家招牌被砸,高兴得又是放鞭炮又是换匾,发誓要研制一种骨伤新药,盖过赵三贴。
⒃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孙接骨带着徒弟,去城西六十里的龙山采药。孙接骨从崖上摔下,竟硬生生把脊椎骨给摔折了。其徒弟再三施救,也没能将他的断骨续上。正当孙家人哭天抢地、一筹莫展时,赵三贴竟背着药箱,上门治伤来了。
⒄经此一事,孙接骨是又惭愧又感激。伤愈后,在芍香楼订一桌酒席,答谢赵三贴。席间,孙接骨说起当年马三找碴闹事,砸赵家的招牌,皆是他花钱收买、幕后指使的。
⒅赵三贴一笑,这事你不说我也知晓。当初马三的断骨本是齐碴,伤在膝下四寸;第二次再来找我,断的却是斜碴,伤在膝下五寸,显然是外力挫伤所致。而细观挫断其腿骨的手法,正是你孙家的分筋挫骨手。只是,当时有些震惊,这生生将人闭合之骨再次挫断,也未免太有违医道了!
⒆喝了一口酒,赵三贴又道: 其实。孙兄不知,我们行医之人,招牌不在店门,全在病人的心里。虽让人砸了我的招牌,却无法砸去病人对我的信任。
⒇一旁的孙接骨,早已听得又羞又愧……
【1】本文主要写了与赵三贴有关的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①赵三贴为杨镖头接骨,杨镖头赠匾。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赵三贴主动上门为孙接骨治伤。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⑿小节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有多次写到赵三贴的“笑”,请分析第⑺小节和第⒁小节中“笑”的含义。
【4】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请分析本文的第三小节和链接材料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作用上的不同点。
9、作文
题目:这事,真的触动人心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