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为了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兄弟改变贫穷命运,他两次辞官,两次“不进城”,倾尽全部心血,扎根泥土,终于以“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让几亿中国农民从田野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三强 D.钱学森

2、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授予他“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他”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黄伯云

3、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个公约最大的受益者是

A. 日本

B. 英国

C. 美国

D. 中国

4、2020年初,我国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在疫情的治疗当中,中医药的救治参与率达到九层以上,为抗击疫情作出了贡献,在我国历史上的明朝有一位著名医药学家编写了《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这位医药学家是(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5、漫画常常折射出时代的印记,下面漫画反映的是

A.华沙条约组织建   B.美苏争霸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欧盟成立

 

6、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

A. 山海关之战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雅克萨之战   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7、1848年诞生的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其诞生的标志是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8、反映二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①万隆会议   ②非洲独立年   ③纳米比亚独立   ④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了

A.一五计划   B.863计划

C.科教兴国战略   D.科技立国政策

 

10、20世纪80年代,在短短的几年内,它已发展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这个城市是(     

A.深圳

B.重庆

C.上海

D.武汉

11、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下列内容是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艰难险阻,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四渡赤水河 渡过湘江 巧渡金沙江 过雪山、草地 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⑤①③②④

 

12、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13、印度和巴基斯坦常因殖民者遗留下的领土纠纷而冲突不断,造成了南亚地区长期的动荡和不安,印度独立前,是下列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俄国

 

14、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科举制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D.实现了王公贵族与百姓平等

15、司马光对开元末年唐玄宗的评述:“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这一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A.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B.开元盛世的景象

C.安史之乱的社会影响

D.藩镇割据的危害

16、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表现在 (   )

A. 解决了国内的经济困难,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B.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C. 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摆脱了经济危机

17、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该组织建立后所起的作用不包括

A.推动成员国开放市场

B.杜绝金融危机的发生

C.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

D.促进成员国公平贸易

18、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进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铲除资本主义道路的障碍

B.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扫清道路

C.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D.反对殖民扩张

19、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是(  )

A. 孟子   B. 韩非   C. 庄子   D. 墨子

 

20、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演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参加万隆会议的各国求同的基础是

①共同的社会制度  ②维护民族独立  ③反对殖民主义  ④发展经济、寻求合作的愿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953年,________上台,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________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如:发动________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________;取消农产品的________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________体制,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22、联合国与国际安全: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________的主要责任。安理会由中国、法国、________、英国、美国5个________和10个________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________部队”,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23、1687年,牛顿出版________,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24、罗斯福新政:作用:(评价)积极: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政府的________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________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________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的根本矛盾。

25、1947年,村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正式展开。1991年,苏联解体。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宣告结束。

错误:   ;改正:

 

26、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作品各一部。

(1)章炳麟宣传革命思想

(2)鲁迅深刻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3)1919年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7、____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1883年,德国工程师____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____发明了柴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企业家____使用____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________、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8、斯大林模式:苏联在________年通过了新宪法,标志着苏联____________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29、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 1984年五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__________》规范了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2)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是《__________》。 

(3)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__________》。

(4)世界近代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是《__________》。

(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__________》。

30、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想一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32、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为巩固统一,当时的统治者在文化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2)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它建立的哪一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它还设置了哪一机构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清朝哪位民族英雄率军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33、儒家思想学派是由谁在什么时候创立的?它在其发展过程中遭到的第一个沉重打击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的?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古代政治制度创新对我国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他推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2材料二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3从材料二看,这种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优点

材料三: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古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引自《元文类》卷

4材料三记载的是什么制度?请引用材料中的话予以说明,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