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图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地区的河流主要依靠雨水补给,说明该地区( )
①降水集中在夏季②降水集中在冬季③夏季蒸发量较大④冬季蒸发量较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水库对河流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
A.1月~6月
B.3月~9月
C.6月~10月
D.9月~次年3月
2、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和“秸秆变肉换奶”计划,重点推进秸秆饲料化进程和“粮改饲”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因素中,导致河南粮食年产量大于吉林的可能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2】导致两省推广“粮改饲”,进行农牧结构调整的根本原因是( )
A.交通完善
B.市场变化
C.技术进步
D.政策制约
3、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将下水库的水抽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近年来,江苏省陆续建设了多个抽水蓄能电站,助力三峡水电输送。下图为某年部分时间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入库流量及水位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 )
A.入库流量出库流量水位
B.水位入库流量出库流量
C.水位出库流量入库流量
D.入库流量水位出库流量
【2】该年7月10-25日曲线③数值大于曲线②的主要原因是( )
A.错峰防洪的实施
B.放水发电的实施
C.水路运输的需要
D.农业灌溉的进行
【3】江苏建设多个抽水蓄能电站对三峡水电输送的主要作用是( )
①降低单位输电成本②减少输电损耗③提高电能使用效率④丰富能源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圣劳伦斯湾是一个宽广而几乎被陆地包围的水域,仅在圣劳伦斯湾东端由贝尔岛海峡和卡博特海峡与大西洋相通。下图为“圣劳伦斯湾位置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易形成大渔场的海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卡伯特海峡的解冻期比贝尔岛海峡早一个月,原因主要是卡伯特海峡( )
A.接受太阳辐射多
B.受暖流影响大
C.受冬季风影响小
D.附近海域较封闭
5、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形成的从先到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④①②③
【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
A.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6、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显示,与“二调”数据相比,被称为“天府粮仓”的成都平原耕地面积10年时间减少了40%,2022年10月22日,四川人民政府提出了“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目标,确保粮食安全,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达到这一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成都平原缓解耕地面积减少最快最有效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大力开发宜农荒地
B.鼓励回乡创业,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C.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管,防止耕地非粮化
D.完善补偿机制,将成片耕地改成的苗木基地和覆膜草皮恢复为耕地
【2】下列关于“藏粮于技”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完善水利工程建设
B.提高制种技术水平,确保种业自主可控
C.加快粮食流通,提高运输效益
D.精准施肥,提高产量
7、下图为我国两座不同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某地理科考小组在P山收集了不同自然带主要植被叶片,在Q山观测了山地河流的水文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收集到的叶片①、②、③、④(如下图所示),与P山自然带甲、乙、丙、丁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④-甲,③-乙,②-丙,①-丁
B.①-甲,③-乙,④-丙,②-丁
C.③-甲,①-乙,②-丙,④-丁
D.④-丁,③-丙,②-乙,①-甲
【2】P山可能位于( )
A.新疆
B.山西
C.广东
D.四川
8、在河谷两侧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大江大河的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最早的阶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该地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地势持续性抬升
B.西北岸可能为凹岸
C.阶地多颗粒较大的石块
D.地形①取水方便,利于城市形成
9、高山流石滩(下图)指位于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地表岩石大量崩裂,大多棱角分明的岩块与碎石沿着陡峭的山坡缓慢滑动,在山坡较平坦处形成的扇形岩屑坡。完成下列各题。
【1】高山流石滩上岩块与碎石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A.风力堆积
B.风化作用
C.流水搬运
D.冰川侵蚀
【2】在我国,流石滩上限的平均分布高度自北向南逐渐上升,其主导影响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光照
10、2023年1月24日凌晨,山东烟台受寒潮影响,出现罕见的“雷打雪”现象。“雷打雪”是指因冷暖气团交汇产生强对流天气,在降雪过程中伴有雷电的天气现象。“温度露点差”是温度与露点的差值,温度露点差越太、相对湿度越小;当温度露点差接近0℃时,表示空气中的水汽达到近似饱和状态。图为“烟台该次雷打雪事件发生时气象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状况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烟台发生“雷打雪”的时刻及当时的风向是温度露点差/℃( )
A.T0东北风
B.T1西北风
C.T2北风
D.T3南风
【2】烟台发生“雷打雪”现象时( )
A.暖湿气流迅速北推,地面空气受热上升
B.冷气团自渤海南下,遇到陆地主动爬升
C.气流强烈交汇,地面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D.暖湿气团快速抬升,地面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11、金沙江自攀枝花三堆子转向南流后,在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龙街乡处又折向东流。研究人员对金沙江龙街乡附近的河流阶地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发现该段河谷中发育了5级河流阶地,该河流阶地形成于数万年前,其中,T3以灰岩为基座,T4—T1均以湖相沉积物为基座。下图为龙街乡附近金沙江的河谷横断面及阶地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阶地之上普遍覆盖的一层黄土最可能来自( )
A.河流搬运堆积
B.枯枝落叶腐化
C.风力挟带堆积
D.岩石冻融风化
【2】该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由于( )
