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诫子书》属于家训,是诸葛亮对儿子修身处事的教诲。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西汉时期蜀汉丞相,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
B. 《敬业与乐业》是清末维新派领袖梁启超的一篇演讲稿,文章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C. 当代作家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抓住紫藤萝瀑布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表现了她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思想情感。
D. 《马说》作者唐朝韩愈,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无一字直接谈到人才。作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尔安敢轻吾射 安能辨我是雄雌
B. 尝射于家圃 相与步于中庭
C. 月色入户 木兰当户织
D. 对子骂父 丁氏对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一项是( )
A.罗素对生命意义的呐喊,真是振聋发聩。
B.姜堰桥头小杨村桃花节开幕后,游人络绎不绝。
C.小弟弟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惟妙惟肖。
D.这些群众演员中,他鹤立鸡群,总是容易被导演忽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四川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和面对任何困难。
B.中央电视台开展的“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弘扬了社会正气,倡导了社会新风。
C.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D.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5、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两首诗分别创作于杜甫的青年和中年时期,并且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B.《望岳》中诗人仰望的泰山巍峨雄奇,《春望》中诗人所望长安因战乱残破不堪。
C.《望岳》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泰山神奇秀丽,《春望》借花表达了感时伤世之情。
D.《望岳》一诗景象壮阔,风格雄放刚健,《春望》景象破败凄凉,风格沉郁顿挫。
【2】两首诗都写到了相同的意象“鸟”,却蕴含了不一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按课文原句填空。
(1)足蒸暑土气, 。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4) ,铜雀春深锁二乔。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6)落红不是无情物, 。
(7)伤心秦汉经行处, 。
(8)“是故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9)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7、阅读名著,完成小题。
(1)小明班上举办《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会,请帮他完成下面内容。
(辨人物)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是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性格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曾经是一个土匪头子,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他”指的是 (填人名)。
(忆历史)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
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
(讲故事)《红星照耀中国》还宣扬了国际主义精神,其中白求恩大夫就是一个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人。请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白求恩大夫的英雄事迹。
(2)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
(材料一)彭德怀六千英里的长征,大部分是他步行过来的,常常把马让给走累或受伤的同志,看戏途中,他把棉衣披在身旁小号手身上。
(材料二)“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 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
(3)小明很喜欢读《昆虫记》,下面是他摘抄的语段,阅读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语段一 它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艰难万分地往上滚动那巨大的粪球。它一直是倒退着在推动。我在寻思,它是运用何种稳定神功把这么个庞然大物稳定在斜坡上的。啊!稍一协调不好,它便白忙活半天了:粪球滚落下去,把它也连带着摔下去了。然后,它又开始往上爬,不一会儿又摔了下去。它随即又往上爬,这一次走得挺好,艰难路段总算通过了,原来是一个禾本植物的根在作怪,让它摔下去好几次……
语段二 地窖已挖好,是一个在松土地上挖的洞,通常是在沙地上挖,洞不深,有拳头般大小,有一条细道与外界相通,细道大小正好够让粪球进入。粮食一入地窖,它便躲在家里,用藏于角落里的杂物把地窖入口堵住。大门一关,外面根本看不出这里下面有个宴会厅。大功告成,它高兴万分;宴会厅里全都登峰造极!餐桌上摆满了奢华食物;天花板遮挡住当空烈日,只让一丝温馨湿润的热气透进来;心平气静,环境幽暗,外面的蟋蟀合唱声阵阵,这一切都有助于肠胃功能的发挥。
①语段中描写的昆虫是 《昆虫记》的作者是
②有人评价《昆虫记》能“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联系语段一,说说选段中的昆虫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③戏剧家罗斯丹评价这本书的作者“这个大科学家……像文学家一般地写”。联系语段二中画线句说说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
8、阅读《园林里的石峰》,回答小题。
园林里的石峰
阮仪三
苏州园林是在城市中的构作,模仿自然的山林,“虽是人工,宛如天开”。截取山水一角,以享自然情趣。大自然很大,只得缩小比例而造就成“咫尺山林”,这是苏州园林的妙处。堆一座山,凿一个池,都是人工的作为。古人又想出搬一些天然的石头来点缀装饰园林。苏州地处太湖之滨,而太湖又出产天然美石,在苏州建造园林,要选石头,首选当然是太湖石峰。这些自然的石头来到了园林里,经过精心的布设,经过环境的美化,就成为重要的景物,造就了一处处特别的风景,成为主人们向往自然天地的化身了。主人们再把这些没有生命的石头,加以拟人化的、诗意的提升,于是这些假山石峰就更鲜活起来。古代著名书画家米芾说过,园林里的太湖石美就美在四个字:瘦、漏、透、皱。
瘦,婀娜、苗条,是挺拔的风骨;漏,漏光、漏水、漏气,有通畅的脉络;透,灵活、别致,具剔透的意境;皱,水纹、风痕、衣褶,存细腻的肌理。这里虽然说的是石头的造型和特质,却明明是在形容一个美丽的婀娜多姿的仙女,是在描写一朵随风飘荡变幻的云气,眼前的这块顽石也就灵动起来了。真的,你仔细地去观赏这些石峰,读懂了石头上酌题名,在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思绪就会跟着石头的造型、洞孔、纹理、体态飞腾起来。
留园里最著名的石峰叫“冠云峰”,人们把它看成了美女头上的云鬓,佳人正在梳理镂空的发髻,对着水镜在顾影自怜。在冠云峰前特地挖了水池,这样就有了倒影,石头上也有了水光冠云峰左右竖立了陪衬的瑞云峰和岫云峰来烘托冠云峰。这块名石布置在最主要的厅堂前面,园主人因为有这块造型别致、高大挺拔的石头而有资格孤傲,厅堂也就命名为“林泉耆硕之馆”(即俗称的鸳鸯厅)。冠云峰后面建一楼以作屏障,就命名为“冠云楼”。这里又有一块名石,正面墙上的匾额“仙苑停云”,隐喻地告诉你墙上镶嵌的一块大石板上面有二十几条游鱼和水草印痕,这是亿万年前的化石,真实的生命记录。石头上留存的远古的历史,会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这些没有生命的坚硬的石块却蕴含着深邃美妙的故事。
秉承中国古人爱石的传统,苏州园林里的假山石峰不仅是园景点缀,而且是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石不成园,已经是苏州古典园林的独特规则了。
(选自《苏州日报》)
【1】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2】作者认为,苏州园林的妙处是什么?
【3】文章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条)
【4】叶圣陶认为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例加以印证。
【5】阅读下面的链接,选文作者和叶圣陶认为石头在苏州园林中各起着怎样的作用?
链接: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摘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9、非典、地震、流感、新冠肺炎,一次次的灾难,让我们团结,让我们坚强,让我们……
请以“在 面前,我们仍旧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除诗歌、戏剧外,其它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