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张载《横渠语录》中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意在(       

A.强调学术服务现实

B.批判道家避世思想

C.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D.主张“三教合归儒”

2、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方面,清朝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清朝统治者在西藏地区采取的措施是(       

A.册封达赖和班禅

B.设立盟、旗两级单位

C.推行猛安谋克制度

D.设立澎湖巡检司

3、学者金冲及说:“辛亥革命后,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像走马灯似的一个接一个登场,却始终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稳定的统治秩序(专制政权)……这自然有很多原因,而辛亥革命在这里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法抹煞的。”这里的“巨大作用”主要是指(       

A.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B.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C.触发了小农经济解体

D.唤醒了下层普通民众

4、如图是发表于20世纪某一时期的宣传画,此画反映的事件(     

A.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B.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促使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D.有利于摆脱封建土地制度束缚

5、下图是根据《中国陶瓷史》绘编的唐宋时期的制瓷业分布示意图, 由图中信息可推知      

A.制瓷技术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

B.两朝制瓷业发展受政治中心影响

C.制瓷业分布主要由水路交通决定

D.制瓷业分布与经济重心变化相关

6、19世纪末,湖南人充分认识到发展交通是湖南进步的必要条件,因此大力发展交通。从此,湖南一改自古以来南隔五岭、北阻洞庭的闭塞状况,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开阔了视野,实现了与外界接轨。这一变化有利于

A.洋务运动迅速发展

B.推动社会的近代化

C.政治民主化的实现

D.交通运输的长途化

7、针对五代时期反复出现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问题,北宋初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如下列中的(     

A.对农民进行有效编制管理

B.以内廷司礼监控制锦衣卫

C.增置军镇扩大节度使权限

D.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8、下表为不同历史人物对科举制的贡献。据此可知,科举制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并成为定制

A.扩大了官吏来源

B.得到了不断完善

C.提升了人才素质

D.解决了考试弊端

9、《秦律》规定:官吏不得在同一时期从同一户家庭的适龄男子中抽调两个以上的劳动力去服兵役;只有在运送任务紧急而又不能滞留的情况下,才允许兴发徭役;农田春忙季节,不对百姓随意兴发徭役。据此可知,秦朝(  )

A.注意保护农业生产

B.实施暴政导致速亡

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D.推行抑商政策

10、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主要表现有

①早市、夜市昼夜相连

②城郊和乡村“草市”更加普遍

③“交子”已经出现

④徽商和晋商实力最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宋代是宫廷绘画的顶峰,北宋宫廷画注重写意,表现富丽雅静的贵族生活和审美,南宋时期出现饱含爱国热情和忧患意识的宫廷画。如图是南宋刘松年的画作《中兴四将》,分别为南宋名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南宋能够长期偏安半壁得益于(     

①以岳飞为代表的宋军坚持抵抗   ②绍兴和议后宋金维持长期和平

③南方经济重心地位进一步奠定   ④金世宗死后金朝统治逐渐衰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     

A.国民大革命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13、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其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重义轻利

B.农商皆本

C.重农抑商

D.重商主义

14、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国之所以不昌也,在于民智未开。”为此,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一场开启民智的运动。该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北伐战争

D.国民大革命

15、1992年,邓小平曾说:“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此评论(     

A.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坚定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C.统一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D.维护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16、清代前期,松江府等水稻产区,由于“种花费力少而获利多,种稻工本重而获利轻”的原因,种花者达十之七八。奉贤、上海、南汇等地也大都以一半以至十之七八的土地种棉花。这(       

A.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适应了丝织业对原材料的需求

C.造成了清代人口的大量减少

D.反映了农业生产出现消退迹象

17、汉代九卿之一的少府掌供御服及宫殿陈设等职。到隋唐时,这些职能已经统归为皇帝服务的由从门下省独立出来的殿内省专门掌管。这表明了(     

A.家务官与政务官逐渐分离

B.九卿仅是汉代皇室的家臣

C.汉唐中央官制发生大变革

D.殿内省是家国一体的产物

18、1928年《大公报》上刊载的征婚广告中,男性对女性提出要“精通英文,具有姿色,富有革命思想”等要求,女性则表明自己“因反封建式婚姻与家庭脱离关系,要求男性经济独立,若经济充裕为侧室亦可”。这反映出(     

