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要注意家长的榜样作用,孩子的不少习惯是潜滋暗长地从父母那里“移植”或学过来的。

B.经过一段时间的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都改头换面,给了师生们一个惊喜。

C.《个十百千万》记录了《长津湖》系列的诞生,如电影般抑扬顿挫的幕后创作过程。

D.文言文至现代汉语再到翻译的过程,有一点点的误差,表达的含义就会大相径庭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简朴  称心如意  安静闲适  别具将心

B. 局部  明艳照眼  俯仰生姿  异彩分呈

C. 游览  无所倚旁  隐天蔽日  自出心裁

D. 景致  鉴赏园林  自然之趣  因地制宜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是金陵人,此(客居)   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只,只是)

B. 夕日欲(颓唐,萎靡不振)  潭中鱼百许头(表示估计数目)

C. 鸣佩环(好像)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

D. 来就菊花(再)  拄杖无时夜叩门(随时)

 

4、根据《水浒传》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宋江。

B. 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字。

C. 征方腊时,曾身穿龙袍乱闯的人是阮小七。

D. 梁山泊义士在最后一次战斗,痛失一只手臂的人是鲁智深。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吉祥寺赏牡丹

〔宋〕苏轼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注释】①此诗写于苏轼在杭州做官期间。②簪(zān)花:插花。

【1】请说说“花应羞上老人头”中“羞”字的妙处。

【2】品味“十里珠帘半上钩”一句所蕴含的意味。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________《黄鹤楼》)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白居易《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5)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6)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8))刘桢《赠从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衬托,突出松柏傲霜凌雪且始终保持坚贞端正的美好品质,借此寄寓对堂弟的无限期望。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班级成员通过“云”参观的方式纷纷参观心仪的博物馆。小语在参观南京博物院时发现2022年1月3日馆内有公众活动“博物馆里的奇妙动物园——陶器里的动物”,她不禁想到正在阅读的《昆虫记》,它被鲁迅誉为“昆虫的史诗”。法布尔笔下的昆虫也各具特点,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表格。

昆虫名

别称

原因

蝉的幼虫要在地下生活至少四年。

西绪弗斯

为繁衍后代,就像西方神话中被罚滚巨石上山的西绪弗斯一样。

绿蝈蝈

狂热的夜间猎手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父亲个子清瘦,头微昂,长期睡眠不足的眉眼呈现着忧国忧民的深思,凛冽的鼻梁和深刻的法令纹跟他的个性一样爱憎分明。别人无法想象,外表如此严肃的人,骨子里却是父爱泛滥的。

②我20多岁时,年轻气盛。有一次,因为单位上的事情,找到刚上任的局长,当时,他正准备赶去开会,被我一把拦住,一定要他听完我的一番理论。他焦急地分辩着,我大声激昂地说着,惊动了刚好在楼上的父亲。他都看在眼里,但只是默默地听着,没有过来干涉。等我回家后,他说起这件事情,此时的我已经冷静下来,已有悔意,暗自盘算该怎样应对父亲的批评。意外的是,父亲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过多地评价我的对错,只是在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陪我聊了会儿天。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已经隐隐觉察到,虽然我还是很稚嫩,但父亲已经开始像朋友那样对待我了。

③父亲一直有失眠症,母亲离去后很长的一段日子,父亲更是彻夜难眠。我支个小钢丝床,守候在他身边。陪着他一起度过漫漫难眠的长夜,那些日子我们整天如枯坐在井底盼不到天明。父亲意识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听别人介绍某个医生,说是有种治疗失眠的特效药。父亲吃了药后,也许是为了保证药效,医生下的药过猛,父亲整整昏睡了几天几夜。闭上眼睛还能仿佛感觉到当年我们姐妹三人那惊恐不定的眼神,和刚因失去母亲早已薄如蝉翼的心,再次被这种不安激烈地敲打着。我们围在父亲身边不时去喊一下,去摸一下。现在仿佛一伸手还能触摸到那要被凝固在空气中的呼吸和急促的心跳。恍惚中的父亲也知道我们的担心,尽量回应。当我们送饭到床头,他极力撑着想起来,虽然睁不开眼也尽力张嘴吃几口,又倒头昏睡。父亲常年失眠,吃几粒安定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而这个药能让他昏睡几天,想想这药效猛得多么的可怕啊!

④有一次,父亲感冒了,卧床几天,我很担心又不敢贸然打电话,怕打扰到他休息,就在甘家的微信群聊里问了一句“甘爹好些了吗?有没有起床”。没想到这无意的一句话却伤了父亲的心,那天晚上,他发微信跟我说,“你怎么能叫甘爹呢,那是别人叫的,我是你父亲,你叫得那么生分,那么陌生。”天啊,平日宽厚豁达的父亲居然为一个别人看来无所谓的称呼发那么大的脾气。这一夜我合不上眼,一闭眼睛就仿佛看见父亲伤心的表情。我心里默念“我错了,我错了”,不等天亮我赶上最早的一班高铁赶到父亲面前道歉。因为就是在那一夜我明白了,在他心目中“父亲”两个字多么神圣,别人可以随便称呼他,但我们不能,我们是他的儿女,是他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是没有人能替代的。

⑤父亲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到成为一位知名的剧作家,一路走来,靠的是怎样一种对写作不容亵渎的敬畏和执著啊!那个年代,他没有机会上学,没有老师,这种梦想是没人能支持的。他一生坎坷,跑过码头,卖过盐茶蛋,学过修理钟表,学过织布,当过官,从过政。出名后,他有很多次高升的机会。他最终选择留在小县城里孜孜不倦地创他的剧本,写他血脉相连的农民伙伴们。他的剧本几次荣获大奖。老子的《大学》有写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说,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镇静而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有所收获。所以几十年来,他坚持读书和写作,也正是因为这种坚持让他有足够的文化自信,获得了足够的幸福感。他常常很有感触地跟我说:“你看我好幸福呢,80岁还能写东西,我还要一直写下去。”

⑥天底下,最在乎我们的是父母啊。

【1】文章叙述了有关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请简要分析第①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请按要求赏析第②自然段和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1)他焦急的分辩着,我大声激昂地说着,惊动了刚好在楼上的父亲。他都看在眼里,但只是默默地听着,没有过来干涉。(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父亲形象)

(2)闭上眼睛还能仿佛感觉到当年我们姐妹三人那惊恐不定的眼神,和刚因失去母亲早已薄如蝉翼的心,再次被这种不安敲打着。(修辞角度)

【4】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抒发的对父亲的情感。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一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最好的“戏”与最好的“豆”,是“乐土”留给少年迅哥儿成长的印记。相信正当少年的你们也有某段经历,让你的心灵里长出一朵“最好”的花,让你时时回味。

请以“最好的____”为题,写一篇叙事类文章,写出自己的故事。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