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蒋家王朝, 建立了新中国。

B. 轰隆的巨响,振聋发聩,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C. 网络文学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D. 这所大学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传扬出去,准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声誉。

2、下面关于相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飞向太空港》这部小说中,作者以全景式的书写完整再现了此次卫星发射的全过程。

B.《飞向太空港》这部作品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

C.《长征》一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虚构创作,讲述了在长征这一伟大壮举中的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D.《红星照耀中国》斯诺出发前“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他没有带着任何疑虑出发去采访。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水经注》作者是郦道元,它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答谢中书书》即是出于此中的名篇。

B.“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其正文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C.《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主要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和内心的悲凉。

D.“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是采食野菜的意思。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齐叔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比喻隐居不仕。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祖藉       家境       榨油       任劳任怨

B.劳碌       周剂       富裕       性格和蔼

C.管束       慰勉       健康       为富不人

D.隔绝       聊叙       宽厚       节衣缩食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边塞诗到唐朝发展到顶峰,诗中描写了奇异的战地风光。如“月黑雁飞高”写了雪夜月黑,宿雁惊飞,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请对“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联加以赏析。

(2)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诗歌抒发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要求填写。

(1)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3)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4)闭之,则右刻   。(魏学洢《核舟记》)

(5)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面袍,   _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朱自清《背影》)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隐喻作者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的句子是  

(7)《长歌行》中阐明人生哲理的一句是        

(8)《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与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9)《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10)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和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在这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选文,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片段一)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的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的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片段二)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小鬼们不信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他们叫人来增援,于是有几个孩子从田里跑出来。

彭德怀只好写了路条,签了字交给他们,才能够继续上路。总的来说,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什么不对的,那就是“小鬼”。他们精神极好。我觉得,大人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国家)作家______________。片段一中,两个孩子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联系实际,谈谈从少年先锋队队员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的暖,一寸长

葛闪

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

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我一听,就有点蒙。

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你要到哪里?” 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不不不,”他把头摇的像拨浪鼓 ,“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廉价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长的长度。

“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选文有删改)

1文章第1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3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4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郭冬临、牛莉等人的小品——《一句话的事儿》。小品中有这样精彩的一句话:“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也能坏事,一句话能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人生的成败,常常因为一个人、一件事,甚至一句话而有决定性的影响。尤其对人有用的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

古今中外有很多人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深受感动,豁然开朗。甚至由于“一句话”而改变一生的事例,更是多不胜数。

亲爱的同学,在你的生活中,你的父母,你的亲戚,你的邻居,你的朋友,你的老师,你的同学,他们有一句让你刻骨铭心的话吗?你读过的名著或是休闲文学作品中,有一句让你刻骨铭心的话吗?你看过的电影电视剧中,有一句让你刻骨铭心的话吗?……

请以“那句话,让我___________”为题,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 字数控制在600字到800字之间; 3.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