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归省xíng 行辈háng 偏僻pì 戛然而止jiá
B. 欺侮wǔ 竹篙gāo 糜子méi 草长莺飞zhăng
C. 晦暗huì 羁绊ji 蓦然mò 地壳qiáo
D. 怅惘wăng 连翘qiáo 载途zăi 马前卒zu
2、对《使至塞上》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象征了诗人此时漂泊异乡的飘零之感,蕴含着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激愤与抑郁。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五一期间,乌梁素海游人如织,摩肩接踵。
B. 张美丽的美貌使在场的其它姑娘都黯然失色。
C. 韩国政府自出心裁地部署“萨德”,引起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
D. 网络是柄双刃剑,它虽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但是也会藏污纳垢。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根据诺贝尔的遗嘱……(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B.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建树:建立的功绩)
C.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颁发:发布)
D.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
5、阅读诗歌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语来描绘梨花。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产了“惆怅”的心情,这反映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6、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_,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2)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____________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5)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春”字的古诗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法布尔的《昆虫记》中,被称为“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的是____________。这部作品被誉为“____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特写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重要事件,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长征的艰险和红军的伟大精神。
8、阅读《中国人的人伦礼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人的人伦礼俗
①中国很早就进入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特点是人固定在土地上。因此,世代生长于斯的农民,非常强调伦理秩序,强调上下zūn( )卑。所以,中国传统节日里人伦特性体现得非常充分。这与西方的宗教性节日是很不一样的。比如在春节,以礼俗形式体现的就有 礼、 礼、 礼和 礼,都特别强调家庭、社会以及个人之间的文化联系。
②辞年礼的起点是腊八。从腊八开始,大家就准备过年了。腊八之后,人们都要扫尘,就是为了在过年迎神祭祀的时候有一个清洁的环境。除了扫尘之外,还有一个净化仪式,那就是年前要沐浴、剃头。如果说扫尘是一个居所空间的净化的话,沐浴和剃头则是个体的一个清洁仪式。这个年俗特别强调在这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中,用一种新的形态新的面貌迎接新年。
③再看团年礼。团年礼就是在辞旧迎新的过程中所举办的家庭团聚仪式。团年礼是过年的中心部分,其中重要的节点是祭祀祖先与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一年中最具象征性的一顿饭食,其中有一些菜是不能少的,如鱼、肉丸、红枣等,取年年有余、团圆、喜庆等吉兆。在传统中国,无论如何,年夜饭都应该是在家里吃,因为家里有祖先的牌位,我们是跟祖先共同享用这顿团圆饭。我们今天很多人主张年夜饭要到饭店去吃,这其实是在城市化、商业化的浸染过程中,受到商家的误导。这其实是文化礼俗的一个重要损失,是不正常的。
④团年礼中还有个重要的仪式,就是长辈给小辈分发压岁钱。压岁钱的意义是长辈通过给小辈以钱物的方式,表达家人的关爱,冀望给孩子一种力量,让他们能够平安度过年关。这是一种祝福,是一种伦理的关怀和精神的鼓励。但是现在很多人将发压岁钱看成是种负担,因为价码越来越高,人情越来越重,这其实大大偏离了压岁钱礼俗的本意。
⑤在传统年节礼俗里,还有守岁礼,即全家人彻夜围炉团座给老人祈寿。宋朝时,“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mèi( ),谓之守岁。”我们今天是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等到零点,然后放鞭炮。这是因时而异的新变化。今天的春晚让四海华人能够聚在一起,实际上它是延续了中国非常古老的传统,就是让海内外华人共享这一特殊时刻,让华夏子孙在春节共同体验我们的文化传统,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⑥熬过了旧年,迎来了新年,这个时候大家要互相庆贺,所以又有拜年礼。拜年礼不仅仅是老百姓之间的庆贺方式,而是社会各个阶层一起共享的文化仪式。这种文化仪式让我们获得社会整体的文化感觉。新年到来之后,这样一种对天地、祖先、亲人、乡邻、朋友、同事之间的贺拜仪式,也是一种建构礼俗关系的仪式行为,是在新的时间中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关系的再确认。
——2013年9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1】请为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①上下zūn卑(______) ②达旦不mèi(______)
【2】请根据全文内容补全第①段的空缺。
比如在春节,以礼俗形式体现的就有____礼、____礼、____礼和____礼,都特别强调家庭、社会以及个人之间的文化联系。
【3】就全文而言,文章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4】有人认为中西方节日最后都可归结于饮食文化。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理解。
【5】不同的传统节日,有不同的传统习俗。你还知道中国有些什么传统节日,该节日有什么习俗?请举一例。
9、色彩,演绎亮丽的阳光,点缀明媚的自然;色彩,装饰美好的生活,扮靓诗意的人生;色彩凝聚温馨的记忆,辉映灿烂的历史……那一抹色彩,让你打开心扉;那一抹色彩,让你驻足流连。
请以“那一抹色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3)感情真挚,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