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变革,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但丁说:“人之高贵超过天使的高贵。”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之光荣已经足够;我是凡人,只求凡人之幸福。”两则材料都强调了

A.神权至上

B.人文主义

C.苦行禁欲

D.封建道德

3、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 贵族争权夺利   B. 政治动乱频繁   C. 农奴制的阻碍   D.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4、日本社会矛盾的尖锐、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以及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在此背景下,日本统治者推行了(     

A.明治维新

B.幕府统治

C.殖产兴业

D.大化改新

5、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A. 武士制度 B. 大化改新 C. 明治维新 D. 倒幕运动

6、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使法国由共和国变为君主国,在政权形式上是倒退。但拿破仑帝国是资产阶级帝国,拿破仑的集权措施是法国和欧洲的历史发展所必需的。材料如此评价是因为拿破仑帝国( )

A.传播自由民主思想 B.损害人民利益 C.遭到封建势力反扑 D.恢复封建政体

7、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团结与合作的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大

D.上海APEC会议

8、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不能成立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后和平的体系

B

希特勒上台扩军备战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

罗斯福新政

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D

莫斯科保卫战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A. A

B. B

C. C

D. D

9、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攻克柏林战役

德国进攻波兰 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10、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民主政治制度的第二次探索。这一评价体现的历史观是

A. 唯物史观

B. 全球史观

C. 近代化史观

D. 社会史观

11、《战狼2》和《厉害了,我的国》的热播,引起强烈反响。影片中的撤侨场面和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充分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国梦。下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A.①④②③

B.②①③④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12、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A. 火车、汽船   B. 飞机、汽车   C. 火车、飞机   D. 汽船、汽车

13、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的改革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将错误归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缺乏科学实验,反复折腾

C.有开创性地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只进行农业改革,没有涉及工业管理体制

14、阅读某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格处应该是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东汉

 

15、微博、微信、QQ等是“信息时代原住民”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方式,这些方式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领域的成果

A.原子能

B.计算机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

16、罗超平在《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浅议》一文中指出,亚洲在1917年之前,出现三次反殖民侵略的高潮,其中第一次高潮发生在19世纪中期。下列事件属于该次高潮的是

A.日本的明治维新 B.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民斗争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甘地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7、20 世纪 30 年代,德、日两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相同背景是(  )

A. 《凡尔赛和约》的制裁   B. 建立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C. 军部势力的急剧膨胀   D. 经济、政治危机加剧

 

18、“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下列介绍“丝绸之路”的篇章设计中,不恰当的是

A.人物篇——张骞、玄奘、郑和 B.物品篇——丝绸、指南针、坦克

C.朝代篇——汉朝、唐朝、明朝 D.文化篇——音乐、舞蹈、佛法

19、(题文)中华民族是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民族,因为古老的中华民族建造的许多重大公共工程,至今依然活力四射,还以鲜活地姿态屹立不倒,造福后人,下列工程中,当时体现“顺天时,量地利,用力少,利国民经久不衰”的设计思想的是

A. 秦国建造的都江堰

B. 隋朝京杭大运河的贯通

C. 雄伟的北京紫禁城

D. 明长城

20、梁启超曾在某次战争后感叹:“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请问,促使梁启超发出这样感慨的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时,_____改进造纸术。

22、《凡尔赛条约》:操纵会议国家及巨头:英国首相________、法国总理________和美国总统________操纵了会议,由于各国都想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所以会议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之中。

23、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古巴革命

古巴人民在________等人的领导下,于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巴拿马

收回运

河主权

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后来,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

________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24、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19246月,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了一所陆军军官学校,简称  

(2)19361212日,张学良、   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3)19476月底,依据中央部署,   、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4)为贯彻   ,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5)1982年,   会议通过了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 填会议名称)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5、约公元前_____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公元前221年_____(姓名)建立秦朝,是我国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国家。

26、宋代粮食作物:由越南传入的__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宋朝时,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流域和______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_”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27、时间、改革者:( )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28、印度民族大起义

经过:

(1)时间、参与者:________年,印度________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利的________也参加起义。

(2)领导人、经过: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夺取了德里,英军虽然武器先进,但还是用了3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英军趁势进攻章西城,年轻的________领导军民与英军激战数日。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29、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____________。1914年,___________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____________在德国的支持下,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____________一方作战。

30、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___________法西斯政权对内实施独裁统治。1933年,___________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二战前,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各自的特殊原因,并指出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

 

32、简述俄国兴起的概况。

 

33、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社会主义制度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过程。回答:

(1)社会主义运动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什么?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的出现?

(2)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事件是什么?

(3)社会主义从理想变现实的事件是什么?此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4)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简要历程

①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安徽凤阳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③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

材料二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材料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发展思想理念,并在多个场合阐述了这一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之后又写入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1)请将材料一表格下的史实正确填入表中的相应位置。(填序号)

(2)材料一中的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贸易港的有利条件。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归纳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什么特点?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中国是如何通过改革开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