A.西式婚礼渐为大众接受

B.思想解放的渐进性与艰巨性

C.婚姻自由成为社会共识

D.传统婚姻观念已被彻底摒弃

19、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官府出榜招募百姓租佃荆襄两淮的官田,并订立租佃契约,如果佃人不愿承佃,则许退田别佃,政府另外招人承佃。这反映出当时(     

A.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均田制得以继续维持

D.官府与百姓矛盾尖锐

20、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形成了以400多个市镇初级市场为基础、数十个城镇专业市场为支柱、苏杭两大城市中心市场为枢纽的立体商品流通网络。由此可见,当时(     

A.区域间长途贩运开始出现

B.市镇在区域经济中地位突出

C.苏杭经济重心的地位巩固

D.经济发展模式发生根本变化

21、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元朝地理方位示意图。下列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由宣政院管理

B.②设西域都护府

C.③派遣驻藏大臣

D.④设澎湖巡检司

22、1902年清末著名思想家严复撰文指出“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未闻以牛为体则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严复意在(     

A.驳斥中体西用的落后观念

B.宣传改革传统教育体制

C.营造维新变法的社会氛围

D.强调中西文化有机融合

23、宋真宗时期的王且盛赞科举选官制“条式具备,可守而行,至公无私”,欧阳修也认为科举选官“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这反映出科举选官

A.提升了官员的政治素养

B.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

C.将官吏选拔权收归中央

D.有助于形成重学的风气

24、由如表可知,清政府的边疆治理(        

地区

治理方式

新疆

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西藏

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蒙古

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A.推动了中央行政制度变革

B.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C.防止了西方对中国的侵略

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1)隋唐时三省六部制的三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两种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6、请将下面的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正确的对应,并填涂在答题卡上

27、慈禧太后采用“________”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________

28、第二次鸦片

(1)目的

(2)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________

(3)条约: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________》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

29、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_______路线、_______路线和_______路线,恢复了党的_______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30、1927 年 10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___________

31、西安事变

(1)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蒋介石调集包括________的东北军和________的西北军在内的大军围攻陕北。在中共________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北地区实行________

(2)1936年12月,________亲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全力“剿共”。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反复劝说蒋介石应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容纳抗日主张的努力失效后,发动“兵谏”,于________________日晨,扣留蒋介石,以________逼蒋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

(3)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中共中央确定了________西安事变的方针,派________为代表,奔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一起,同国民政府代表举行谈判。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________

(4)________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它促进了中共中央________方针的实现。从此,________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________的局面初步形成。

32、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___________;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___________阶段

 

33、表现

(1)小说

①元末明初:________和罗贯中各自创作《水浒传》和《________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________体的写作体裁。

②明朝中期:________的《西游记》和清朝中期吴敬梓的《________》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

③清朝中期:________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________主义文学的高峰。

(2)戏曲

①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________,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和清朝________等。

②舞台演出:昆曲长期流行;清朝________年间,形成________,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34、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

(1)以________为首的直系,在英美支持下,控制了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2)________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据有皖、浙、闽、鲁、陕各省

(3)________的张作霖,同样以日本为靠山,占据___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中国古代物质生产方式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以下是小辛同学整理的中国古代先民的物质生产方式,请按照其最早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A.种植水稻              B.渔猎采集              C.铸造铁器              D.火药配方

E.制造纸张              F.冶炼青铜              G.引种甘薯              H.活字印刷

(2)列举青铜器和铁器在古代中国社会各一项主要用途。

(3)不同的生产方式可以作为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

选择CF,可以研究古代中国_________________;选择____________,可以研究古代中国粮食作物的多样性;选择____________,可以研究古代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技术支撑。

36、有人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37、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其在农业方面的创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它们或起促进作用,或起阻碍作用,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有何突破?唐朝时生产工具又有何革新?

(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土地制度?战国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实际又确立了什么土地制度?从这一时期起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形成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3)“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揭示了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是什么?

(4)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动?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在农村中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38、   史学界认为,16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子,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一系列斗争,在它的推动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进入崭新的时代。

1)列举1618世纪欧美爆发“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三个典型事件。

21689年,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限制国王的权力?开始确立起什么政治体制?

3)“崭新时代”的含义是什么?

4)从你所列举的典型事例中任选一个谈谈它的历史意义?

39、日内瓦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