①构造运动②人类活动③气候变化④岩浆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阶地T1—T3基座为湖泊沉积物,最可能是因为该处曾经经历过( )
A.河流被袭夺,流向改道
B.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
C.内海逐渐演变成湖泊
D.沉积物颗粒不断变细
12、如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最可能为(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落,该邮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是( )
A.(0°,135W°)
B.(10°S,135°E)
C.(10°N,45°E)
D.(0°,45°E)
13、读图“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 )
A.乙地天气晴朗
B.Q地风力最大
C.高压中心位于丙地
D.P地风向为西北
14、如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据此完成问题。
新疆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
A.山麓和绿洲地区
B.沙漠边缘地区
C.高原和山地地区
D.大河沿岸地区
15、可以有效减少北京市雾霾天气发生的主要措施是( )
A.人工降雨,加快污染物的沉降
B.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
C.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
D.加强空气污染监测,及时预报
16、河北省迁安市是一座依矿而起、因钢而兴的典型资源型城市。近十几年,迁安市抓住机遇,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钢铁产业,产能全国县级市第一,产品种类齐全,但同时也形成了“一钢独大、大而不强”的产业结构。如今,迁安市若不注重绿色发展,不仅传统产业难以保持优势,新兴产业也难以迅速呢起壮大。迁安市钢铁资源型城市转型是立足其自身优势做出的主动选择。下图为迁安市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迁安市城市转型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
A.土地供给充足
B.环境容量大
C.工业基础较好
D.水资源充足
【2】推测迁安市城市转型面临的困境是( )
A.劳动力短缺
B.第一产业占比过大
C.消费市场萎缩
D.科技创新支撑不足
【3】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迁安市应( )
①全面使用清洁能源 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③加强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发 ④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九嶷山地区位于湘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成矿区之一。区内构造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不同走向断裂不仅反映了断裂构造的时空演化关系,而且还体现了断裂构造的成矿作用。出露地层依次为海相沉积的Z地层和E地层及浅海台地相沉积的D地层,后期在一些断陷盆地中发育陆相沉积的K地层。区内花岗质岩体出露广泛,自西向东由金鸡岭、砂子岭、西山等岩体组成。下图示意九嶷山地区断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锡矿带易出露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a、b、c、d四处断裂构造,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
A.a
B.b
C.c
D.d
18、2021年12月12日早上,大连瓦房店大排石景区著名的“桌子腿”景观崩塌。下图为“桌子腿景观崩塌前后照片和地壳物质循环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桌子腿”景观形成的主体岩石对应于上图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导致“桌子腿”景观的形成及崩塌原因最可能是( )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沉积作用-流水侵蚀、暴雨侵塌
B.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固结成岩-风力侵蚀、地震震塌
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海浪冲塌
D.变质作用-外力侵蚀-地壳下沉-冰川侵蚀、海浪冲塌
19、北尖岛(左图)位于珠海东南部64公里处,是一座形似完美锥形的花岗岩小岛。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构成北尖岛主体的岩石所属类型为右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
A.①-②-③
B.①-⑦-③
C.④-⑤-⑥
D.④-⑤-⑦
20、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沿ab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A.
B.
C.
D.
【2】关于图中甲、丙两处地形成因与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为背斜山
B.丙处向斜成山
C.甲处向斜成谷
D.丙处背斜成谷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比丙处先看到日出
B.甲处河流向南流
C.乙处比丁处流水侵蚀作用强
D.乙处降水量远远大于丁处
21、下表为“2023年重庆市黔江区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 ① | ② | ③ | ④ |
日出时刻 | 6:21 | 5:54 | 7:26 | 7:19 |
日落时刻 | 19:36 | 19:57 | 17:55 | 18:53 |
【1】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北回归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与其他日期相比,④日期该地( )
A.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最大
B.正值雨季防洪压力巨大
C.日出方位东南方
D.处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
22、登山家曼弗瑞德计划于2022年6月11日前后攀登北美第一高峰阿拉斯加的麦金利山,为此他提前预定相关机票到达该州首府安克雷奇(西九区)。下图为曼弗瑞德此次登机牌信息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当地的区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曼弗瑞德所乘飞机需在中转机场耽搁90分钟,则飞机空中飞行时间是( )
A.11小时55分
B.12小时05分
C.13小时15分
D.13小时25分
【2】曼弗瑞德到达当地并进行登山准备期间( )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日落方向朝北移动
C.正午影长逐渐变长
D.全球昼夜时差变小
23、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褶曲为背斜构造,则岩层及断层形成按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A.⑤②④③⑥①
B.⑤③④①②⑥
C.⑤③④②①⑥
D.⑤②④③①⑥
【2】若图中褶曲为向斜构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侵入岩中有明显气孔构造
B.T至M过程,河流流速减慢
C.K至G过程,海平面上升
D.G岩层由板岩经高压变质而来
