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字形和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进了腊月门儿,陵城的街头年味儿  )滋暗长,越来越浓。商家开始张灯结cǎi(  ),街上行人摩肩接  ),一个个都器宇轩昂,容光huàn(  )发。

A.qián      zhǒng    

B.qiǎn      zhǒng   

C.qián      zhòng    

D.qiǎn      zhǒng   

2、对《使至塞上》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维的诗以“诗中有画”著称,这首诗在意境创造上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B.首联写了诗人轻车简从,出使边塞,慰问边关守军的内容。

C.颈联用一“直”一“圆”展现了边塞的壮阔,四个景物描绘了秀美绮丽的塞外风光。

D.尾联呼应首联出使一事,个人失意的情绪在大漠雄浑景象的净化下已然消散,有的只是慷慨悲壮的情感。

3、《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提辖”是(   )

A. 绰号   B. 官职   C. 名字   D. 字号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或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卑(bǐ)          然(àng)        纶(jīng)       日(yì)

B.掇(cuān)       徨(páng)       绕(yíng)       仁(tóng)

C.寒(jīn)        然(piān)        (biàn)       然(jiá)

D.级(shè)       子(méi)        制(è)            (qiáo)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下面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首句写深夜院中景色,“缺月”“疏桐”“漏断”构成了一个寂寞清冷的世界。

B.词中“孤鸿”最后独宿荒冷沙洲,表现出对前途未卜的忧惧,是词人心灵的投影。

C.下片词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

D.全词选景抒情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2】整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歌默写。

(1)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4)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5)《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角度写早春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小华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摘抄了斯诺的以下句子:“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18岁的墓碑》,完成下面小题。

18岁的墓碑

①我认识昆仑山下的这片墓地,是在40年前的一个隆冬。但是,我真正懂得死亡留下的重量,却是在40年后的今天。

②这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墓地之一,面积有多大,谁也难以估摸。它被格尔木河拽到遥远的天边,被阿尔顿曲克草原扩展到了昆仑山下的山脊。没有围墙,没有护栏,也没有守墓人,只见那墓地一年比一年扩大,这里掩埋着740多名军人的遗骨,他们献身国防。献身西藏,都是死在阳光灿烂的和平年代里。他们不朽的骨骼里有唐古拉山的石头,也有拉萨河谷的草原。那些无边无际的。被岁月几乎荡平了的坟堆,终年都泡在漠风、冷霜、苍凉之中。六月天坟顶上也盖着冰雪。昆仑墓地深藏于世界屋脊一隅,整个青藏高原就是它的墓碑。

③我已经上百次踏上青藏高原,每次上山必须祭坟。此刻,我站在墓葬地,感到世界在这里睡去,只有你们醒着,自己跟自己交谈,互相交谈。孤寂里,我体会到了一种沉甸甸的成熟,人的灵魂在这里得到升华,蓬勃在坟顶的每一株荆棘,都能称出一片大海的重量!

④我阅读先烈们的经历,我从墓堆前那一个个排列并不整齐的。已经被无情风雪吹打得七扭八歪的木板或水泥墓碑上,寻找着那些用血肉和灵魂铸成的熟悉故事。我的战友,亲爱的战友,墓地上那些随着风儿摇曳的野草,是你们不甘寂寞向远方亲人昂起的头颅,还是你们举起的手臂要向我倾诉心语?

⑤这是一座新坟,坟上的土刚刚经过一场春雪的抚摸,蓬松、清新。这里掩埋着一位才40岁的团政委,他叫左自行。春节,他发给我祝福新年的短信还留在我手机上。我没想到这之后,不到一个月他就走了。他走得太突然了,没有来得及给他的同志、他的家人、他的领导打一声招呼就永远地离开了青藏线。他当兵22年,在风雪高原走了22年。他得的是高原人最容易染上的、却很难治愈的肝病。也许从他走进雪线的那天起,病魔就开始侵入到他的体内了。因为他要做的事情总是那么多,哪里顾得上自己的病情?

⑥此刻,我站在左自行的墓前,也在等待远行的他归来。云安静了,风安静了,鸟儿也安静了。妻和女儿思思栽的那棵让他乘凉的小树也安静了,覆着雪色的墓碑也安静地守望着……

⑦这里安葬着一个在进藏路上献出生命的女卫生员。叛匪用罪恶的子弹穿透她的胸膛时,再有3天她就满18周岁了,她是随着一车进藏的老兵奔赴边防的。这些老兵都像她爸爸一样的年龄,可是大家都听她的,她是老兵们的保护神。她手中的针和包里的药能保证每个老兵无病无灾地跨越世界屋脊。她唱歌时像快活的山雀,只有在下令让老兵吃药时稚气的脸才严肃得像个老司令:不行,像牦牛一样的身体也得吃药!她是为了保护一位首长才用女孩稚嫩的身体挡住了流弹。她死时没留下一句话,只是脸上的笑容没有消失。那是她唱歌时的表情,那是她和老兵逗乐时的神态。坟前的那块汉白玉石墓碑在这里可以说是绝无仅有。这是和她一同进藏。后来转业到江南某市当了市委书记的战友,在退休后专门为她立的碑。白发苍苍的女书记面对女卫生员的坟墓:好姐姐,我已经老了,你还是那么年轻,永远的18岁!50年过去了,她就这样一直孤零零地躺在昆仑山下,覆着雪色的墓碑安静地守望着,墓碑的照片上她的笑容依旧灿烂……

⑧这是一座合葬坟。入葬者是一对很要好的战友哥俩好,同乡。同年入伍后又分到同一个连队。他们两个人,背靠北京城,同开一台车,面向西大门,那年,在藏北救灾运输中,意料不到的雪前夺走了他俩年轻的生命,两位遗孀毅然决定合葬他们。墓地远离军营,远离家乡、太寂寞太寒冷,让他们睡在一张床上互相作伴,也有个说话的人。想家时一起站在墓地遥望故乡的月亮,覆着雪色的墓碑安静地守望着,聆听着他们思乡的倾诉……

⑨我站在昆仑烈士墓地,崇高多于怀旧,珍惜大于痛楚。墓地四周一片寂静。我无法遏制飞纷飘逸的思绪,更难以离开这个思念的季节。那些衰老的人,不管是身体衰老还是精神衰老,只要到昆仑山来看看这片墓地,他们就会变得年轻,他们就会懂得人活着可以拒绝死亡。

【1】概括本文所写的三位军人的事迹。

【2】“昆仑山下的这片墓地”有怎样的特点?阅读第②③④段,概括回答。

【3】第⑤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⑦段划线句。

【5】“我站在昆仑烈士墓地,崇高多于怀旧,珍惜大于痛楚”,“我”“珍惜”的是什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赢得”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博得、取得”的意思。在现实与历史中,有的人凭辛勤付出赢得个人的成功:有的人以品质高尚赢得他人的尊重;有的人甘于寂寞,埋头苦干,最终赢得了历史的肯定……

请以“赢得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今天和未来的世界,是个科技无所不在的世界。学生遇到了作文软件,棋手遇到了对弈机器,医生遇到了克隆技术……科技令人惊叹,使人“任性”,也让人惶恐。面对科技,人类会自信,会自大,也会自卑……

请展开联想或想象,以“与科技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如选题目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