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国共合作实现后,开创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有人称之为国民大革命。被称为“大革命”主要侧重于(     

A.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B.领导力量的先进性

C.道路选择的正确性

D.革命斗争的彻底性

2、西域都护是汉代西域官阶最高的官职,官秩二千石,相当于内地的郡守,其下属官有副校尉、丞、司马、侯、千人等。西域都护府的治所,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3、在秦完成统一之前,六国之间存在着差异,包括方言和地域特色,这导致了文化上的差异。为消除这种差异,统一以后的秦朝(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了文字

C.统一度量衡

D.实行三公制

4、20世纪60年代前期,我国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开展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它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     

A.改善了工业布局

B.优化了产业结构

C.改革了经济体制

D.平衡了经济比例

5、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1948年前八个月纸币的发行量已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随之而来的是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据此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A.内战的庞大开支

B.美货已经大量涌入

C.官僚资本的形成

D.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6、对姜寨遗址的考古发现,小房子占绝对多数,屋内既有成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又有火塘、炊具等生活用具,表明他们独立消费。北首岭、大地湾等遗址也发现类似情况。“小家庭”基本单位在六七千年前已出现,对历史学界是一个“新闻”。这说明(     

A.中国私有制产生不早于六七千年前

B.新材料的发现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

C.中华文明起源呈多元一体基本格局

D.农业生产是小家庭出现的必要条件

7、1912—1919年,中国纺织业新设厂27家,投资额2998.4万元,缫丝业新设厂96家,投资额799.5万元,面粉业新设厂91家,投资额1472.3万元,烟草业新设厂12家,投资额601.9万元。据此可知,该时期(       

A.民族工业得到一定发展

B.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兴办实业成为社会共识

D.轻工业体系较为完整

8、据考古学研究,夏、商、西周三代中原地区政治礼制继续发展,并向周边地区传播辐射。周边各区域在保持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主动接受中原的礼制文化。据此可知,中原地区礼制的传播推动了(     

A.文化交流与认同

B.儒家观念的形成

C.国家机构的完善

D.中央集权的确立

9、1937年12月,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人人敌忾……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A.认识到民众的巨大力量

B.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与日寇抗战到底之决心

D.在战略上做好了抗日准备

10、下表是近年来中国参与的重要国际活动(部分)。这些活动反映出

时间

外交活动

2016年4月22日

中国领导人特使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并代表中国签署《巴黎协定》。

2017年5月19日至20日

中国政府参加叙利亚问题第六轮日内瓦和谈。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化解叙利亚危机,支持联合国发挥斡旋主渠道作用,为早日解决叙利亚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5月18日

中国领导人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致辞中,正式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主张。

A.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B.环境问题得到高度重视

C.地区稳定得到大国推动

D.人类健康意识得到提升

11、《明夷待访录》记载:“为君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据此可知,黄宗羲(       

A.提倡工商皆本

B.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C.提倡个性自由

D.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12、清代凡特旨经铨叙派任外官(道、府以上)者,如大学士、九卿、六部、督抚、将军、都镇、学差、主考,以及驻外使臣,皆由军机处开单请旨。这说明(     

A.军机处限制了君权

B.军机处起助理国政的作用

C.军机处负责草拟各类决策

D.军机处掌握各级官僚任免权

13、延安时期.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把国际主义的内容与民族形式分离出来,是一点也不懂国际主义的人们的干法,我们则要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一论断(       

A.维护了革命统一战线

B.巩固了“第二条战线”

C.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巩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4、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为孙中山吸取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则需要防微杜渐而提出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15、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此次会议(     

A.提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B.总结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C.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

D.成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转折点

16、宋真宗时期的王且盛赞科举选官制“条式具备,可守而行,至公无私”,欧阳修也认为科举选官“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这反映出科举选官

A.提升了官员的政治素养

B.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

C.将官吏选拔权收归中央

D.有助于形成重学的风气

17、10月25日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是

A.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18、“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求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     

A.编练禁军以减弱地方势力

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

C.知州与通判共同签署文书

D.加强对地方机构的制约监督

19、1919年5月19日,甘肃女学生邓春兰写信给北大校长蔡元培,要求北大解除女禁,并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呼吁男女教育平等,后来她成为甘肃省第一个女大学生。自此,各大高校开始招收女学生。据此可知,当时(     

A.西方思想影响社会变革

B.男女地位实现平等

C.五四运动推动思想解放

D.教育革命全面开展

20、钱穆在《中国经济史》中写道:“两税制乃用钱纳税,实乃妨农而利商。史载:‘定税之数,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纳税人以所供非所业,必将增价以买所无,减价以售所有,使豪家大商得益,而农民日困。当时如无钱币,则可代实物。但物与钱的比例并不固定,时有涨落。”由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使农民面临双重剥削

B.增加了政府财赋收入

C.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D.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21、以下图片来自某班级的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据此判断这篇推文的主题应该是(     

2006年河北农民自铸的“告别田赋鼎”

2019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工业机床部件

2021年中国空间站发射的天和核心舱模型

2023年积水潭医院的3D打印骨科技术

A.医疗技术的进步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C.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D.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22、南朝宋、齐时期,寒人充当中书舍人,专掌军国机要,夺取了至关重要的中书省大权,同时地方上也任用寒人为典签,监督军政。这反映了(     

A.寒人成为治国核心

B.考试选官制正式确立

C.中央机构权力失衡

D.社会流动性有所增强

23、汉代选拔人才,以荐举制取代世袭制,以察举、征辟诠选制度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求。魏晋南北朝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把选才权收归朝廷,把人才分为九等,选才标准规范、缜密,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可知,汉到魏晋时期人才选拔的趋势是(        

A.更趋向于公平公正

B.更趋向于选拔权的归属

C.更趋向于重视血统

D.更趋向于才学和能力

24、下图是1917年6月马星驰在《新闻报》上发表的漫画《这把交椅能坐几个人》,其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限制王权的开始:13世纪初,大贵族联合起来,迫使英王约翰签署《____________》。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26、洋务运动目的:________

27、1937年9月________发表,至此,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________。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8、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开通大运河大运河开凿的意义:________

灭亡: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隋炀帝在江都背部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9、边疆压力

(1)宋辽关系

①北宋建立前,________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

②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③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________”,内容: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________”。通过这项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2)宋夏关系

①北宋与西北________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

②双方最终达成和议。“庆历和议”,内容:西夏保持________,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________”。

30、同年底,张作霖之子_______通电全国,宣告_______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国民政府在_______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3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已经使用天然火,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32、王安石变法的目的:________

33、经过

时间

日本侵华

中国反应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________

国民政府:推行________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________政策,寄希望于国联,国联提出国际共管的方案,日本拒绝这个方案,宣布退出国联。

十九路军: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力反抗。

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1931年9月19日晨

日本占领沈阳,占据整个东北

1932年1月28日

一二八事变

1932年3月

伪满洲国:日本扶植清废帝________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1935年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发起的“________”宣传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________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________的局面初步形成。

34、西夏

(1)起源: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________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

(2)建国:1038年,党项首领________称帝,定都________,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3)统治: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4)夏金关系:西夏向金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二、金朝入主中原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这个事件过程又称作什么?

(2)“海上马车夫”是指哪个国家?“日不落帝国”又指哪个国家?什么事件标志世界市场拓展?

(3)说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6、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和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有什么不同?

 

3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时间?目的?确立了什么制度?地位?

38、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是怎样的?

39、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它的确立、完善和不断加强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基本轨迹。请结合有关史实回答: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2)列举唐朝、明朝、清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