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记承天寺夜游》是他贬官黄州时所作。

B.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中的“元丰”和“自康乐以来”中的“康乐”,都是用皇帝的年号表示时间。

C.《水经注》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此书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的地理名著。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一般说来,律诗的颔联和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少年老成,总是给自己的父母惹来许多麻烦,受到众人的指责。

B.天空上,怎么是五颜六色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啊,原来孩子们在放风筝呀。

C.溶洞里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石笋和石钟乳,引人入胜,令人惊叹。

D.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漫不经心,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3、对联不仅讲究上下联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内容相关,而且还讲究上下联要音调和谐,仄(三声、四声)起平(一声、二声)落。下面是关于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相关知识,选出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草屋老树相因依。

A.石潭白鱼相追逐 B.石潭白鱼自出没

C.石潭白鱼急出没 D.石潭白鱼径追逐

4、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 “希望”、“涤清”、“勾当”、“希望”都是动词。

B. “秋天,我想家乡的田野应当算是最美丽的地方。”这个句子中,“秋天”作主语。

C.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 “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这个病句的修改方法是把“突然”和“渐渐”交换位置。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列诗曲,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中借用典故的一联,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情感。

2下列对颈联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沉舟”“病树”是诗人的自嘲,其中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B. “千帆过”“万木春”,形象表明诗人对自己拥有光明前途充满信心。

C. “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诗人豁达襟怀。

D. 蕴含了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嘨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阙写雨中情形,诗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 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阕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诗人要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 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从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诗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关系着旅途中遇雨一事。

D. 诗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某班开展了关于汉字的专题性学习,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辨析 汉字的笑话】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佃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佃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予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

地主见了鸡,立刻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张三说:“你的话变得好快呵!”

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鸡之谈’,此刻这句话是‘见鸡而作’。”’

(1)地主采用谐音的修辞方法,化用的成语是:无____之谈 见____而作

【猜测 汉字的故事】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登基后,想给自己取一个适合的名字,来体现自己唯我独尊的地位。她不屑于前人用过的字,于是决定自己造一个从来没有的字。说造就造,当时人们对日月特别崇拜,都觉得日月是神圣而至高无上的,于是武则天就给自己造了个字一一曌(zhào)。所以,武则天也叫武曌。

(2)请结合“曌”的字形,猜测一下这个字的意思,并说说武则天以之为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倡议 汉字的书写】

(3)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过分依赖电子产品,汉字书写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导致全民书写水平严重下滑。请你以龙城实验学校九年六班的名义,在 2018 年 1 月 11 日学校的“汉字书写日”时,向全校师生发出“书写规范汉字、传承中华文化”的倡议。 (不少于 12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2)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__________________,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 师表》)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茉  莉

白落梅

①我对茉莉的喜爱,缘于儿时的记忆.外婆的庭院里,种了一些花木,春桃秋菊,夏荷冬梅

当然,还有她最爱的苯莉。茉莉花季很长,从暮春开到深秋,这些时日,茉莉花就那样悠然绽放不曾间断.外婆种植的茉莉,茎短而粗,稳稳地挺起枝叶和花朵.花瓣层层分明,润如玉,白如绢,轻如纱。繁密的绿叶中间,点级着一些白花,如碧玉上的颗颗明珠,又如夜空中悬挂的点点繁星。每至晨昏,茉莉的淡淡幽香,飘过黛瓦白墙,弥漫至整个村庄。

②犹记得,外婆晨起打扫完庭院,便提篮采摘菜莉,泡上一盏茉莉香茗,坐于庭前石儿上;穿针引线,串起的茉莉手链,给自家小姑娘佩戴,若有多余,则送与邻人。那些个夏天,外婆每日头上都簪着一枝茉莉,尽管如此,依旧遮掩不住她不断新生的白发。

③乡间老妪,本没有戴花的习惯,但茉莉与粉桃不同,不艳丽,不张扬。别一朵茉莉,不分年岁,只为装点心情,还有那耐人寻味的淡香。后来想起刘姥姥游大观园时,曾说她年轻时也风流,爱戴些花儿抹些粉儿的。而外姿亦有此番情肠。试想每个女子,谁不珍爱自己的容颜?谁不愿与繁花相守一生?幼年总听外婆说起,她本是富家小姐,也算得上是村里的大户。祖上修建的大宅院,福泽后辈,亭台楼阁,回廊水榭,叠石成山。而庭园里,花木成荫,折花插瓶,簪花佩戴,则成了她少女时代最美的回忆。

