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汉字姓氏以祖先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占很大比重。周武王灭商后,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划界建国。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2、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运动,“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其在高级知识分子中更是主导”。这一运动的主要意义在于(     

A.促进辛亥革命爆发

B.冲击传统伦理道德

C.激发民族意识高涨

D.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3、如图是清疆域图(1820年),据图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有关清朝在①②③④四地治理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B.②地:实行“改土归流”,强化管理

C.③地: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之乱

D.④地:派驻办事大臣,共同治理

4、1853年,英国政府训令驻华公使提出修订《南京条约》,要他向中方提出:中国应毫无保留地给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英国人走遍全中国不受任何限制。1854年,美国、法国也都积极活动以求修约。这反映出当时(       

A.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丧权辱国

D.中国的宗藩关系面临解体

5、汉末三国时期胡人内迁,西晋灭亡,王室东迁。十六国中最早建立政权的匈奴贵族刘渊,自称汉朝皇室的后裔,其建立的政权以“汉”为国号。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分别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四个国家。诸多少数民族政权为谁是正统而激烈争执,一些臣僚以东晋为“华夏正朔所在”为由劝谏君主慎重考虑南征行动。这可以说明当时(     

A.少数民族政权完成了封建化

B.国家统一趋势初显

C.民族之间斗争激烈征战频繁

D.华夏认同氛围浓厚

6、下面是东晋至北宋四个朝代的平民阶层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图。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制度革新消除了社会阶层固化问题

B.平民入仕愿望日益强烈

C.门阀士族仍具有较强的政治影响力

D.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7、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几经变革,不断完善。下列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郡置中正,平次人才之高下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

8、秦灭楚的战争中,秦军出动兵力达60万,每天士卒口粮就多达66667石,以车载25石计,每天需要2667辆运车转送。这主要反映出(     

A.当时战争就地取材

B.秦国的交通运输条件优越

C.秦军作战迅速高效

D.秦国得到其他诸侯国支持

9、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A.实行合作化

B.完成土地改革

C.稳定市场物价

D.发展农业生产

10、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治国策略。该思想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子

11、刘伯承说:“(解放战争)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逐城推进,而是跳跃式的。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为此,解放军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进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挺进中原,展开战略防御

12、1938年春天,为了阻止日军在徐州会合的战略目标,中国军队在山东省南部的某座古城投入近30万兵力与日军苦战。虽然我军损失惨重,但是这场战役寸土未失,重创日军主力,它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一场空前大胜,极大地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和士气。由此可以推知,这场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徐州会战

13、阅读下图,对其判断正确的是(     

I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II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III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

A.中原文化区出现了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

B.甘青文化区完全属于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

C.考古工作者在江浙文化区发现了大量的粟

D.中华文化星罗棋布奠定多元一体发展基础

14、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南北各省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廷独立。而其中一个突出现象是众多立宪派人士纷纷加入各地的起义。这反映出(     

A.革命浪潮的难以阻挡

B.武昌起义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C.国家出现了严重分裂

D.辛亥革命达成了广泛社会共识

15、1917年初,《新青年》尚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在中国的传播“似可缓于欧洲”;到1918年10月,《新青年》通过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发出了热情讴歌社会主义的全新言论。《新青年》言论的变化(       

A.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B.表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预示着中国革命的新发展

D.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

16、1913年的一篇新闻短评《袁总统之徒弟》中写道:“一日记者之车夫与一车夫相哄,站岗巡警过而叱两车夫曰:‘得了得了,知道吗,现在是共和时代,大家对付着罢了’”由此可知,作者真实的看法是(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众生活坚持共和原则

C.政府消极对待共和政治

D.共和制为当时唯一选择

17、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中国古人基于对自然灾害特点、农业丰歉周期变化的朴素认知,提出设立常平仓、义仓、社仓等,提前仓储积谷,并通过“籴”“粜”等措施调节粮食资源以缓解灾荒时的粮食短缺问题。 这些措施(     

