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①九日:指九九重阳节,②章微:此处指山。③酩酊:形容醉得很厉害。④牛山: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春秋时,齐景公登上牛山,感到终有一死而悲伤流泪,后世遂以“牛山悲”比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登高”的背景:正值九九重阳佳节之际,诗人与友人一同带着酒登山游玩。

B.颔联描写“登高”的场面:诗人与友人相聚甚欢,开怀大笑,头上插满菊花尽兴而归。

C.颈联道出“登高”的心境:既然光阴逝去不可挽留,不如想开一些,趁佳节及时行乐。

D.尾联抒发“登高”的感悟:从古至今,无人能摆脱生老病死的宿命,这着实令人伤感。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

B. 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认真并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C. 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D.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息万变(sùn)     灭(huǐ)        诚(qiǎn)     挑拨离(jiàn)

B.择(jué)            裂(jūn)        (miè)       词夺理(qiǎng)

C.到(zhàn)          默(xián)       名(shǔ)       击(chuí)

D.口(zhá)            绊(jǐ)          黑(lī)          气势礴(páng)

4、下列关于文学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在长江上游的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B.《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电头、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D.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小题。

【甲】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着一“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B.一个“望”字统领了前四句的内容。诗人的视域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像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浑浊到清晰。

C.颔联以一特写镜头,将无情的花鸟化为有情,更突出了诗人悲痛之深切。

D.颈联结构工整,感情浓郁,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尾联以诗人的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其愁苦之心。

【2】对《钱塘湖春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早春”着笔,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清新自然。

B.颈联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初春乱花初放,草木趋荣的景象。

C.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生动地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

D.尾联用间接抒情,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均为唐诗中的律诗精品。【甲】诗作者白居易,字乐天;【乙】诗作者杜甫,字子美。

B.【甲】诗中“初平“写春水新涨,“云脚低“写低垂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的情形。

C.【甲】诗中“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余兴未了,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乙】诗中“不胜簪”实写诗人因忧国伤时念家所致的苍老之态。

D.【乙】诗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 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颔联和颈联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植物和动物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

B.“争暖树”形象地写出了早春生机盎然;“鸟惊心”生动地写出了叛军摧毁下的长安城草木茂密幽深的蓬勃景象。

C.【乙】诗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D.【乙】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 文学常识填空(8分)

(1)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   ,坐看云起时。

(3)古代诗人钟情于湖光山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通过视觉直接描写洞庭湖景色的是:   

(4)《长相思》中被盛赞为千古壮观的诗句   ,表达主题的诗句是  

(5)《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矿达胸襟的句子是     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题文)附加题

(A)六月十八日整天下雨,没有出门。我感到这回的雨有点寒意,身子感到有点发冷。我知道,在这个纬度上,这是不常有的事。

六月十九日病得很重,身子直发抖,好像天气太冷了。

六月二十日整夜不能入睡,头很痛,并发热。

六月二十一日全身不舒服。想到自己生病而无人照顾的惨状,不禁怕得要死。自从在赫尔市出发遭遇风暴以来,我第一次祈祷上帝。至于为什么祈祷,祈祷些什么,连自己也说不清楚,因为思绪混乱极了。

六月二十二日身子稍稍舒服一点,但因为生病,还是害怕极了。

六月二十三日病又重了,冷得直发抖,接着是头痛欲裂。

六月二十四日病好多了。

六月二十五日发疟疾,很厉害。发作一次持续七小时,时冷时热,最后终于出了点汗。

六月二十六日好了一点。因为没有东西吃,就带枪出门。身体十分虚弱,但还是打到了一只母山羊。好不容易把山羊拖回家,非常吃力。烤了一点山羊肉吃。很想煮些羊肉汤喝,可是没有锅子。

……

确实,我一上岸,发现其他船员全都葬身大海,唯我一人死里逃生,着实惊喜了一番;在狂喜中,我若能想到上帝,就会产生真诚的感恩之情。但我仅仅欣喜一阵子而已,高兴过了也就算了。我对自己说,我庆幸自己能活下来,却没有好好想一下,别人都死了,单单我一人幸免于难,岂不是上帝对我的特殊恩宠;也没有深入思考一下,上天为什么对我如此慈悲。我像一般船员一样,沉船之后,侥幸平安上岸,当然欣喜万分;然后就喝上几杯甜酒,把船难忘得一干二净。我一生就过着这样的生活。

后来,经过了一番思考,对自己的状况有了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流落到这个可怕的荒岛上,远离人烟,毫无获救的希望。尽管自己知道身陷绝境,但一旦我发现还能活下去,不致饿死,我的一切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了。我又开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心一意干各种活儿以维持自己的生存。我一点也没有想到,我目前的不幸遭遇,是上天对我的惩罚,是上帝对我的报应。说实话,这种思想很少进入我的头脑里。