①那些闲逸的光阴,被时代的浪潮冲散,一去不复返。外婆嫁到了邻村的农家,几片青瓦,几亩薄田,她从千全小姐成了平凡妇人。她的嫁妆,除了一双红绣鞋,还有几株曾外祖父栽种的茉莉。那掀开红盖头的男子,将与她开始未知的人生。

⑤外公是个书生,与农田相伴,一生没有改变其乡野村夫的命运。却总在夜阑人静之时,点烛读书,而年轻的外婆,则为他红袖添香。有时,泡上一盏茉莉清茶,静坐于他身边,栽衣缝衫,共守朝霞。

⑥外公一生爱酒,喜茶,亦好交朋友。他每年都要取自家的粮食酿上几大坛好酒,兴起时则邀约几个邻翁,于庭院喝酒闲聊。乡村月色明净,茉莉花开,暗香袭人。灵巧的外婆,下厨做几道农家小莱,虽不见荤腥,却是下酒的佳肴。最为别致的一道莱,是茉莉花炒鸡蛋——白日新摘的茉莉花,用井水洗净,打上几个鸡蛋一起烹炒,清香可口,回味无穷。

⑦外婆自制的茉莉花酒、茉莉花茶,一时间远近闻名。镇上曾有商铺老板慕名前来,询问秘方,被外婆她言回绝,其实自酿花酒、花茶只是一种心境,并无秘方,亦无须资本。自家栽种的粮食、茶叶、花木,巧妙地相容,便生了风雅。

⑧乐善好施的外姿,对平日走街事巷的卖货郎,或天南地北的江湖艺人,总会殷勤留客。虽是粗茶淡饭,却给了风餐露宿的他们无限温情暖意。想来,外婆当年的乐施,皆是种下的善因。如今她九十高寿,前尘往事已然忘却,成了流水浮烟。那双红绣鞋也不知下落,唯留几树茉莉年年开合,不说别离。

⑨我与外婆相处的日子,越发得短少。每年看到茉莉花开,便知我们的缘分,已薄如春一梦。外婆已经不折茉莉簪头了,她两鬓的发,一如茉莉那样银白。以往只觉时光太慢,我的世界,总离不开那个小小村庄。而今我漂泊天涯多年,方知岁月催人老去,那些阔别已久的音容,都不再年轻。

⑩每次与外婆临别之际,她总会拉着我的手絮说几句珍重的话。她说她已朝不保夕,而我的人生,则如那一窗的茉莉,开谢了一季,还会重来。我竟无言以对,只转身拭泪,任凭她目送我的背影渐行渐远。

⑾这些年,无论我身在何处,我所居住的地方,皆种植茉莉。它曾陪我走过年少时光,又随我人世迁徒,如今和我一起安于江南某个旧院。也许这不是我最终的归宿,有一天我还会遭遇流转的命运,但茉莉亦会与我清淡相守,情深意长,在许多个苍茫无依的日子里,慰我孤独寂寥。

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文题“茉莉”的理解

2外婆一生钟爱莱莉,请根据提示,梳理外婆与茉莉的往事.

泡茉莉香茗→________________→烹炒茉莉佳肴→________

3结合语境,任选角度,赏析第①段中的画线句子

4品读第①段中的画线句子,结合上下文,分析“我”流泪的原因.

5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信使

刘慈欣

(1)老人是昨天才发现楼下那个听众的。这些天他的心绪很不好,除了拉琴,很少向窗外看。他想用窗帘和音乐把自己同外部世界隔开,但做不到。有两件事使他不安:其中一件是量子理论,他不喜欢那个理论中的不确定性,“上帝不掷骰子”。另一件事是原子弹。广岛和长崎的事已过去很长时间了,甚至战争也过去很长时间了,但他的痛苦在这之前只是麻木的伤口,现在才痛起来。他在忧虑着……每次从梦中惊醒,一个问题,像退潮时黑色的磁石一样就会突然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人类还有未来吗?这问题像烈火一样煎熬着他,他几乎无法忍受了。

