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根据语境,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

①难道就觉得它只是树?

②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③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④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B.《水经注》是一部地理著作,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作者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三峡》即选自《水经注》;而人物传记《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英国的传记作家茨威格。

C.“他的心眼比针鼻还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白杨树算不得好女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群红领巾正在热火朝天地打扫卫生”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D.“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建筑特色为设计灵感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心如同鸿雁”。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B.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C.共产党员不要群众一针一线。

D.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傅雷家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傅雷家书》饱含着他对儿子的拳拳父爱,同时也是一部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B.《傅雷家书》中的傅雷先生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C.《傅雷家书》是一部日记体式作品,它通过日记这种形式与远在海外的儿子进行交流。

D.《傅雷家书》是傅雷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的汇编,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完成以下各题。

【1】下图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首古诗,请把它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

【2】从思想感情角度思考,下列诗句与上图古诗感情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B.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D.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名句默写。

意象是鉴赏诗文最基本、最重要的审美元素。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作品的关键。

(1)松柏——高洁、坚贞的象征。如刘桢《赠从弟》中“______________”,在一问一答间表明坚贞志向。

(2)蓬草——暗示远行,流露孤独之情。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

(3)桃花——出自陶渊明“桃源”的意象,象征理想、美好生活。如张旭《桃花溪》中“______________

(4)夕阳——苍凉沉郁,寄托郁愤之情。如朱敦儒《相见欢》中“_______”。

(5)山水——自然生活,净化心灵,寄寓情怀。如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描绘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山水,表达“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之心。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分享会上同学们搜集和整理的材料,请你完成各题。

(1)上图是________路线图。它正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这本书中写到的:“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2)《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至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请结合书中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谈谈原因。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台风的功与过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¼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有哪些“功”。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

【3】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4】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本文主旨的话,并简述由此引发的思考。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馨香四溢。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忱,在鲁迅的求学路上留下一缕馨香;居里夫人坚韧执着、朴实恬淡,在科学的发展史中留下一缕馨香……

不经意看见的晚霞,闯入窗台的小虫,有着有趣灵魂的古人……都会在人的心田荡起涟漪,让人感受到一缕馨香。感悟芬芳的人生,品味美好的生活。

请你以“那一缕馨香”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