24、读某河流示意图,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11月29日,李老师从福州(119°E,26°N)出发,前往新疆乌鲁木齐进行为期1个月的支教。李老师乘坐火车经过48小时,12月1日到达乌鲁木齐(88°E,44°N)时,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而此时福州的学生已经在阳光明媚的教室上第二节课。
(1)请你说出该日乌鲁木齐与福州日出时间差异并解释其产生原因。
李老师在给乌鲁木齐的学生讲到《地球的运动》时,展示了“清华大学(40°N,116°E)的日晷景观图及示意图”(上图)。它是赤道式日晷,晷盘上有时间刻度,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投向晷盘面,并以此来显示时刻。
(2)描述一天中从日出到正午,晷针投影长度变化的规律,并说出影响日晷计时效果的自然因素。
26、垃圾在填埋处理中,会逸出____;采用____法处理时,会产生粉尘、二噁英等物质,造成大气____。
27、下图为“日历”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日期,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方向)移动。
(2)图示日期之后,北京地区________(选择填空)。
A.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B.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C.日落时刻越来越早 D.正午人的影长逐渐变短
(3)图示日期出现极昼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日后,该地区极昼范围将变______(大、小)。
(4)此时,是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的时期,此日后3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冬至时刻,世界时的时间是________日________时________分。
28、森林具有___,涵养水源;保持水土,___;吸收噪声,吸烟除尘,释放氧气,净化空气;繁衍物种,___;保护农田;____等功能。
29、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减少污染;绿色消费,________;重复使用,________;________,循环再生;保护自然,________。
30、读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箭头A、B表示产生环境问题的两个主要原因:
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箭头C、D表示的含义是:
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__________。
(4)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分别填入A~D(与图中箭头含义相同)空格内。
①滥采滥用石油等资源 ②燃油产生的烟尘 ③工业“三废” ④过度抽取地下水
⑤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⑥酸雨 ⑦水利工程 ⑧环境保护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面积最大和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分别与①、②、③相邻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西、南、北四至点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分别是___、___、___、__。
受益于产业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投资动力较强,2012年前三季度,中部六省(图中字母所示)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下表为中部六省人口(2010年)、面积、GDP(2010年)统计数据。
省级行政区 | 人口(万) | 面积(平方千米) | GDP(亿元) |
A | 3 571 | 156 000 | 9 088 |
B | 9 402 | 167 000 | 22 000 |
C | 5 723 | 186 000 | 15 806 |
D | 5 950 | 140 000 | 12 263 |
E | 6 558 | 212 000 | 15 902 |
F | 4 456 | 167 000 | 9 435 |
(4)中部六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人均GDP最高的是________,具有“煤海”之称的是______。 (要求填省区简称)
32、遥感信息形成的原理:人能够看见物体是物体反射的________光线或________的光线到达人眼睛里的缘故。这些光线是________辐射的一种形式。
33、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在其发展初期凭借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2)在本区优势条件下建立的工业部门有________ ________ (写两个)。这些工业部门主要属于________(轻、重)工业。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本区不仅大规模开采________,而且还排放大量的________,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
(3)基于上述事实,说说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4)请你谈谈东北老工业基地该如何寻找出路?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纵观近几年变化,荷兰花卉产业正在发生变化,其种苗及成品花生产基地陆续向目标市场转移,其中包括中国。下图为荷兰花卉产业转移中国的主要地点分布示意图。
(1)分析荷兰种苗及成品花生产基地陆续向目标市场转移的原因。
(2)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简述我国接纳荷兰花卉业转移地区的主要优势区位。
(3)说明我国接受荷兰花卉业转移的意义。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我国南方生猪养殖发展较快,一般都是高密度、规模化、自动化养殖。为了保持猪舍清洁,减少疫病发生,每天需及时用水冲洗粪便,但由此引发的水污染问题与日俱增。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生猪发展的潜力增长区,将承接我国南方养猪业转移重任。下图示意2016~2020年全国生猪产能发展规划。
(1)简要说明我国南方养猪业形成的区位优势。
(2)有人预测,“南猪北移”会使猪肉价格下降,请说明理由。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日,重庆市发布《2018重庆市水土保持公报》显示,2018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2.58万平方千米,和1999年的5.2万平方千米相比减少50.42%。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保持三峡库区“一江碧水,两岸青山”,重庆市提出2018年-2020年全市营造林将达到1700万亩,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2030年前达到60%左右的目标。
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对重庆市有哪些生态效应。
37、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地区,是由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风,沙丘是由___作用形成的。
(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
(4)按岩石的成因分,花岗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岩,根据图示可判断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