(2)楼下的那人是个年轻人,穿着现在很流行的尼龙夹克。老人一眼就看出他是在听他的音乐。后来的三天,每当老人在傍晚开始拉琴时,那人总是准时到来,静静地站在普林斯顿渐渐消失的晚霞中,一直到夜里九点左右老人放下琴要休息时,他才慢慢地离去。这人可能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学生,也许听过老人的讲课或某次演讲。A老人早已厌倦了从国王到家庭主妇的数不清的崇拜者,但楼下这个陌生的知音却给了他一种安慰

(3)第四天傍晚,老人的琴声刚刚响起,外面下起雨来。从窗口看下去,年轻人站到了这里惟一能避雨的一棵梧桐树下。后来雨大了,那棵在秋天枝叶已很稀疏的树挡不住雨了。老人停下了琴,想让他早些走,但年轻人似乎知道这不是音乐结束的时间,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浸透了雨水的夹克在路灯下发亮。老人放下提琴,迈着不灵便的步子走下楼,穿过雨雾走到年轻人面前。

(4)“你如果喜欢听,就到楼上去听吧。”

(5)没等年轻人回答,老人转身走回去。年轻人呆呆地站在那儿,双眼望着雨中的夜景,仿佛刚才发生的是一场梦。后来,音乐又在楼上响了起来,他慢慢转过身,恍惚地跟老人走进门,走上楼去,好像被那乐声牵着魂一样。对于如此迷恋于自己琴声的这个人,老人心中有一丝歉意。他拉得不好,特别是今天这首他最喜欢的莫扎特的回旋曲,拉得常常走调。还有那把价格低廉的小提琴,很旧了,音也不准。但年轻人在静静地听着,他们俩很快就沉浸在这不究美但充满想象力的琴声中。

(6)这是二十世纪中叶一个普通的夜晚,这时,东西方的铁幕已经落下,在刚刚出现的核武器阴影下,人类的未来就像这秋天的夜雨一样  

(7)时间过得似乎比往常快,又到九点了。老人停下了琴,想起了那个年轻人,抬头是他正向自己鞠躬,然后转身向门口走去。

(8)“哦,你明天还来听吧。”老人说。

(9)年轻人站住,但没有转身,“会的,教授,但明天您有客人。”他拉开门,又像想起了什么,“哦!对,客人八点十分就会走的,那时我还会来的。”

(10)老人并没有仔细领会这话的含义。

(11)第二天雨没停,但晚上真有客人来,是以色列大使。B老人一直在祝福那个遥远的新生的自己民族的国家,并用出卖手稿的钱支援过它,但这次大使带来的请求让他哭笑不得。他们想让他担任以色列总统!他坚决拒绝了。他送大使到外面的雨中,大使上车前掏出怀表看,路灯下老人看到表上的时间是八点十分。他突然想起了什么。

(12)“您,哦,您来的事情还有人知道吗?”他问大使。

(13)“请放心教授,这是严格保密的,没有任何人知道。”

(14)也许那个年轻人知道,但他还知道……老人又问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那么,您来之前就打算八点十分离开吗?”

(15)“嗯……不,我想同您谈很长时间的,但既然您拒绝了,我就不想再打扰了,我们都会理解的,教授。”

(16)老人困惑地回到楼上,但当他拿起小提琴时,就把这困惑忘记了。琴声刚刚响起,年轻人就出现了。

(17)十点钟,两个人的音乐会结束了。老人又对将要离去的年轻人说了昨天的话:“你明天还来听吧。”他想了想又说,“我觉得这很好。”

(18)“不,明天我还在下面听。”

(19)“明天好像还会下雨,这是连阴天。”

(20)“是的,明天会下雨,但在您拉琴的时候不下;后来还会下一天,您拉琴时也下,我会上来听;雨要一直下到大后天上午十一点才会停。”

(21)老人笑了,觉得年轻人很幽默,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他突然预感到这未必是幽默。

(22)老人的预感是对的。以后的天气精确地证实着年轻人的预言:第二天晚上没雨,他在楼下听琴;第三天外面下雨,他上来听;普林斯顿的雨准确地在第四天的上午十一点停了。