A.增加了政府赋税收入

B.适应了农耕社会需要

C.保障了粮食稳定供应

D.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

19、三星堆青铜器在合金成分、铸造方法和装饰工艺上,均表现出与中原地区商文化青铜器基本一致的趋势,但器物种类、器形、纹饰等又与中原地区同时期青铜器风格迥异。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A.源远流长

B.多元一体

C.领域广泛

D.影响深远

20、1950年,我国开始对越南、朝鲜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揭开了我国对外援助的序幕;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对外援助对象不仅包含了蒙古、古巴等国,还涉及埃及等非洲新兴国家,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国家社会的发展。这些做法(     

A.适应了新中国政治经济建设的需要

B.说明新中国放弃“一边倒”外交方针

C.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孤立

D.使新中国的外交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21、康熙时期,在陕西南部的秦岭和大巴山地区,有铁厂数十处,投资铁厂的大都是外来客民,他们“携带工本,雇募匠役”,这些投资者的资本都比较雄厚,“凡开厂之商,必有资本足以养活厂内之人”。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A.商帮活动较为频繁

B.官营冶铁业发展迅速

C.自然经济趋于瓦解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22、图片是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下面四幅图片中的人物与虎门销烟有关的是(     

A.

B.

C.

D.

23、虽然西周后期有不少册封典礼,但是封赏的财物仅限于服饰、弓箭及仪仗等,以示荣宠而已,不再有周初封邦建国时赏赐大量山川土田和人口那样的宏大气魄。这一现象表明西周后期(       

A.血缘政治已经崩溃

B.土地私有制已确立

C.王室势力日益衰微

D.集权体制遭到削弱

24、西周时期,天子“授民授疆土”,将王畿(jī)以外的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诸侯国。材料描述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智者箴言引领着人类的思想。请将思想家与其言论相匹配。将编号填入右空格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老子 (   )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孟子 (   )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韩非子 (   )

D.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 (   )

26、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7、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___________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__________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____________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内阁名义上对_____负责,实际上对______负责;实行________,即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内阁首相由议会中__________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8、国民革命

①目标:_________________

②成立与东征:1925年国民政府在______成立,通过两次_______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

③北伐:______年国共两党开始________。使革命势力从________发展到________基本上推翻了____________反动统治。

④失败:1927年4月12日,__________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_______”。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___________,国民革命失败。

29、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________,确立________,推进________,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________前提和________基础

31、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印刷术之起源,曾有两种尖锐对立的意见。在19世纪和20世纪开头二十年的资产阶级的历史资料中占有支配地位的观点,认为印刷技术完全是欧洲人独立的发明。相反观点的代表者则说:印刷术之发明并不在欧洲,而是在东方,远在传入欧洲以前中国已有印刷术了。伏尔泰也说:“他们(中国)发明了印刷术。在中国,在木板上刻方块字的工艺更为完善。”随着时代的进步,更有学者认为可为中国是印刷术祖国的完全无可争议之证据的,就是第10世纪到第12世纪所出版的中国的古版书之存在。许多东方历史专家,特别是中国学学者,一致断然主张,印刷术在中国盛行,远较欧洲为早。

——摘编自于翠玲《民国时期中国印刷术研究的视野与思路》

就材料中关于印刷术起源的不同观点,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表述成文、主旨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3、康乾盛世: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鼎盛局面,史称______________

34、________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________进攻下,________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鸦片战争前世界的形势是怎样的?(从经济和外交两个方面分析)

36、东汉的衰亡

(1)东汉衰亡的原因有哪些?

(2)东汉衰亡的表现是什么?

37、“十六国”的来源和概况是怎样的?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二   漫画《时代的标志》:Welcome to Moscow(莫斯科欢迎您)据说莫斯科的麦当劳是全世界经营最好的分店。

材料三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的主要行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现象出现的政治背景。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多极合作时代的认识。(要求:以对多极合作时代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9、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南北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唐代的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