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元代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都元帅府及军民府、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正式建立土司制度。土司制度(     

A.一定程度巩固边疆

B.确立了羁縻政策

C.增加了民众的负担

D.阻碍了社会进步

2、中国古代有一类文学作品,因其语言直白、内容浅显,在普通百姓中得到广泛传播。该类文学作品最有可能是(     

A.汉赋

B.唐诗

C.昆曲

D.小说

3、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由浅入深的过程。下列文献,能够与以上三个阶段相对应的是(     

A.《文学改良刍议》《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学伪经考》

B.《海国图志》《孔子改制考》《文学改良刍议》

C.《新学伪经考》《资政新篇》《钦定宪法大纲》

D.《变法通议》《天朝田亩制度》《革命军》

4、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B.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C.促进了近代中国民主化的进程

D.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5、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宣扬秦代替周是水德代替火德,并采用一整套相应的制度,如水德色尚黑,秦统一后,衣服、旗帜等“皆上黑”,与水德相应的数字是六,所以“符、法冠皆六寸”。还特意把黄河改名为“德水”,以炫耀自己的正统性。秦始皇的这一举动是受到战国时期某一学派的影响而进行,这一学派和它的创始人是(     

A.荀子 儒家

B.韩非 法家

C.邹衍 阴阳家

D.李耳 道家

6、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来确定。元代行省区划打破了这一做法。如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被划归陕西行省,使四川盆地的北向门户洞开,无险可守。元朝的这种做法(     

A.拓展了统治疆域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阻断了经济交流

D.扩大了地方权力

7、1887年,在李鸿章的支持下,漠河金矿成功筹办,并制定了相应的公司章程。如:在财政管理上,规定主厂者不可兼管钱财,每日所得金沙须由主管刊刻清册,分送各股东审阅核实;在分配制度上,实施“四六分金”,即企业得四成而矿丁得六成,若有盈余,则在厂之人“均沾酌赏”。由此可知,漠河金矿(     

A.经营理念具有一定近代化特征

B.已摆脱封建化的商业管理模式

C.属于半殖民地性质的民族工业

D.标志民用股份制企业开始出现

8、新石器晚期,兴隆洼文化遗址发现一个由许多石块和陶片组成的S形动物,头部的位置摆放着一个野猪的头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的“玉猪龙”;仰韶文化遗址中人们发现一个墓室中壮年男性骨架的左右两侧,有用蚌壳精心摆放的龙虎图案。这反映出该时期(     

A.礼文化开始形成

B.宗教色彩浓厚

C.中华文明的特点

D.手工业的产生

9、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多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再与臣下反复讨论后作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提升了军机大臣的地位

B.确保了朝廷决策的合理性

C.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

D.强化了皇帝对政务的控制

10、蒋廷黻指出:“道光时代的人不反对领事裁判权,因为他们想以夷官按夷法来治夷人是极方便省事的;不反对协定关税,因为他们想把税则一五一十地订在条约里,可以免夫许多的争执。”这反映出清政府(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

B.被迫从闭关走向开放

C.固守“天朝上国”理念

D.灵活博弈的外交态度

11、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也被杀死。但“商鞅虽死,秦法犹存”,“秦妇婴皆言商君之法”,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商鞅变法(  )

A.受到了广大人民拥护

B.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C.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

D.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12、东晋、南朝政府在吴兴乌程(浙江湖州)筑荻塘,溉田千顷;又在会稽一带开垦湖田, “皆成良业”,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东晋、南朝政府的各种支出,主要依靠三吴。这说明当时(     

A.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B.北民南迁推动江南农业发展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南方成为粮食的最主要产地

13、下图为中国近代史上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B.打破了日军的“囚笼”

C.挫败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改变了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

14、明太祖朱元璋在与群臣分享治国体会时,曾因政务过多发出了“百僚未起朕已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的感慨。引发这一“感慨”的制度性原因是(     

A.丞相的废除

B.锦衣卫的设立

C.内阁的设立

D.军机处的设置

15、“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中的“河”是指

A.黄河

B.大运河

C.淮河

D.渭河

16、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九卿中有管国家事务的官职,如:廷尉,掌管刑法;典客,管边疆民族事务;也有管皇家事务的官职,如: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太仆,管宫廷车马;奉常,管宗庙礼仪。据此可知,秦朝(     

A.实现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政治体制有家国同构色彩

D.体现礼法结合的治理理念

17、帛画《导引图》发掘于西汉初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墓,是现存最早的彩绘气功导引操练图,同时也是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体育医疗方式。该图反映了(     

A.体育养生的开端

B.尚武雄浑的时代气息

C.珍爱生命的理念

D.百姓生活的美好富足

18、记录西周、春秋时期历史的《国语》一书中,记载了大夫以上的贵族食牛羊猪肉、士食鱼炙、庶人食菜的生活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争霸战争的破坏

B.等级秩序的影响

C.百家争鸣的兴起

D.各国变法的推动

19、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某城市举行了一场国际会议,该会议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5国总理发起,共有29个国家政府首脑共计340名代表参加,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会上周恩来呼吁各国撇开分歧,为着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合作。在这次国际会议中周恩来的做法(     

A.妥善消解了与会国错综复杂的矛盾

B.顺利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C.有效扩大不结盟运动的国际影响力

D.成功维护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大局

20、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历史进化观:“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还提出“文言合一”“白话文学”等。据此可知,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旨在____(     

A.宣传民主与科学

B.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

C.传播马克思主义

D.抨击封建的伦理道德

21、1950年11月,陈云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对支出用‘削萝卜’的办法,对收入用‘挤牛奶’的办法”,“削萝卜”就是尽量削减一切可以削减的支出,“挤牛奶”就是尽力增加可能增加的财政收入。这一举措的实施(       

A.满足“国防第一”的需求

B.保证“一五”计划的完成

C.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D.体现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22、史料记载: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都发现了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据此可知(     

A.世界呈现各大文明区域

B.大河流域孕育出新文明

C.原始村落分布的不均衡

D.中国村落遗址领先世界

23、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论述生物进化论时说:“生物变迁之因,皆由生存竞争。优胜劣汰之公例而来, 这条公例不仅适用于生物界,也普行于一切邦国、人事之中。”梁启超这一观点(     

A.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B.为国人普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

C.顺应了社会变革的时代需要

D.试图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基础

24、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此材料表明

A.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

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

C.权力分工结构体现原始色彩

D.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________年9月21日,中国人民________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参加了会议

26、观察下列图片,完成下列小题。

A马噶尔尼使团访华

B《燕然山铭》石刻

C驻藏大臣令牌

D汉委奴国王金印

E井真成墓志拓片

F唐蕃会盟碑

将上述表格内容按照时期分类(填写字母)。

秦汉________

隋唐________

明清________

27、主张

(1)拥护“______”,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2)拥护“赛先生”,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3)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主张以______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28、汉代中(内)外朝制度:中朝为________机构,外朝为_______机构;

 

29、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30、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割让________、赔款________银元、接受________以及开放________

31、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________________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

32、《南京条约》签订后,________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

33、元朝的统一:________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34、填图题:

读“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图,在横线上填出这四次战役的名称。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改革开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全球各经济体GDP总量排名前十统计图

任选一个领域,说一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36、“围剿”与反“围剿”各是指的是什么?

37、辽宋夏金元时期海外贸易发展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8、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39、中国战场在法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