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宽厚里夜市一派繁荣的景象,各种摊位摩肩接踵,给济南带来了久违的烟火气息。

B.我站在黄河大桥上,看川流不息的河水滚滚东去,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雄奇壮美。

C.“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

D.舞剧《只此青绿》的表演精彩纷呈,我饶有兴趣地袖手旁观

2、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长安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然(qiǎo 持(xiá   锐不可dāng 笔耕不chuò

B.热(chì yíng  首以待(qiáo  藏污纳gòu

C.   cāo 惨绝人huán  然长逝(

D.留(zhì     屏息声(niǎn 精竭虑(dān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特写兼有文学和新闻的特点,主要是描写新闻事件的某个片段,例如《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B. 《列夫·托尔斯泰》这篇人物传记,作者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其深邃的精神世界。

C.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文章写了不少与藤野先生无关的事情,看似形散,实则神不散。

D. 《水经注》是一部地理著作,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作者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三峡》即选自《水经注》。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古诗文,回答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默写。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

②《记承天寺夜游》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雨后春草初生视觉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4月30日晚,绚丽的礼花照亮夜空,升腾的彩泉荡起人们无限的期望——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照、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在上海正式拉开大幕。作为中国人,最想用孔子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我们的友好情谊。

⑤苏轼对月光有特殊的感情,他在很多诗文中都描写了月光。请写出两句苏轼的有关月光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怎样的著作?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喜忧参半的中国铁路申遗

纵览世界,在聚集全人类顶级文化遗产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有三条铁路赫然在目:奥地利的塞默灵铁路、印度的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瑞士的雷蒂亚铁路的阿尔布拉段。再看中国,虽然是不折不扣的铁路大国和世界遗产大国,却没有一个席位属于铁路。因此,中国老铁路线申遗,成为众多国人心中热切的梦想。

可是,必须要提到的一点是,虽然今天世界遗产地总数已经接近1000个,但仅有3条铁路入围。足可见铁路申遗的难度之大,标准之苛刻。因此,中国铁路要申遗,就必须了解已成为世界遗产的前辈

历史遗产,当然是出现时间越早、历史越长就越珍贵。塞默灵铁路,建于1848年;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于1897年开建;今天瑞士雷蒂亚铁路的阿尔布拉段于1904年完工。再看看中国几条著名的老铁路——吴淞铁路建于1874年,唐胥铁路建于1881年,京张铁路1909年建成通车。

当然,除了历史价值之外,技术难度也是世界遗产铁路重要的素质之一。比如,塞默灵铁路是欧洲第一条穿越阿尔卑斯山隘口、行驶于险峻的阿尔卑斯山脉间的高山铁路。2万余工人让147公里的线路实现了439米的海拔爬升,成功挑战了当时的不可能;而雷蒂亚铁路在60多公里的北段上,应用了修建登山铁路五大工法中的四种:U形展线、螺旋形展线、齿轨和特制机车车辆。显然,直到今天,铁路建设的技术难度仍主要集中在穿越高山。盘点国内铁路申遗的可能者,会发现它们均为山区铁路。

从世界遗产的评语中可以看出,要成为遗产,其还必须对特定区域的社会和人群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生活以及集体记忆中产生过长久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比如,滇越铁路连接中越两国,是中国西南部第一条铁路,集百年荣辱与沧桑于一身。它促进了云南的商业资本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金融业的进步。20世纪初中国重大的一些历史事件也与之密切相关。

再看看三条世遗铁路的成长,会发现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铁路——景观铁路——著名景观铁路——世界遗产这样的提升轨迹。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行驶在世界屋脊上,脚下2000多米是美丽宁静的孟加拉平原,抬头则可以看到喜马拉雅雪峰上中年不化冰雪。从这个角度讲,景观之美也是提升申遗竞争力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另外,稍稍留心,就会发现这3条世遗铁路都不长,皆为短小精干型,而中国可能入选的铁路线明显偏长,这或许会成为我国铁路申遗的短板之一。

还有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是,目前世界上入选的3条铁路都在运营之中。活着的历史是世遗评选者们推崇的。在这个标准下,中国的老铁路有些黯然失色。

经过多重的分析比较,中国铁路申遗真是让人喜忧参半。申遗,只是许多珍贵老铁路的一种可能,而如何保护这一美丽的人类遗产,才是更为重要的功课和未来。(有删改)

【1】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阅读全文,请分点概括影响铁路申遗的因素

【3】请指出下列句子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塞默灵铁路实现了439米的海拔爬升,成功挑战了不可能。

直到今天,铁路建设的技术难度仍集中在穿越高山。

【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两条铁路申遗谁更占优势。

滇越铁路,于1903年开建,1910年建成,2003年停运。该铁路在中国境内468公里,线路南北海拔高差1807米。该铁路有名的字桥,建设在两座相距约70米的绝壁之间,里谷底约100米的地方。该铁路跨越金沙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跨越三个气候带,车行其中,人在车上,景观雄奇惊险。2015年春节初一到初四,刚新建完工的滇越铁路蒙河铁路段开通迎客,人们可以再次乘车领略沿线的绮丽风光。

中东铁路,于1897年开建,1903年竣工。全长2400多公里。中东铁路建成后,大量资本注入,商贸发展迅速,30多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和银行。该铁路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完整体现了20世纪早期东北地区工业化、近代化进程的实物例证,因其铁路遗产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全国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其沿线历史建筑见证着沙俄殖民、中苏共管等百年历史风云,勾勒出了一幅风云变幻的东北近代史。沿途风景秀丽,古迹众多,为名副其实的百年风景线!该铁路至今仍在运行,由于多年来线路不断升级改造,沿线的老物件也留存不多了,拆除了许多老站房,由于新线的修建,老线即将被废弃。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写作。

《诗经·卫风》有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参考译文: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他对道德修养如同切磋骨象、琢磨玉石一般精益求精)《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切磋”的解释是:比喻互相商量、研讨。学习生活中,你会和同学切磋;比赛过程中,双方队友会切磋;国际交往中,国与国之间会切磋……

请以《在切磋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