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演讲稿的语言可以有不同的风格,或庄重严肃,或轻松活泼,但总体来说应该尽量避免口语化、大众化的特点。
B.梁衡的游记《壶口瀑布》具备游记的典型特征,作者以游踪(所至)结构全文的框架,选取写景的角度,以对景物的描写(所见)作为文章的主体,并自然生发出感想与思考(所感)。
C.庄子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和李清照的“九万里风鹏正举”均取义于此。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其“六义”。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侵华期间曾经出言不逊,扬言要三个月拿下中国,激起中国人民的奋力反抗,狼子野心以失败告终。
B.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C.大草原上,狮子追捕猎物的场景让人看得惊心动魄,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
D.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3、给下列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很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 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
A.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矫健而强悍,枝干瘦硬,树叶黑绿。
B.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而强悍。
C.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苍翠而繁茂,生机勃勃,枝叶粗大。
D.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生机勃勃,枝叶粗大,苍翠而繁茂。
4、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从大处落笔,勾勒出了西湖晚春的轮廓。
B.颔联描写莺燕,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感觉。
C.唐时人们有骑马游春的习俗,这在颈联中也有所体现。
D.尾联表达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湖光山色中的喜悦心情。
5、阅读唐代李贺的诗,回答小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是一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突出了将士的_______和______。全诗采用了_______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
【2】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雁冂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黑云圧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景也是写事,渲染战前敌军圧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暗示战斗的残酷,为下文描写战斗的惨烈做铺垫。
C.“半巻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此句中“ 鼓寒”指的是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的是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无力击鼓,斗志难振。
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
6、诗、文名句填空。
⑴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⑵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⑶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⑷__________,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⑸崔颢的《黄鹤楼》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⑹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⑺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7、在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门前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巴金先生的一段话:“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让我们做得更好、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是使人变得更好。”请结合《海底两万里》具体内容和阅读过程,谈一谈你因阅读而变得更好的体验吧。(不少于100字)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列小题。
一边疼着,一边美好
①遇到他们,是在去南方的火车上。彼时,他们剥好橘子正要往女儿口里送时,小女孩突然调皮一笑,像个小精灵般,腰肢一扭便滑开了。
②对面的我,被这温暖的一幕打动,眼见旅程无聊,便和他们搭讪了起来。听他们口音,应是北方人,我便问:“年关将近,你们怎么往南方去?在南方定居?”
③男人摇头。他们在南方小城打工,上周好不容易买好车票,准备回北方老家过年,这刚到家第二天,便又急着返回南方。到南方后把事情处理好,然后再回家过年。
④什么事这么慌张?这年头买张火车票容易吗,短短两三日就要来回奔波?
⑤男人看我疑惑,刚要说话,却被他的妻子给打断了。女人指着孩子说,因为她骗了人家,他们才不得不来往匆匆。
⑥在他们的话匣子中,我才得知前后的原委:
⑦他们在南方小城打工,九岁的女儿,就在他们工地旁的民工子弟学校读书。男人干的是模板活,很累很苦;女人的活儿比较简单,在工地上做做饭,烧烧汤,支持家用。他们居住的地方是棚户区,来这里的都是农民工。大家的日子过得虽然都是清苦,但相处得也是极为融洽。
⑧本来,棚户区的日子虽然平淡,但也不失幸福地继续着。但在这一年的十二月里,一个民工兄弟的女儿却得了病,医院下的诊断触目惊心:癌。孩子在医院住了短暂的日子后,便因为负担不起高昂的费用而回。当然,医生也曾暗示过,说这种病发现时已是晚期,不是花钱的事了。他们听出医生的弦外之音,才不得不抹着大把眼泪把孩子接回了“家”。
⑨据说,这种病有极强的传染性。所以,谁也没敢去看她。只有男人在网上查阅过,这种病根本就没有传染性。但是,没人信他。
⑩他和妻子,几次去过那个女孩的家。尽管比较拮据,但每次去都买水果,送上几百元钱。他们能表心意的,也只能如此了。
几个月后的一天,星期一。被折磨得不成样的女孩正躺在椅子上休养,对着门,对着阳光。他们的女儿上学时,正好经过女孩家门口,看到屋内的她。女儿隔院子喊,等放假了,我来看你。那个女孩反问,你来看我干吗?女儿揉揉鼻子,略微想了想,便答道,我来给你讲讲外面的世界:这几天,花开了,冰融了,水在欢快地唱歌。还有,童话书里的小熊掉进陷阱后,又被猎人救了起来。还有可恨的灰太狼,被喜羊羊捉弄得好惨呀……
女儿一口气将她心中所认为的美好说了出来。躺椅上的女孩苍白的面容上飞来了一抹嫣红。女孩稍微挣扎了一下,眨巴着大眼睛,说,你真的会来吗?女儿重重点了点头,做出了承诺:我说话算话的,否则让我鼻子长到天上。下周四上午我们放寒假,中午我就来看你。我讲一天,你听一天,好吗?里面的女孩点点头,脸上笑靥如花;外面的女儿也点点头,面颊上阳光朵朵。
约定,本是不会落空的。只是女儿没想到,为了返途顺利,父母提前买好了火车票,且在第二天就出发了。她只好把心事压在心底,不敢跟父母言语。她也知道,现在的火车票是多么难买。
回家后,她才把心事告知于父母。爸妈丝毫没耽误,决定次日就返程。
我听完,鼻端酸酸,感动的同时却也问他们:“值得吗?”我知道,对于经济拮据的他们,不说来回上千公里的颠簸,光是车费怕是也不少。
“值得!”男人郑重点点头,“女儿答应过她,我们不能磨灭了那个女孩心中期待的那份美好。”
这时,女人也指着女儿说:“同时,我们也希望她以后也能珍惜别人对她的美好,更不希望她从小就视承诺为儿戏。”
在遇到他们之前,我很难想象,世间居然有美好得诸如他们这样的人,为了孩子对别人的承诺,不惜颠簸千里之遥来兑现诺言。现在我知道,说是为了生命即将陨落前的悲悯也好,还是为了捍卫并践行承诺也罢,但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这份承诺,在美好得令人心疼的同时,却也熠熠闪动着人性的光辉和彰显着生命的尊严。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④段的两个疑问句既写出了“我”心中的疑惑,也推动了本文故事情节的发展。
B. 选文第⑩段写到男子和妻子虽然生活拮据,但每次都会去带水果和现金去看望患癌症的女孩,体现了他们心灵的美好和善良。
C. 选文第段写到女儿“把心事压在心底”,可以看出他们女儿的懦弱和不守信用。
D. 选文的结尾写到“这份承诺,在美好得令人心疼的同时,却也熠熠闪动着人性的光辉和彰显着生命的尊严”,与文章的题目相照应,升华了本文的主旨。
【2】文章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请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农民工一家人的故事。
【3】品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请谈谈你对文章标题《一边疼着,一边美好》的理解。
【5】文章是如何讲述农民工一家人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9、按要求写作。
从牙牙学语到青葱岁月,一定有许多的故事令你久久回味。这个故事,也许是你摆脱烦恼的困扰,也许是你收获的意外惊喜,也许是你叹服于自然的伟大,那一刻……你的世界春暖花开,充满阳光。
请以“ 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