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文天祥威武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朴素的报国心,伴随一生的选择。为人民服务,则是一生的信仰!他具有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

C.端午节,龙城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濑溪河水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D.庄子一直历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2、将①②③④四句话调整语序后,与横线前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便开始储蓄亲情。这一储蓄会伴随我们走过一生。  

①无论离的多远,隔的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这张“存单”,借助它走出困境。

②如果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③我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

④有了亲情这笔储蓄,我们即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可以很富有。

A. ③①④② B. ③②①④ C. ①②③④ D. ④③①②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让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B. 港澳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已经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重视,在峰会上恰如其分地展现了符合国力的影响力。

C. 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怪,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D. 由于他入木三分的启发,我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国家公祭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振聋发聩,彰显了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B.阅兵式中,99A式坦克方队采取前三排依次为1辆、2辆、3辆,后三排各4辆的“箭形”队形,充分体现了“陆战之王”锐不可当的气势。

C.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D.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列古诗,回答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如果将颔联中的“几处”换成“处处”、“谁家”换成“家家”好不好?为什么?

2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 《泊秦淮》

2五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 

3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白头搔更短,     杜甫 《春望》

5   ,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

6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7 ,天涯若比邻。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8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 《己亥杂诗》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   ,请根据你对这部作品的理解,简要说说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①中新网广安2017年2月18日电  2017年2月19日是邓小平同志逝世20周年纪念日,18日,在邓小平同志故居,广安各界民众纷纷前来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铜像前,鲜花汇聚,人流如潮。

②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与世长辞。位于四川广安的邓小平故里庄严肃穆,参天大树环绕中的邓小平铜像面带微笑,安坐在藤椅上,一如他过去那般亲切、质朴、睿智。

③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参加献花的广安各界民众向邓小平铜像鞠躬致敬,表达缅怀之情。“小平同志生前特别关心广安家乡发展,留下了‘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的谆谆嘱托,时刻激励着故乡人民奋发图强。”广安市市委书记侯晓春如是说。

④邓小平铜像前,鲜花汇聚。

⑤天色阴郁,灰色的天空似乎也在寄托哀思。前往邓小平故里敬献花篮的各界群众络绎不绝,在邓小平陈列馆内,群众们沿着馆内“走出广安”“戎马生涯”“艰辛探索”“非常岁月”“开创伟业”五个单元,重温邓小平的人生经历及卓越功勋。

⑥“小平爷爷给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变,我带着感恩和崇敬的心情来缅怀他。”31岁的南充市民林晓峰告诉记者,他特意从南充驱车前来,“小平爷爷创新奋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⑦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工会主席彭兴建告诉记者,他是2005年来此工作的,来之前就对邓小平非常崇敬,来之后更深刻地认识了他的一生。邓小平故里从2004年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2600余万人,今年春节假期7天就接待游客24万余人,前来广安的人,都会来邓小平故里看一看,缅怀伟人。

⑧今年79岁的淡文全是邓小平的表弟,他的父亲淡以兴是邓小平的舅父。淡文全每年都要来给邓小平铜像献花,谈及从未谋面的表兄时,淡文全告诉中新网记者:“改革开放这几十年,生活有了大变化,没有邓小平,哪来这个幸福哦。”淡文全回忆,1986年邓小平曾回到四川,因为怕给当地政府添麻烦,让舅父前往成都相见。

⑨在淡文全的家里,记者看到一张邓小平及家人和舅父、舅母的合照挂于客厅,正是摄于1986年。当了一辈子农民的淡文全前些年开起了农家乐,晚年生活过得轻松惬意,他说,邓小平一生对中国贡献很大,作为亲戚,更感到光荣。

⑩据悉,广安将举办系列活动来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20周年。除献花仪式、《邓小平和广安》书籍首发式外,广安还将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20周年诗歌朗诵会、健身跑、邓小平理论专题报告会、图片展等活动,对伟人致以深切缅怀。

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请赏析下面句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邓小平故里从2004年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2600万人,今年春节假期7天就接待游客24万人。

3本文第⑥~⑨段有什么作用?

4从这则新闻中可以看出邓小平是个怎样的人?

5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写作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②书写端正,卷面整洁,不少于7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