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宁认为:“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这说明1861年改革后,俄国( )
A. 农奴制依然盛行
B. 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加强
C.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唐太宗赞扬某大臣道:“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之鉴形,美恶必见(现)。”被唐太宗赞扬的这位大臣是
A. 姚崇
B. 魏征
C. 房玄龄
D. 杜如晦
3、下表是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 )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政府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B.市镇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
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D.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4、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两者的共同点是( )
A.坚持群总路线 B.借鉴了苏联的经验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5、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有
①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
③中共“七大”的召开④日本制造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毛泽东在一部著作中说道:“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压制不住。”20世纪50年代的这场“暴风骤雨”指的是
A. 召开政协一届全体会议
B. 进行抗美援朝
C. 实行土地革命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下列内容中,属于戊戌变法法令的是( )
①改革政府机构 ②改革土地制度
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④建立民主共和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下表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此表表明“一五”计划
项目 | 1952年 | 1957年 | 增长率 |
原煤(万吨) | 6649 | 13000 | 96% |
原油(万吨) | 43.6 | 146 | 235% |
钢(万吨) | 135 | 535 | 296% |
生铁(万吨) | 193 | 594 | 208% |
布(亿米) | 38.3 | 50.5 | 32% |
纱(万吨) | 65.6 | 84.4 | 29%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轻工业
B.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使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使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9、俄国思想家赫尔岑看到沙皇。“1861年2月19日法令”后,气得当即大喊“人民上当了”。“人民上当了”表现在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B.农奴支付高额赎金购买土地
C.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地方法庭拥有审判农民权力
10、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全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下列史实能反映这一精神的是( )
A.平型关大捷、千里跃进大别山
B.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11、突发事件可能是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历史上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就成为( )
A.一战开始的标志
B.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C.一战的转折点
D.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2、“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
A. 元谋人
B. 蓝田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13、“中世纪以来,王权和议会之争一直是英国政治的点,最终,在资产阶级的大潮中,议会完全取代了王权,开启了英国政治新的篇章。”与此相关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4、6世纪末,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使我国南北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5、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这说明( )
A. 以立法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这些国家的相同手段
B. 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权是这些国家革命的共同措施
C.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普遍确立
D.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独掌政权的法律地位
16、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自救之路”和“维新之路”分别是指
A.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B.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C.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 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17、秦完成统一后,对如何统治边远地区,有人建议“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请立诸子。”该建议遭到反对,于是将原燕国(今北京及周边地区)分为六郡。据此推断,当时北京地区的最高长官是
A.燕昭王 B.广阳郡守 C.幽州刺史 D.范阳节度使
18、历史学家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武王、成王、康王之世,不断地把兄弟、子侄、姻亲、功臣分封于外,建立新中国。每一个这类新国的建立,便是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植,便是周人势力范围的一次扩张。”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分封制
A.血缘关系是唯一依据 B.开创于西周武王时期
C.加快了周朝人口增长 D.扩大了西周统治范围
19、“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这劳工的能力,是人人都有的,劳工的事情,是人人都可以作的,所以劳工主义的战胜,也是庶民的胜利”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 鲁迅
B. 陈独秀
C. 胡适
D. 李大钊
20、电车刚在天津开通时------当局发布告示,要求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对乘坐电车也有规定,诸如“车上不许吐痰”“各客在车上不得用污言秽语,亦不得污秽本公司之车,又不得侮弄同车之客”“车上不准带犬及各种畜生”等等。这段话反映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
A. 方便市民出行
B. 推动了经济发展
C. 加强了人们的沟通和联系
D. 有助于人们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21、新经济政策
(1)原因:1920年来,苏维埃俄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饥荒流行,列宁经过调查后认为,必须改变“________”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2)时间:1921年春
(3)内容:①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征收________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允许使用雇佣________,允许出租________,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________,实行自由贸易;
③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________经营;
④实行________的工资制。
(4)影响: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________联盟,促使________稳步发展。
22、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出现了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特征的“新经济”。
23、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是: 。
(2)1935年,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3)从1968年起,日本开始了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 ”为口号的明治维新。
(4)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同时为资本主义国家 提供了范例。
(5)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以 为背景创作了《英雄交响曲》,抒发了人们渴望光明、为争取解放而英勇斗争的激情。
24、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_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统一铸造______,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25、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科技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下表是某位同学学习这一主题时做的笔记,请你帮他将内容填写完整。
创新类别 | 事件 | 内容 | 影响 |
政体变革 | 法国大革命 |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 ______①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 | 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
发明创造 | 汽车的发明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 _________②______发明汽车。 | 使人类进入“汽车时代”。 |
思想解放 | 启蒙运动 | 启蒙运动以________③_____为思想核心,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 为_____④_________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
26、“两司马光照史册”指的是司马迁编写的 和司马光编写的 。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1929年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随着受________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_______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中,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女性________率持续增长,以往男性独占的领域,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
30、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指__________。
31、韩国发展经济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有什么好处?
32、简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概况。
33、德国和日本都曾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今天两国对这段历史的反思却不同。请比较二战后初期盟国对德国和日本处置的异同,面对今天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逆流,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年前,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座矗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之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
材料二红色帝国的倒塌与体制僵化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有着根本的关系。
材料三人类的文明史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部改革史。适时做出变革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甚至可以改变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1)结合上图指出“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是何时发生的?
(2)红色帝国体制崩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红色帝国的历史中也有从本国国情出发,适时做出变革的成功案例。你知道是什么吗?
(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红色帝国和其他的国家改变了各自的对外政策,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携起手来,共同面对敌人。请说出携起手来的事件和标志各是什么?
(4)从东欧剧变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吸取哪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