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东晋时期,司马皇族与世家大族(如琅琊王氏)建立起“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关系,“共”天下是这一时期的主流,“争”天下只是个别的特殊现象,且为整个门阀集团所不容。强大的门阀势力,成为支撑这个政权的重要柱石。这表明当时

A.门阀政治削弱了中央集权

B.皇权与族权实现了相互制衡

C.选官制度影响着政治的发展

D.门阀政治的建立具有合理性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核心理念的“全球发展倡议”,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据此可知,习近平的外交思想(       

A.彰显了世界大同的崇高追求

B.开始重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D.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有利于(       

A.消除藩镇割据

B.强化地方权力

C.促进民族交融

D.加强中央集权

4、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中国与非洲的关系在“革命伙伴”基础上增添了“合作”伙伴的新内涵:2009年,中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2013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超过了美国。这反映出(       

A.第三世界的力量不断壮大

B.非洲开始融入全球化潮流

C.中非命运共同体日益牢固

D.西方放弃了对非经济侵略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的土地改革、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以及抗美援朝战争,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面貌

B.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C.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D.巩固了新生人民民主政权

6、下图为1937年11月5日刊登在《救亡漫画》上的漫画《将来我们所看得见的结果!》。该漫画反映了(     

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信念

C.中国民众积极投身抗日

D.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

7、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规范”是指(     

A.分封制度

B.世装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

8、下列选项中,解读准确的是(     

一场战争的两种视角

 

军事口号

政治倾向

社会思潮

《北洋画报》的“南征”视角

“赤”与“反赤”

以武安国

求新反旧

《良友》的“北伐”视角

“革命”与“反革命”

文武合流

“普遍参与”的现代社会

A.不同史料对战争的记载不同

B.不同的描述体现战争的多面性

C.不同立场影响对战争的描述

D.不同时期对战争描述有所侧重

9、《宋书》记载南朝刘宋王朝发展状况“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可用于研究(     

A.北方民族内迁后的影响

B.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原因

C.南宋时和平繁荣的景象

D.南朝南方经济发展成就

10、秦朝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所用车马衣服器械百物称“乘舆”,所在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所至称“幸”,所进称“御”。该规定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征是(     

A.皇帝独尊

B.君权神授

C.皇权至上

D.皇位世袭

11、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以“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为题。为此,黎冰鸿创作了宣传画(如图)。该图反映的“三项伟大任务”是(     

A.剿匪镇反、进行土地改革、三大改造

B.剿匪镇反、“一五”计划、三线建设

C.争取抗美援朝胜利、进行土地改革、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争取抗美援朝胜利、“一五”计划、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2、公元前9世纪,楚国先祖熊渠自称“我蛮夷也”;后其国君又宣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这一变化体现了(     

A.诸侯争霸的格局

B.楚国实力的增强

C.华夏认同的观念

D.社会秩序的崩溃

13、下图为公元前2900年中国部分新石器文化分布示意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中华民族形成的曲折性

B.早期国家的正式出现

C.夏商文明的区域性色彩

D.中华文明具有多元性

14、《秦汉与罗马》一文认为,“基层政权出天下”是秦汉能建成世界最早现代国家的原因。下列关于“秦汉基层政权”说法正确的是(     

A.起源于秦朝并被后世王朝沿用

B.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且可世袭

C.标志着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

D.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15、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至北京,在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康有为写成《上今上皇帝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联署。这反映出

A.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增强

B.推翻清政府成为社会共识

C.学习西方进入思想层面

D.变法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6、下图油画作品再现了一次会议的历史瞬间: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正在登船,远处东方的曙光暗喻了革命曙光的显现。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中共七大

17、公元780年,杨炎实行两税法改革。两税法把租庸调中的“庸”和“调”都改为以货币缴纳。“庸”原来是以绢和布代役的,是用实物代替劳役。现在改“庸”为货币缴纳,实际是把劳役税改为货币税了。据此可知,两税法改革(     

A.提高了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

B.优化了社会结构及运行机制

C.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遏制了土地兼并现象的蔓延

18、1265年,忽必烈册封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并让其兼任宣政院的主要官员。另外忽必烈也册封西藏噶举派、宁玛派、布顿派的一些高僧,并授予他们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忽必烈的这些做法(       

A.利于加强对西藏的控制

B.践行了民族平等的思想

C.促进了西藏内部的统一

D.开启了西藏封建化进程

19、汉武帝选拔严助、主父偃等人,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入皇宫,接受皇帝垂询,参与大政。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是

A.解决了王国问题

B.削弱了丞相权力

C.确立了察举制

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0、在“百家争鸣”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其中形成了下图思想学派。对其历史叙述正确的是(     

A.成书于夏朝,主张“无为而治”

B.成书于商朝,主张“以德治国”

C.成书于春秋,主张“兼爱非攻”

D.成书于战国,主张“以法治国”

21、如图是南通博物苑的镇苑之宝。器形上既保留了马上生活器物的逼真造型,又浑圆饱满雍容大度、简洁利落,成为独具特色的工艺制品。据此可见(     

越窑青瓷皮囊式壶(晚唐)

A.唐制瓷技艺大放异彩

B.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C.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唐代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22、1928 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颁布实施。群众欢欣鼓舞,热情歌唱:“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分了田和地,穷人笑哈哈,跟着毛委员,工农坐天下。”这首歌谣反映了 (     

A.土地革命激发农民革命热情

B.毛泽东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

C.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彻底废除

D.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23、下图是中国北方与南方历代人才比重变化趋势图。该趋势(     

A.体现了南方文化知识普及程度高

B.反映了文化轴心与政治中心趋同

C.表明人才比重失衡贯穿始终

D.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4、观察下图,孔子在讲学中向其弟子阐释的为人处世之道应是(     

杏坛讲学图

A.政在大夫

B.学而优则仕

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D.内圣外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土地改革:1947年夏,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___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制度的___。各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运动,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26、“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家之口(     

                                       

27、后方大迁移——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抗战时期的中国,经济实力与军事技术水平都落后于日本。东部沿海工业大学、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规模向________大后方迁移,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28、理论指导:1938年6月,武汉会战开始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________》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持久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

29、“康乾盛世”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史称“________”。

30、对内改革

(1)农村改革

________________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

②撤销农村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③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城市改革

①1984年后,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________________、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3)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__体制。

②我国按照建立________________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31、理学比较注重_______,具有包括宇宙观、认识论、人生观在内的一套理论体系。

①它认为“___”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_______”。

②人生的目标,应当是“______________”,即通过_______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③理学还提出“______________”,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_______的认识。理学带有______________倾向。

32、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_______,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_______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_______

33、文艺复兴的实质是________

34、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

(1)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________________讨伐袁世凯。

(2)袁世凯称帝的行径,更激起________的强烈反对。

(3)________年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________战争,讨伐背叛共和的袁世凯。

(4)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___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列强商品的涌入,非洲各地原有的手工业、冶炼业进一步受到摧毁,而机器制造业几乎是空白。单一作物制或矿产制的推行,更使非洲经济具有极大的依附性。

归纳材料反映的非洲殖民地经济的特点。

36、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1)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如何?

(3)阻碍此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37、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是哪一次?指出召开的时间。

(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行了什么制度?有什么意义?

(3)从哪年开始,我们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8、西安事变

(1)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西安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

(3)西安事变是怎样和平解决的?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是什么?

39、鸦片战争以来,地主阶级日渐觉醒。分别指出新思想、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