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是清朝( )
时间 | 事件 | 作用 |
1684年 | 设置台湾府 | 巩固东南海防 |
1727年 | 设置驻藏大臣 |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
乾隆时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稳定西北边疆 |
A.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B.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C.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
D.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和亚洲策源地分别形成于
A. 英国和日本
B. 德国和日本
C. 德国和意大利
D. 日本和意大利
3、他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兰考贫穷的面貌: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
A. 雷锋
B. 王进喜
C. 邓稼先
D. 焦裕禄
4、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1940年牺牲的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是
A.张自忠
B.左权
C.赵登禹
D.杨靖宇
5、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 )
A.贞观之治
B.贞观遗风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现了“以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加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我国“新型人民民主政治制度”最终确立是在( )
A. 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
B.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 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
7、1931年10月21日,在为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举行葬礼时,人们采用了一种独特而又恰当的方式——停电1分钟,以悼念他,这位发明家是( )
A. 牛顿 B. 本茨 C. 爱迪生 D. 爱因斯坦
8、8世纪中期,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是
A. 查理曼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奥斯曼帝国
9、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亚非拉地区发展中国家,不仅在战后摧毁了旧的殖民体系,而且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对两极格局和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发起了冲击,相关表现是
A.经互会 B.万隆会议 C.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 D.非洲独立年
10、1945年2月,苏联对日作战为理由,在中国东北为自己攫取利益,损害中国权益;1949年10月,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并与中国建交,随后援助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20世纪60、70年代,苏联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并挑起军事冲突,威胁中国安全;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特别是从2013年至今,俄罗斯总统普京8次邀请习近平访俄,双方相谈甚欢。以上材料表明( )
A.俄罗斯(苏联)一直一来都是中国的好朋友
B.中国和俄罗斯(苏联)一直联合起来对抗美国
C.俄罗斯(苏联)对中国的外交出发点是本国国家利益
D.俄罗斯(苏联)一直一来都是中国的敌人
11、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引起团干部们的热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指出的“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热爱祖国是青年的立身之本。”下面选项能体现出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是
①反对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②提出“外夺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③火烧赵家楼
④五四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人阶级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2、罗斯福新政的结果是( )
A.消灭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B.改变了美国社会的性质
C.化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D.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13、下面日记的写作背景是
A. 《南京条约》签订
B. 《北京条约》签订
C. 《马关条约》签订
D. 《辛丑条约》签订
14、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 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B.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D. 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5、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分清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历史结论。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清政府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进行管理
B. 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召开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6、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科学文化的名人与其成就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
A.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
B.达尔文——物种起源的探索者——《天演论》
C.列夫·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
D.贝多芬——天才作曲家——《英雄交响曲》
17、1933年1月30日晚,一排排冲锋队员,迈着骄横的步伐,通过勃兰登堡凯旋门,游行庆祝纳粹党魁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游行队伍的火炬照亮了柏林的夜空,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揭开了。“最黑暗的一页”指的是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C.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D.策划“国会纵火案”
18、( )以后,从欧洲至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A. 文艺复兴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新航路开辟
19、“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罗斯福。导致美日“处于战争状态”的战役是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诺曼底登陆
20、新中国历史上,结束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标志两国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的是
A.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C.1978年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D.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1、俄罗斯人的祖先是________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________。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________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________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界晚期统一了俄国。
22、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结果:殖民政府发布________,逮捕甘地,有数万人被判刑。后来,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23、明治维新
(1)时间、榜样:从________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________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2)内容:
政治上,________,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________,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上,推行________改革的口号下,在“________”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________”,向西力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影响:
积极:
①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史的重大转折点。
②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________”,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24、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_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统一铸造______,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25、联合国总部设在________,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联合国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等。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
(3)我国开始向杜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27、人口过快增长是人类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约_______亿。1987年_____月______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2011年,世界人口达到_____亿。
28、新经济政策:实施者:________。过程:________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__________。意义:促进____________的恢复和发展。
29、1915年,新文化运动掀起。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和( )
30、倒幕运动
(1)参与者: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一部分中下级________采取“________”的策略,联合西南________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2)倒幕运动:________年1月,倒幕派武装在________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拥立16岁的________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________”。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________。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________。
31、联系“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分析德国在发动“二战”时实施“先西后东”方针的原因。德国又是怎样实施这一方针的?
3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一直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加强军事力量,出现了军国主义复活的现象。对此你有何看法?
3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
34、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对世界和平与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两次会议签署的一系列条约非但没有……保证了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
——戴维·辛克莱
材料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
——1942年1月1日26国签字于华盛顿。
材料三: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四: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
请回答:
(1)写出与材料一“一系列条约”有关的世界新格局?
(2)材料二出自哪一历史文件?这一时期,美苏的关系如何?共同的敌人是?
(3)材料三反映了40、50年代的美苏关系。与美国的哪一政策有关?其开始与结束的标志事件分别是?
(4)材料四中基辛格的名言说明了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何处发展?我国该如何应对这一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