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为甘肃敦煌莫高窟323属的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及其简介。据此判断,该壁画( )
敦煌壁画常会在一个画面中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壁画右下方是汉武帝与众臣来甘泉宫瞻仰“祭天金人”的场景;下方画面内容为汉武帝在群臣簇拥下,骑马送张骞前往西域,张骞手持芴板,在汉武帝面前跪拜辞别;左边介绍张骞一行前往西域的情况:一位僧人模样的人在前引路,两个持旌节的人紧随其后,其中之一为张骞。左下方展示出崇山峻岭掩映下的大夏国,张骞历尽险阻,最终抵达目的地。 |
A.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
B.说明佛教在初唐传入西域
C.折射出唐代西北地区市民文化的独特性
D.兼具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2、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
B.注重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C.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
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3、下列能够推动农排文明不断扩大范围和影响力的因素是
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②相对高的劳动生产率
③复杂的社会管理系统④岛屿众多,航运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平定台湾得胜图》描绘了清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1786-1788年)平定台湾的战争场面。如图为其中的一幅《渡海凯旋》,该画作( )
A.是研究清朝军事实力的第一手史料
B.突出彰显了清朝海军近代化的成效
C.佐证清朝驱逐荷兰收复台湾的历史
D.折射出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5、在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新型企业里,职工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异常高涨。如上海申新九厂合营后的第一年,棉纱生产成本比合营前下降15%,棉布的副次率从20%以上降低为1%—2%。这反映出社会主义改造( )
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B.实现了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化
C.改变了工农阶级的阶级性质
D.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6、周平王东迁之后,郑国不断侵扰王室。平王死后,其孙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随后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却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表明( )
A.分封制下等级森严
B.周王实际控制诸侯
C.天下共主名存实亡
D.桓王注重睦邻友好
7、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如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说:“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这表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
B.和平与动荡
C.缓和与紧张
D.发展与对抗
8、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通过“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
A.贵族政治确立
B.君主专制强化
C.家国同构鲜明
D.中央集权形成
9、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下列口号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
①“还我青岛” ②“取消二十一条”
③“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④“打倒列强,除军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论语》记载:“列诸主在太祖庙堂,太祖之主在西壁东向,太祖之子为昭,在太祖之东而南向,太祖之孙为穆,对太祖之子而北上,以次东陈,在北者日昭,在南者为穆,所谓父昭子穆也。昭者,明也,尊父,故曰明也;穆,敬也,子宜敬于父也。”这表明
A.宗法制利于维护等级秩序
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周王拥有天下共主的地位
D.宗法制具有浓厚神权色彩
11、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农丞孔仅和大盐铁商人东郭咸阳到全国各地盐铁产区挑选有管理经验的盐铁富商充任盐官或铁官,从而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盐铁专营机构。汉武帝此举( )
A.意在提高商人的地位
B.摒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
D.使商人掌握经济命脉
12、我们常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有学者认为,长江、辽河、珠江等也都应该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一观点强调了中华文明的( )
A.多样性
B.多元性
C.统一性
D.开放性
13、在《南京条约》签订过程中,清政府最在意的是割地赔款,这极大损害了天朝上国的面子。而英国人最看重的却是关税贸易和自由居住,但清政府对此却最不在意。这反映了( )
A.清廷缺乏近代主权意识
B.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C.新思想的萌发极其不易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
14、下图是拍摄于1980年的老照片,可以用于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
北京第一家个体饭店“悦宾饭店”
A.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确立
C.北京地区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
15、刘伯承说:“(解放战争)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逐城推进,而是跳跃式的。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为此,解放军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进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挺进中原,展开战略防御
16、下图为反映北伐战争的漫画。下列对北伐战争的讨论,正确的是( )
A.确立了国民党专制统治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D.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力量
17、如图是某学生所做的学习笔记。笔记中列举的措施说明清朝( )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727年,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 ·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 ·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
A.中央权力受到削弱
B.边疆治理得到强化
C.地方管理方式单一
D.统治危机日益显露
18、19世纪60年代初期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化作用的是( )
A.政治近代化
B.国防近代化
C.工业近代化
D.军事近代化
19、在先秦时代人们普遍习惯用“朕、我、吾、印”来表达第一人称自己,秦始皇将“朕”作为除皇帝之外任何人都不能使用的自称。这反映了( )
A.封建皇权的独尊性
B.人民各项权利被限制
C.中央集权的权威性
D.“朕”蕴含的内容减少
20、秦代妇女从事的行业很广泛,她们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还可以从事纺织业、矿业等商业活动,某些经营有方的妇女甚至得到了秦始皇的褒奖。由此可知,秦代( )
A.重视发展社会经济
B.男女地位实现平等