(23)雨后初晴的这天晚上,年轻人却没有在楼下听琴,他来到老人的房间里,拿着一把小提琴。他没说什么,用双手把琴递给老人。

(24)“不,不,我用不着别的琴了。”老人摆摆手说。

(25)“这是借给您的,过一段时间您再还给我。对不起教授,我只能借给您。”

(26)老人接过琴来,这是一把看上去很普通的小提琴,没有弦!再仔细一看,还是有的,但是极细,如蛛丝一般。老人不敢把手指按到弦上,那蛛丝似乎一口气就可吹断。他轻轻地把手指按到弦上,弦没断,他的手指却感到了那极细的蛛丝所不可能具有的强劲张力。他把弓放上去,就是放弓时这不经意的一点滑动,那弦便发出了它的声音。这时,老人知道了什么叫天籁之音!

(27)那是太阳的声音,那是声音的太阳!

(28)以后,老人被那把小提琴迷住了,每天都拉琴到深夜。年轻人却再也没来。

(29)十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当老人刚把弓放到琴弦上时,年轻人突然出现了。

(30)“你来要琴吗?”老人不安地问。年轻人点点头。

(31)“哦……如果能把它送给我的话……”

(32)“绝对不行,真对不起教授,绝对不行。我不能在现在留下任何东西。”

(33)老人沉思起来,他有些明白了。双手托起那把琴,他问:“那么这个,不是现在的东西了?”年轻人点点头。他现在站在窗前,窗外,银河横贯长空,群星灿烂,在这壮丽的背景前他呈现出一个黑色的剪影。

(34)老人现在明白了更多的事。他想起了年轻人神奇的预测能力,其实很简单,他不是在预测,是在回忆。

(35)“我是信使,我们的时代不想看到您太忧虑,所以派我来。”

(36)“那么你给我带来什么呢,这把琴吗?”老人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惊奇,在他的一生中,整个宇宙对他就是一个大惊奇,正因为如此,他才超越别人之上,首先窥见了它最深的奥秘。

(37)“不是的,这把琴只是一个证明,证明我来自未来。”

(38)老人了悟,宽容地笑了,“好吧,孩子,你给我带来了什么信息?”

(39)“两个信息。”

(40)“那么第一?”

(41)“人类有未来。”

(42)老人宽慰地仰躺到扶手椅上,像每一个了却了人生最后夙愿的老者一样,一种舒适感涌遍了全身,他可以真正休息了。“孩子,见到你我就应该知道这一点的。”

(43)“投在日本的两颗原子弹是人类最后两颗用于实战的核弹。本世纪九十年代末,大部分国家签署了禁止核试验和防止核扩数国际公约,又过了五十年,人类的最后一颗核弹被销毁。我是在那二百年后出生的。”

(44)年轻人拿起了那把他要收回的小提琴。“我该走了,为了听您的音乐,我已耽误了很多行程,我还要去三个时代,见五个人,其中有统一场论的创立者,那是距您百年以后的事了。”

(45)他没说的还有:他在每个时代拜见伟人都选在其不久于人世的时候,这样可把对未来的影响减到最小。

(46)“还有你带来的第二条信息呢?”

(47)年轻人已拉开房门,他转过身来微笑着,似乎带着歉意。

(48)“教授,上帝确实掷骰子。”

(49)老人从窗口看着年轻人来到楼下,已是深夜,街上没什么人。他没有像老人想像的那样化作一道白光离去,而是沿一条斜线急速向上升去。几秒钟后,他就消失在群星灿烂的夜空之中。

(50)爱因斯坦默默站了一会儿,慢慢地转身,又拿起了他那把旧小提琴。

(有删改)

1阅读小说,要关注“情节”,请你从文中年轻“信使”的角度梳理故事情节。

信使听琴→____________→信使离开

2阅读小说,要关注“闲来之笔”,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补充,实际上对塑造人物形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请你从文中第(2)和(11)自然段的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赏析。

我选______,赏析:__________

3阅读小说,要关注“伏笔”,小说最后作者才揭开谜底,原来“年轻人是来自未来的信使,老人是爱因斯坦”。其实前文早有伏笔,请你找出两处,并结合这两处谈谈“伏笔”的作用。

4阅读小说,要关注“语言”。结合上下文内容,请你为第(6)自然段中“人类的未来就像这秋天的夜雨一样____”的空格处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并谈谈理由。

