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祭扫亲人的坟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这种习俗的积极意义是
A.寄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B.增强民众环境保护意识
C.培养民众爱国爱家观念 D.养成艰苦奋斗创业精神
2、课程标准是历史学习的指针,下面是从历史课程标准中摘取的相关条目,请给其加上恰当的标题
A.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C.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 D.资本主义主义制度的确立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重要的成果是
A.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D. 通过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下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完成 B. 三大改造完成 C. 一五计划的实行 D. 国有企业改革
5、公元3世纪,中国被分裂为三个国家。三个国家位置示意图,正确的是
6、《文明》一书调侃:“冷战”时期最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许就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来一条像样的牛仔裤。这是因为( )
A.农奴制的落后性
B.社会主义的缺陷
C.苏联社会的动荡
D.苏联模式的弊端
7、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宣称,各国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些内容的实质是( )
A.开始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B.开始形成美国控制中国的局面
C.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
D.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8、小丽同学想利用假期,实地去感受一下“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飞天艺术。她应该去的地方是( )
A. 陕西西安 B. 四川都江堰
C. 河南洛阳 D. 甘肃敦煌
9、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材料反映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11、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关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描述准确的一项是( )
A.《掷铁饼者》体现了“神人同形同性”的创作特点
B.《十二铜表法》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C.大竞技场是在古希腊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D.儒略历以古巴比伦太阳历为蓝本并一直沿用至今
12、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区分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下列关于下图工程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秦国兴修的水利工程 B.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在岷江上修建
C.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D.人类征服、协调自然的成功典范
13、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主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 带动文明开化
D. 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1914年,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浩劫的大战爆发了。关于这场世界大战的表述,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已经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争霸的结果。
C. 工业革命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 三国同盟的建立促使了三国协约的形成。
15、仔细观察表格,表中的第3项内容应是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 |
1 | 俄国的改革 |
2 | 美国内战 |
3 | ? |
A.早期殖民掠夺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日本明治维新
1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最早的文字可靠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17、莎士比亚在作品中赞叹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如果用列夫·托尔斯泰这位杰出人物的成就来证明的话,下列哪一选项符合?( )
A.出版了《物种起源》
B.撰写了《战争与和平》
C.创作了《向日葵》
D.谱写了《英雄交响曲》
18、下图反应的史实是( )
A.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欧洲
B.拿破仑帝国时期的欧洲
C.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
D.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19、郑成功写信给荷兰殖民头目一说:“此地必归中国同一政府之管辖,事实证明隔海两边地区之居民皆系中国人”,郑成功所说的“此地”是指
A. 台湾
B. 香港
C. 澳门
D. 新疆
20、斯大林模式在经济领域的特点有
①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②片面发展重工业
③实行高积累、高投资
④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1、美苏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
表现 | 政治 | 经济 | 军事 |
美国 |
|
| 北约 |
苏联 |
| 经互会 |
|
2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___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3、历史上一些重大会议的召开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引发了中国国内五四运动的会议 。
(2)暂时协调了一战后日美矛盾的会议 。
(3)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安抚法西斯国家的会议 。
(4)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的会议 。
24、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812年的
法兰西帝国
B.拿破仑远征的
俄罗斯帝国
25、1919年________的爆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56年,_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________是埃及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________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27、土地制度变革是时代变化的反映。请以序号指示,写出表格中空白处的内容。
28、北宋________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___》被誉为1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29、英国科学家_______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_______和_______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 年,牛顿出版了《_______》,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30、清朝,雍正帝时设立____,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_____。
31、古埃及奴隶制国家的统一时间?统治者?把他怎么称呼?
32、二战前,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各自的特殊原因,并指出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
33、请写出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还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
材料二: 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
年代 | 哲学、宗教 | 自然、应用科学 | 社会科学 | 历史、地理 | 文学艺术 | 合计 | 年平均数 |
1895年前 | 1 | 4 | 1 | 2 | 3 | 12 |
|
1896﹣1911 | 38 | 172 | 366 | 238 | 136 | 958 | 63.86 |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1902年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1912年增至82272所;学生则从1006743人增至2933387人。比较起来,这批人在数量上更多于八股士类。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的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随着他们的产生,同时出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如记者、编辑、律师、医生和近代学堂的教师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近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三指出“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的含义,并分析这一“新陈代谢”对近代社会产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