C.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21、1980年5月,邓小平指出:“各国的事情,一定要尊重各国的党、各国的人民,由他们自己去寻找道路,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不能由别的党充当老子党,去发号施令。我们反对人家对我们发号施令,我们也决不能对人家发号施令。这应该成为一条重要的原则。”其意在( )
A.反对苏联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B.向世界各国阐明中国具有特殊国情
C.赢得西方对中国改革的支持
D.强调应根据国情探索中国建设之路
22、汉武帝时期,分天下为十三州,设刺史,秩六百石(约为中下等县令级别),周行郡国,以“六条问事”,如:强宗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等。由此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 )
A.体现了专制集权统治的强化
B.扩大了中央的监察范围
C.兼顾了行政与监察的高效能
D.解除了王国带来的威胁
23、1930年5月,《红旗》发表署名周子敬于4月15日给该刊记者的信:在当时“农民运动的发展比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的形势下,党应“暂时放弃城市”,而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力量去发展乡村”。由此推论当时( )
A.还没有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党内一部分人仍在坚持走“城市革命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得到广泛认同
D.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经形成“燎原之势”
24、明初只有两京乡试派翰林官任主考,各省聘明经公正的儒官、儒士担任,万历后,始定以翰林或科、部官派充。清初乡试主考官继承了明代选用京官的办法,一律由京官出任,每省任命正副考官各一人,后来改为一正三副,一直沿用到清末。主考官制度的变革
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B.促进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
C.促进科举考试公平公正
D.体现了君主专制权力加强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序幕——“________”
时间:1895年
人物:在京官员,各省举人,________、梁启超等人结果:请愿书未送达光绪皇帝,以失败告终。
意义:揭开了________的序幕,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________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________,为实现由________向________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________
27、聚焦古代边疆中国古代的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点。
A.辽阳行省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驻藏大臣E.修筑长城
F.西域都护府G.雅克萨之战H.台湾府I.伊犁将军J.安西都护府
在上面方位示意图上,填写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
28、目的:强化________,维护政权稳定
29、依据提示,将下列历史事件填入对应的表格位置。(填字母)
A.上海轮船招商局 B.太平天国运动 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D.边疆危机 E.两次鸦片战争
30、中国近代史上允许西方国家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
31、开辟革命新道路
(1)________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________,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意义:点燃了“________”的星星之火。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________会师1928年,________、陈毅率领队伍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3)建立苏维埃政权
①标志:________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宣布成立________共和国。
②意义:中国共产党人创建________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4)土地革命:
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________,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32、兴起:从________起,一批学者掀起了________。儒学僵化儒学经典产生于先秦,到汉代已难以读懂,学者对文字进行解释,称为“注”。汉代的注释到唐代又难以理解了,于是出现了对注释的解释疏通,称为"疏'。学者热衷于细枝末节的繁琐笺注,对现实的政治实践与个人精神生活不能提供有效的指导,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陷入危机之中。
33、经过
(1)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________率领联军从________向北京进发,在________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
(2)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________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
(3)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________”的决定。
(4)7月14日,________陷落。
(5)8月中旬,________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34、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建立 | 618年,李渊在________称帝,建立唐朝。 |
唐朝的繁荣 |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吸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武周:武则天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
民族关系 | (1)突厥:先后出兵灭东突厥和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2)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吐蕃赞普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基本上停止了纷争 (3)靺鞨: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
35、明末清初思想界的活跃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是什么?
36、全面内战时期中共坚持怎样的方针?
37、请列举罗斯福新政具体措施
3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宋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司法官员和断案审判官员之一,为官二十多年,一直担任刑事法官。他博览了前人大量关于尸伤检验的著作,在阅览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办案理论。宋慈强调检验中定要仔细勘验:“凡伤处多,只指定一痕系要害致命;倘若是聚众斗殴,如死人身上有两痕,皆可致命,此两痕若是一人下手,则无害。”宋慈一生经办过无数案件,但是每一项案件都是他亲力而为,无可怠慢的。宋慈断案以民命为重,在断案的过程中重视人命,为死者申冤请命,在百姓的眼中他是那个时代的“包青天”,宋慈一生只专注写作了一本《洗冤录》,在宋朝以及后世成为了历代刑事审判官员的必读之书,其权威性相当于当时朝廷的法律制度。此书高度总结了宋慈的办案技巧,运刑法医学理论,将医学与法律相结合,用医学为法律立命。
——摘编自付烨《论宋慈的司法伦理形象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宋慈在当时被视为“包青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慈的司法伦理形象对我国当代司法建设的启示。
39、政局动荡不安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