A迷茫  B冰凉

5阅读科幻小说,要关注“作者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有人评价说:“刘慈欣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明亮的人类未来图景。”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你结合本文和七年级下册课文《带上她的眼睛》谈谈你的思考。

11、阅读回答问题。

神奇的激光雕刻

刘玉柱

①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了世界:舞台中央缓缓升起的冰立方由24道激光雕刻出“冰雪五环”高悬于空,在光与影的交织下,格外耀眼。

②其实,“激光雕刻”一词,在生活中并不少见。那么,到底什么是激光?激光雕刻利用的是什么原理呢?

③“激光”似乎成为当下最时髦的科技名词之一。事实上,激光本来不叫“激光”,而是“镭射”,意思是“辐射的受激发射光放大”。1964年按照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建议改称“激光”。对于激光光源,它的发光机制为“受激辐射”。在激光器中,我们先给大量的原子提供能量,让它们的电子处在激发态,然后用特定频率的光子去激发这些原子,就可以释放出大量跟入射光子频率、相位完全相同的光子。这些“一模一样”的光子叠加之后,就形成了高能量的激光。

④那么,激光相比于普通光源,又有哪些优点呢?第一,激光拥有良好的方向性。与普通光源“发散”的光线不同,激光更像是一条细细的直线。第二,激光的单色性好。计量工作的标准光源、激光通信等都离不开激光良好的单色性。第三,激光的亮度高。它的能量高度集中,能在极小区域内产生极高的温度,激光切割、激光雕刻、激光武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等都是利用了它高亮度的特性。

⑤激光雕刻的方式与普通雕刻大同小异,只是激光雕刻是将激光当作一把“雕刻刀”。在雕刻时,激光会直接照在加工件上,使材料的温度瞬间增加至极高。这样的高温会使得激光照射点处极小范围内的材料瞬间熔化甚至汽化,这样便能在加工件上“雕刻”下痕迹。

⑥此外,在大多数的激光雕刻机上还增加了一个“吹气”装置,在雕刻过程中,不断向激光照射点处喷射气体。喷射的气体不仅可以带走雕刻产生的粉尘和废渣,而且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从而减轻木制品、皮革制品、布艺制品等材料雕刻时由于高温产生的表面碳化,让材料保持原色,实现出色的雕刻效果。

⑦激光凭借亮度高和方向性好的优点,确保了激光“雕刻刀”又快又准。激光雕刻时,优点就是强大的激光能量可以瞬间在样品表面留下刻痕,因此激光头的移动可以非常迅速。例如,在工艺品上刻下奥运五环的图样,仅仅只需要几秒。同时,方向性好的优点使得雕刻所用的激光束极其纤细,聚焦后在加工件表面只会留下极小的刻痕,配上高精度的机械引导装置,任何细微复杂的图案都能够被精准雕刻。

⑧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激光雕刻技术的发展,激光内雕也逐渐流行。与常见的激光外雕方式不同,激光内雕是用特殊的机器,将激光束配合多种光学元件,从不同角度射入透明的物体,在内部完成雕刻,形成栩栩如生的立体图案。常见的水晶雕刻工艺品都是利用了这种技术。

⑨事实上,激光雕刻的应用领域多达上百个,竹木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等都可以利用激光进行雕刻。

⑩激光雕刻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把又快又准的“雕刻刀”也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更美的世界。让我们一起为科学发展和中国“智造”点赞!

(选文有删改)

(1)“学则须疑”。有同学读完本文后提出质疑:选文标题是《神奇的激光雕刻》,文章开头却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谈起,这有何用意?请你帮他释疑。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比于普通光源,激光具有很多的优点:良好的方向性、单色性好、亮度高。

B.第⑧段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内部雕刻的具体过程和特点。

C.第⑨段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激光雕刻应用领域广泛这一事实。

D.“激光雕刻”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激光雕刻技术的发展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是一个苏醒的过程,需要岁月的打磨。慢慢地,读懂了一本书,认识了一个人,明白了一条道理,也接受了很多事。原来看不透的,现在能理解了。原来不喜欢的,现在能接受了。原来过不去的,现在能放开了。这些变化和历程,都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珍贵的财富。

请以“岁月的馈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