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在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中一处东汉夫妻合葬墓中发现的织锦护臂,上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周围有弓箭、箭服、短剑鞘等物品。这可以用来佐证( )
A.阴阳五行学说开始流传
B.东汉时期长途贩运兴盛
C.中原与西域的交通往来
D.西域织锦技术赶超内地
2、下侧是一本隋唐史著作的目录(部分),下列该书其他章节的标题中,最适宜第七章的是( )
A.三百年分裂后的重新统一
B.经营西域和安抚吐蕃
C.宽容而灿烂的精神世界
D.玄宗改革与中古贵族政治的终结
3、南宋学者叶适《水心别集》中指出:“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以下结论最能体现叶适观点的是
A.宋代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与安定
C.“柔”是指文官统军
D.宋代崇文抑武导致边防危机
4、“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是热播的电视节目。节目中介绍过的四幅油画如下,按其反映的革命活动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5、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道路时期。下列与之相符的历史史实是( )
A.三线建设增强国防力量,使中西部地区全面发展
B.成功召开“八大”,提出“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
C.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神舟号系列飞船
D.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6、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世纪40年代,俄国势力侵及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
B.英国远征军司令懿律率军队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
C.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
D.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从独立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史记·周本纪》记载:“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该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内外服制
D.分封制
8、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以下对于“第二次知识接触”评价正确的是( )
A.产生了广泛影响
B.助推了社会转型
C.冲击了正统思想
D.传播了西方科技
9、《秦律》规定:官吏不得在同一时期从同一户家庭的适龄男子中抽调两个以上的劳动力去服兵役;只有在运送任务紧急而又不能滞留的情况下,才允许兴发徭役;农田春忙季节,不对百姓随意兴发徭役。据此可知,秦朝( )
A.注意保护农业生产
B.实施暴政导致速亡
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D.推行抑商政策
10、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秀全除了杂糅儒家大同社会的理念和早期基督教财产公有观念外,还吸收了某些农民起义的主张,如“穿衣吃饭,不分尔我”“有患相救, 有难相死”。这些思想( )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性质
B.促进了中西方之间交流
C.有利于稳定天国的政权
D.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11、“中华”一词始见于西晋末年,是在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背景下,中原士人为把中原的政治、文化与这些民族相区分而产生的自我称谓。入唐以后,“中华”一词被广泛使用,不仅成为唐朝的别称,也成为中国的名号。这一进程反映出( )
A.民族矛盾和冲突逐步消弭
B.边疆与内地实行一体化的管理
C.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加深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
12、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
B.注重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C.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
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13、下表为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政治 | 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 |
经济 | 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 |
思想 | 尊崇儒术 |
稳固边疆 | 设置河西四郡 |
A.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4、曾三次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著有《瀛涯胜览》一书,书中描述了沿途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等内容。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
A.宣扬明朝的大国国威
B.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繁荣
C.丰富了国人的海外知识
D.传播了中国的先进文化
15、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西夏)元昊倔强构逆,兵势甚锐,竭天下之力,不能稍挫其锋;然至绝其岁赐、互市,则不免衣皮食酪,几不能以为国,是以亟亟屈服……北事辽,南事宋,仅足以自存。”马端临意在说明,当时西夏( )
A.经济依赖性较强
B.国力日渐衰弱
C.军事战斗力强大
D.榷场贸易发达
16、“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此言论出现于( )
A.18世纪60年代
B.19 世纪6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 世纪20 年代
17、下面分别是关于汉唐时期的经济政策示意图。据此可知,两者都( )
①是中央政府推行的赋税制度 ②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
③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④是依据现实进行的政策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观察下列两幅地图,其反映的历史主要特征( )
A.中国疆域基本定型
B.中央集权不断巩固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D.封建社会走向顶峰
19、在下列划线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隋朝及①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②谷物棉布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③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武周后由于人口增加,又不断土地兼并,公家已无土地实行均田制。安史之乱后,朝廷负担遽增。唐德宗年间,改行④杨炎的两税法。
A.①
B.②
C.③
D.④
20、王安石变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以理财为核心
C.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内容有青苗法、募役法等
21、西汉初年,岭南地区南越国国王赵昧死后身着汉代帝王、王侯的敛服——金缕玉衣入葬,墓中的五色药石、药具表明赵昧也同汉朝贵族一样幻想升仙。这反映出( )
A.游牧与农耕文明的交融
B.经济重心南移助推道教发展
C.岭南文化深受中原影响
D.中央政府开始介入岭南管辖
22、下图所示形势的出现与近代某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该条约产生影响的是( )
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3、“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参加进来了,工人阶级也进来了,女性也进来了。尽管五四运动中还没有农民阶级的广泛参与,但是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推进,农民阶级也参加到革命的洪流中来了,并成为工人阶级的重要同盟军。”这充分体现五四运动( )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
D.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4、下表是有关《诗经》研究的部分代表性观点,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
学者 | 观点 |
司马迁 |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有三千余篇,经孔子去其重,取三百五篇。此说多为后人所赞同,如班固等人 |
孔颖达 | 《毛诗正义)认为:从经传所引诸诗看.存者多而亡佚者少,不容孔子十去其九 |
朱熹、叶适 | 认为孔子只是刊定而已,谈不上删与不删 |
现代学者 | 司马迁生当西汉初.所见材料多,删诗与否,亦有不同说法,但他取三千之说,必有依据 |
A.研究《诗经》不能以《史记》作为参考史料
B.历史的真相随着时代发展一定会被揭开
C.历史叙事通常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
D.《诗经》由不同时代学者搜集和整理而成
25、1947年3月国民党发动对___和___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26、(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核心。
(2)英国国王是_________,平常仅扮演仪式性角色。
(3)内阁名义上对__________负责,实际上是对___________负责。
(4)首相拥有行政权和_________,是国家政治生活的___________和领导者。
27、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________,支持________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28、________年,漠北蒙古部首领________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________,被奉上“________”的尊号。此后半个世纪,蒙古军队先后灭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招降________诸部,兼并云南的________政权,还远征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29、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____的前身,称回回
30、经济战
(1)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国家________困难,________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________飞速上涨。
(2)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________之战”和“________之战”。
(3)到1950年春,全国________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4)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________管理、________管理、________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5)经过一系列努力,到________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________。
31、近代世界变迁
根据提示,完成从“史前到隋唐时期“的时间轴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32、武汉会战1938年6月中旬,武汉会战开始。________月下旬武汉会战结束,这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沦陷。与此同时,南部重镇广州也被日军占领。1938年10月,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________阶段
33、________年1月11日,________、________等在________桂平________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不久,________称天王
34、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1)颁布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原则。
(2)确立三大制度:根本政治制度——________,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35、请列举罗斯福新政具体措施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二 漫画《时代的标志》:Welcome to Moscow(莫斯科欢迎您),据说莫斯科的麦当劳是全世界经营最好的分店。
材料三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的主要行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现象出现的政治背景。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多极合作时代”的认识。(要求:以对“多极合作时代”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7、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向苏联学习,走斯大林模式道路,到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请回答:
(1)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的起止年份。
(2)中国共产党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次会议召开于何时?
(3)拉开我国改革开放序幕的是中国共产党哪次重要会议?
(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8、简答题
(1)分封制内容
(2)宗法制目的
(3)宗法制核心
(4)分别解释三公九卿的职能
39、你如何评价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