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时间长短相等,把这天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
B.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重午等,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习俗。
C.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是我的困难,今后你的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请选出下列短语中都属于主谓短语的一项( )
A.春风吹拂 湖水荡漾 水面平静 老师讲课
B.漫山遍野 不屈不挠 无尽无休 大家唱歌
C.轻轻说 曼妙身材 魔鬼面孔 风俗习惯
D.喝奶茶 站得笔直 穿旗袍 冠状病毒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孩子天生胆小,在大庭广众的场合更不敢说话了。
B.他炯炯有神地弹奏着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
C.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已经成名,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D.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4、结合语境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淡薄:(味道等)不浓。
B. 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落伍:掉队。)
C. 因此,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D.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听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我们都十分诧异。
B.诘问之下,他终于开口讲了事情的原委。
C.这些诗歌,读来悲愤激越,慷慨淋漓,充满感人的力量。
D.小明今天买到的荔枝还带着露水和青叶,真是鲜为人知。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考试,我认识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B.今天是教师节,我看到了老师欢乐的笑脸和动听的歌声。
C.聪聪是个懂事的孩子,他已经改正并认识到了错误。
D.王浩和李阳在路上相遇了,他狠狠打了他一拳。
7、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烦躁 震悚 天燃气 目光矇眬
B.修葺 深宵 哈密瓜 如释重负
C.吞噬 婉转 水龙头 悲天悯人
D.取缔 妥帖 戴口罩 颠沛流离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_________)
(2)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
(3)亭亭净植 (_________)
(4)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A.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称杂说。这种文体一般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B. 作者从生长环境、风度气质、体态香气等方面描写莲花,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
C. 这篇短文,采用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正面衬托莲花,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D. 短文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4】读文赏荷:
赏荷,不但观其形美,更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9、根据提示填空。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2)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人际交往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表示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坚持努力就能胜利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園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1】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了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2】从记叙顺序角度看,去掉第①②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
【3】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换,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4】怎样理解最后一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偷粉笔的日子里
①我和老三对讲台上摆放的一盒粉笔情有独钟。
②粉笔排列整齐“站”在一个明黄色的塑料盒子里,每一支都纯粹得不含一丝杂质。我们坐在第一排,看着“老班”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下《江城子》,那字好像要跳出来一样,在泛着墨绿色的黑板上翩翩起舞。我和老三一致认为,“老班”写的字之所以这么好看,一定与这粉笔有关。
③于是,我和老三开始了一场预谋。
④课间休息时,老三敲敲我的桌角,丢给我一张字条和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放学后,留下来陪我一起做值日。”(A)放学后,老三在门口为我把风,我迅速抽了一支粉笔装进口袋,轻轻地捂住,生怕突然的惊吓会让它四分五裂。
⑤我们逃也似的跑出校园,(B)路旁是一大片广阔的麦田,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成熟麦子的香气,周遭的景物一闪而过。我们到了老三的家。老三翻出一块小黑板,用粉笔在那块小小的黑板上画出了我们刚刚奔跑而过的那片麦田。
⑥从那天起,我们偷粉笔的行为变本加厉。原先挺直“站”在一起的粉笔,开始横七竖八、东倒西歪地散落开来。而老三的画飞出了麦田,朝着更广阔的世界翱翔,雁群、火车、高楼、航天飞船,甚至是星光斑斓的宇宙……他说终有一天自己要走出这个小镇,去看看那些在电视上都不曾看到过的美景。
⑦然而“老班”最终还是发现了端倪,在一堂班会课上,他刻意提到了粉笔的事。
⑧我低下头,悄悄地用余光瞥了一眼老三,发现他也把头埋在书里。下课后,我拉着老三一起去办公室自首。
⑨老三先开的口,他说:“粉笔是我拿的,从10月20日开始到昨天,一共拿了13支,都用完了!”
⑩“老班”盯着老三:“你拿粉笔去做什么了?不问自取谓之偷,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你们只是拿去玩的话……”
⑪“老师……”我接过话,“陈川拿粉笔去画画了,他自己有一块小黑板……”
⑫“老班”的眼神又回到老三身上,老三低着头,刘海挡住了他的眼睛,但我能清晰地看见他发红的鼻子,以及不断坠落到地面的水滴。滴答,滴答……
⑬“老班”递过去一张纸巾:“既然是这样,我也不责怪你们了,但是惩罚还是要有的。学校即将举行一次主题板报的比赛,这次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两个了,如果拿到名次,以后陈川要用粉笔,我会向学校申请。”
⑭老三立马打了个激灵,唰唰唰抽出几张纸巾,狠狠地往脸上抹了几把:“谢谢老师!”
⑮各种颜色的粉笔整齐地排列在我们面前,神气的我们如同两个将军,正在检阅即将出征的士兵。
⑯老三在纸上构思了好几种方案,俨然一个工程师在对一个至关重要的项目进行精密的筹划。最后我们班板报是一幅画:两个一模一样的少年相视而立,他们一个身后是城市、是大海、是宇宙,另一个身后是乡村、是耕牛、是山路,而将两个少年阻隔开的,是一片微风轻抚的麦田。
⑰比赛的结果出来了,老三的这幅画并没有进入前三名。不过说来也奇怪,一个评委打出了0分,剩下的9个评委硬是将总分拉到了第4名。
⑱后来我们真的走出了小镇。而老三的绘画事业小有成就,现在,他还在研究版刻,前途无量。
【1】阅读选文,补写出“粉笔事件”的主要经过。
预谋偷粉笔得手→____________→变本加厉偷粉笔败露→____________→“我”和老三设计板报获得第四名。
【2】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A)放学后,老三在门口把风,我迅速抽了一支粉笔装进口袋,轻轻地捂住,生怕突然的惊下会让它四分五裂。(从加点词语运用的角度)
(B)路旁是一大片广阔的麦田,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成熟麦子的香气,周遭的景物一闪而过。(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3】关于选文的主题,有以下几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第一种:抒发少年成长的千滋百味。
第二种:体现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智慧。
第三种:表明兴趣助人成功的道理。
12、作文。
有一种爱叫关心,严冬中让我们感到温馨;有一种爱叫帮助,困境中让我们走出迷途;有一种爱叫宽容,不安中让我们感激万分……
请以“有一种爱 ”为题,叙写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字数600字以上。(3)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