(B)我注意到,那两个会游水的野人游得比那逃跑的野人慢多了,他们至少花了一倍的时间才游过了河。这时候,我脑子里突然产生一个强烈的、不可抗拒的欲望:我要找个仆人,现在正是时候;说不定我还能找到一个侣伴,一个帮手哩。这明明是上天召唤我救救这个可怜虫的命呢!我立即跑下梯子,拿起我的两支枪——前面我已提到,这两支枪就放在梯子脚下。然后,又迅速爬上梯子,翻过山顶,向海边跑去。我抄了一条近路,跑下山去,插身在追踪者和先跑者之间。我向那逃跑的野人大声呼唤。他回头望了望,起初仿佛也很害怕我,其程度不亚于害怕追赶他的野人。但我用手势召唤他过来,同时慢慢向后面追上来的两个野人迎上去。等他俩走近时,我一下子冲到前面的一个野人跟前,用枪杆子把他打倒在地。我不想开枪,怕枪声让其余的野人听见。其实距离这么远,枪声是很难听到的;即使隐隐约约听到了,他们也看不见硝烟,所以肯定弄不清是怎么回事。第一个野人被我打倒之后,同他一起追来的那个野人就停住了脚步,仿佛吓住了。于是我又急步向他迎上去。当我快走近他时,见他手里拿起弓箭,准备拉弓向我放箭。我不得不先向他开枪,一枪就把他打死了。那先跑的野人这时也停住了脚步。这可怜的家伙虽然亲眼见到他的两个敌人都已经倒下,并且在他看来已必死无疑,但却被我的枪声和火光吓坏了。他站在那里,呆若木鸡,既不进也不退,看样子他很想逃跑而不敢走近我。

1】(小题1鲁滨逊救人的动机是什么?

2】(小题2结合选段说说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3】(小题3分析两个选段在叙述上的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选文,完成题下列各题。

最后一位顾客

蔚新敏

盛夏的傍晚蝉声聒噪,仿佛永无休止地宣泄着对热气的不满。风拢起了清凉的裙摆,明晃晃的白炽灯照着蒸笼般的店铺。终于到了下班时间,我收拾停当,卷帘门拉下来的时候,门还没锁好,心已经飞到家,想家里凉凉快快的。

②感觉身后来了一个人。没听到脚步声,也没有听到说话的声音。

③回过头,是一个男孩,十五六岁吧,个子高高的,国字脸,平头,眉清目秀。

④我问:“你是要买东西吗?”这男孩没说话,但是,他分明是听到了我说话,也分明是听懂了我说话。他用力的点了点头,眼睛看着我,目光是期待。

⑤“下班了,关门了,明天再买吧”。

⑥平常的时候,最怕是关门的时候来顾客,关好的门,是不想再开。

⑦这个男孩,没说话,表情霎时落寞,像是失望的孩子,没有得到一场期待中的考试。

⑧我心里有点为难,思忖,是不是给他开门。我左右为难的时候,手松了,唰的一下,卷帘门自己开了。

⑨当大玻璃门也打开的时候,心里还是惶惶。问他买什么,他没说话,眼睛看着电脑,看着电脑后面的插排,用手指了指,抬头,眉毛也挑了一下,大概意思是,就买那插排吧。

⑩我心里好后悔,这个顾客是个哑巴。

曾经听人说过一个事,是真事。也是在天微黑、要下班的时候,一个顾客,进了一个店,要买个锤子,于是店主就去给他取,锤子递过去,那人就用还带着店主体温的锤头,朝这店主砸去,一场惨烈的血案发生了。后来,破案了,作案的是个哑巴。

我惶然。只期待他早点买完离开。于是,用手势比划着,问他,插排要多大功率的?

他看着我,又四周看看,摇了摇头,一阵茫然。我心一阵发紧。不知道他找什么,也不知道他到底要什么。

突然,他眼睛一亮,看到了桌子上的笔。给他找了张纸,看他写。“插排,空调。”

明白了,他是要空调插排。插排递给他的时候,他笑了。

在我收他钱的时候,他又拿起笔,在纸上写:“今晚,我妈就不会热了”。

他看到我在看那纸条,又笑了。他咧嘴笑的样子,像是个考试得了满分的孩子。

一股暖暖的感觉,涌上了我心头。

待我锁好抽屉,关好玻璃门,他还没有走。我心里又疑惑。他指指那已经伸缩到顶部的卷帘门,然后,一踮脚,一伸手,卷帘门就拉下来了。

那哗哗卷下来的声音,煞是好听。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阅读第⑨—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事件发展过程

玻璃门重新打开

A

B

卷帘门再次拉下

“我“的内心变化

C

后悔

疑惑

D

 

(2)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体现了男孩怎样的心理?

(4)选文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愉快的 之旅

要求:①请自拟题目,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