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标题、导语和主体通常是一则消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B.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C.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D.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2、词语书写以及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中国战“疫”取得了辉煌成绩,在众多国家中鹤立鸡群

B.家喻户晓的抗疫专家钟南山、李兰娟,为此次抗疫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C.施工现场,机器声振聋发聩,工人们夜以继日。短短十天,一所高规格的传染病医院就横空出世。

D.从出入凭证电子管理到机器人服务,再到无人机监控,科技让疫情防控事倍功半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霸上                 上自劳

B.介胄士不拜       不闻天子

C.上自             其筋骨

D.无何                 天下之广居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亚夫军细柳》结尾处文帝感慨道“此真将军矣”,从正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B.《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C.《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D.《渔家傲》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项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第一节诗中的画线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2】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文中总领全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点明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由景生情,因情明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的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就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

(2)《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 》,是   (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作品。作者穿越封锁,深入 ,深入根据地,真实记录了在西北根据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鱼的路

傅菲

①稀树草原的角马迁徙,阿拉斯加的鲑鱼洄游,喜马拉雅山脉的蓑羽鹤迁徙,是动物界的三篇悲壮史诗。角马的路在蹄下。鲑鱼的路在身子的扭动里。蓑羽鹤的路在翅膀的颤动中。

②每一条路,都不平坦。

③在水库里,在江河里,我们看见鱼在悠游,总觉得鱼活得自由自在,像隐居之人。第一次知道鱼活得艰难,是在信江茶亭水坝。

④水坝高20余米,用于蓄水、灌溉、发电。水坝边有水电站附属用房,开着一家小餐馆,以吃信江野生鱼为招牌,生意火爆。十余年前的四月,我去吃过一次。正是傍晚,夕阳欲坠,河风习习,我见几个村民扛着竹杈往对岸的泄洪口走去,竹杈上用麻绳挂着铁钩,说是到坝底下钩鱼,一个晚上可以钩上百斤呢。原来,鱼开始洄游了,往泄洪口跳,跳得筋疲力尽了,便会浮在水面。

⑤为什么不给鱼留一条水道,让鱼游上来产卵呢。开餐馆的人说,那是鱼道,建一条鱼道要好几百万元,谁舍得投入这么多钱?我说,怪不得信江里的鳜鱼和河鳗,几乎绝迹了,无法洄游就无法产卵。信江特有的鱼种,如莿耙鱼、白鳞上军鱼、信江鳗、汪公头,都难得一见了,这是否与无鱼道有关呢?不得而知。

⑥供鱼类洄游通过水闸或坝的人工水槽,叫鱼道。鱼类的上溯习性,如雨燕逆风而飞。真正见识鱼道,是在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地处赣江中游峡江老县城巴邱镇。今年初夏,我被它的鱼道惊呆了。鱼道位于从上游而下的右岸,由进口、槽身、出口和诱鱼补水系统组成。鱼道按结构形式,分池式鱼道和槽式鱼道两类。峡江鱼道设计人员结合工程地形条件及下游水位变化范围大等特点,采取了“横隔板式”的竖缝式鱼道过鱼设施设计,既保证了春夏过鱼季节鱼类溯游繁衍的需要,又兼顾了其他季节的过鱼需要。槽身横断面为矩形,用隔板将水槽上、下游的水位差分成若干个小的梯级,板上设有过鱼孔。鱼道全长1600米,宽3米,总落差12米。

站在坝底往上看,鱼道像鱼类的长城。每年四月,鄱阳湖的洄游鱼千里迢迢溯水而上,游过鱼道到赣江上游孵卵。

⑧水的路,就是鱼的路。水依河床流淌,河床会曲折蜿蜒,也会起伏跌宕。【甲】河床有多跌宕,鱼的路就有多艰险。站在鱼道边的观察台上,我又想起茶亭水坝的泄洪口。【乙】当时,我随钩鱼的村民去看鱼跳闸口。信江奔泻而下,哗哗水声震耳欲聋,喷出的水花有几十米远,水珠跳溅。【丙】坝底的岩石如刀削般嶙峋。十几斤重的草鱼迎着水花往上跳,被水冲刷下来,继续跳。有的鱼,落在岩石上,鱼身断裂。跳得筋疲力尽的鱼,浮在漩涡里,被村民用钩子钩走。鱼的路被切断,它的生命也行将终止。【丁】鱼在回家的路上,却有着赴死的决心。

⑨天空中若没有了鸟的路,还叫天空吗?江河中若没有了鱼的路,还叫江河吗?

⑩给鱼留下一条顺畅的路吧。江河不仅仅哺育麦子稻谷,野草杂木,还要养育和繁衍水中生灵。给鱼留有路,便是懂得生命的价值,懂得江河的伦理,是在给生命布道。

(《光明日报》2018年08月24日15版)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任何生命的旅程,都是单向的,其残酷在于不可轮转。

A.【甲】

B.【乙】

C.【丙】

D.【丁】

【2】文章题为“鱼的路”,开篇却从“角马迁徙,鲑鱼洄游,蓑羽鹤迁徙”“动物界的三篇悲壮史诗”写起,有什么好处?

【3】“鱼道”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4】文章第⑦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试分析文章结尾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话题作文

“咀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项释义为“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从小到大,我们咀嚼着成长中的滋味,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请以“咀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字数在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