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废除了景帝以来的郡国铸币制度,规定“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这一措施( )
A.促进了经济恢复
B.降低了铸币质量
C.解决了王国问题
D.强化了经济控制
2、阳明心学主张“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认为求“理”不在“格物”,而在“致知”,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据此可知,王守仁( )
A.否定传统的伦理道德
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C.主张应向外探究万物
D.提倡工商皆本的理念
3、唐朝初期,中书省处于与皇帝关系更近的位置。武则天时期,原本设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迁到了中书省。据此可知,唐朝前期( )
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门下省和尚书省形同虚设
C.三省六部制已完善
D.科举取士制度不断发展
4、清光绪帝下诏:“嗣后我君臣上下惟期坚苦一心,痛除积弊……详筹兴革”,以此改变国内不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与此同时,两广总督刘坤一对以往的工商业政策也大加批评,说“无事不由官总其成,官有权、商无权”。这说明( )
A.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政府力求变革以图存
C.洋务新政推行受阻
D.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
5、下列图片显示了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状况。由此可见,当时( )
《清明上河图》中的骆驼商队 |
两宋时期的榷场 |
宋代海外贸易示意图 |
A.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B.商品经济取得良好发展
C.商帮推动了城市的繁荣
D.国家经济集权日益加强
6、西汉南阳郡守召信臣劝民农桑,为政勤勉;东汉杜诗担任该郡功曹时,事事替百姓做主,全郡百姓粮食丰足。百姓称誉“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这反映出两汉时期( )
A.重农抑商百姓富足
B.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C.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D.史学研究繁荣发展
7、1913年5月,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合并为进步党,以“出而组阁,抵制国民党”。二次革命后,袁世凯为当选正式大总统,又收买近百名国会议员,成立公民党,为大选拉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政党政治具有一定影响力
B.政党完全沦为专制统治工具
C.北洋军阀内派系纷争加剧
D.资产阶级政党的局限性初显
8、1141年,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订立和议。规定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其称臣,每年向其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该政权( )
A.建立者与鲜卑同源
B.推行南北面官制
C.曾出现“大定之治”
D.都城在宁夏一带
9、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虽训练犹未充足,装备犹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竟能抵抗十周。不只军队甘于牺牲,视死如归,一般老幼男女,无不争为军队服务”。这反映了( )
A.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B.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C.抗日战争将取得最终胜利
D.国民党军队毫无军事优势
10、1923年——1926年的《新青年》成为专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不乏涉及中国具体革命事件,并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外国社会革命运动的经验对中国革命运动进行深刻剖析和反思。这说明当时知识分子( )
A.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
B.探索社会变革的道路
C.推动文学革命的发展
D.注重国人思想的启蒙
11、1956—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曾发生过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那样的“左”倾错误。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可以概括为( )
A.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步
D.社会主义建设在创新中引领潮流
12、唐太宗整顿国家机构,建立起“皇权专制——三省分权——政事堂集议”三者结合的中央集权新体制,将君主个人专制与宰相集体议决这种对立面的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由此可知( )
A.专制皇权遭到了严重破坏
B.君相矛盾得到了真正解决
C.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
D.形成了权力交锋的缓冲区
13、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发动了一场以妇女为对象、以民族自强为目标的废缠足运动。他们猛烈地抨击缠足习俗,积极塑造中国妇女的“国民之母”形象,认为放足才能使妇女成为强健的“国民之母”,所以强种的首要任务是放足。这反映出维新派( )
A.主张男女享有平等权利
B.提倡妇女解放
C.接受民主科学的新风尚
D.倡导家庭革命
14、如图为1949—2008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家数示意图(单位:个)。其中导致1992年建交国家数飙升的直接原因是( )
A.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B.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万隆会议的推动
D.中美建交的影响
15、钱穆先生论曰:“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魏孝文卒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据此可知,钱穆先生认为( )
A.社会进步通常具有曲折性
B.改革往往导致历史的倒退
C.孝文帝改革导致北魏灭亡
D.民族融合不利于统治稳固
16、1933年,国民政府任命俞大维为兵工署署长。在他主持下,迅速成立了应用化学研究所、弹道研究所、精密机械研究所、材料研究所、冶金研究所及光学研究所、炮兵技术处、中央修械所、航空兵器研究处等。这说明当时国民政府( )
A.积极应对日益紧张的形势
B.意在建立完备的科研体系
C.努力改变科技落后的面貌
D.力图平衡轻重工业的比例
17、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援华法案,给予国民政府以经济和军事援助,并宣称是为了“维持中国的真正独立和行政完整,经由基于自助与合作的项目,支持并保护个人自由和结社自由”。美国的这一做法( )
A.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
B.实质上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C.有助于中国民主和平的实现
D.扭转了国共两党内战的局势
18、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禹传位给伯益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19、鄂豫皖根据地分配土地后,(1930年)所属英山县出现了“红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正常情况下,米价能够反映根据地( )
A.土地利用效率有较大提升
B.货币稳定而白区贬值
C.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范围
D.地处山区商品流通弱
20、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其用典出自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流民南迁。这一历史现象客观上( )
A.消除了中原地区的民族矛盾
B.确立了户口南多北少格局
C.推动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D.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繁荣
21、香港回归祖国两年前,美国《财富》杂志曾发表封面文章预言“香港已死”。香港回归十周年时,美国《财富》杂志又公开发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诚认错。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美关系由对抗到正常化的转变
B.“一国两制”政策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C.美国政府推行霸权主义,干涉我国内政
D.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政策的首次实践
22、毛泽东对湖南国民党的组织建设倾注了心力。……他受中共中央的委派,回湖南指导湘区委筹建湖南国民党组织。在他指导下,长沙最先设立国民党支部,接着常德、衡阳也相继设立分支部。这说明
A.湖南农民运动获得长足发展
B.开展国共合作的条件趋于成熟
C.社会主义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D.国共首次合作推动了革命发展
23、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儿媳,而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择媳的首选。司马光直言: “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这反映了宋代( )
A.婚姻自主观念得到加强
B.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门第等级观念淡化
24、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吏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这一问题所进行的制度设计是( )
A.内外朝制度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两税法
25、洋务派还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________,建成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26、背景(1)北宋________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2)宋仁宗时,________发起庆历新政
①宗旨:整顿官僚机构。 ②结果:明显触犯了________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失败。
27、近代葡萄牙人形成以________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将大量中国生丝、瓷器经印度果阿运往欧洲,除此之外也参与到中国和________之间的贸易中。这些贸易让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28、宋朝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个高峰,面对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货币需求量剧增:________朝,开始出现纸币。元朝商业发展的原因: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________作为主币发行,加上________带来的稳定局面和交通系统的发展都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29、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投身________,推动了一系列罢工运动的展开
30、这一时期,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外贸易,开拓中国市场,清末实行海禁和__________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31、背景
(1)1930年10月—1933年3月,红军先后四次打退国民党军队的“________”。
(2)________年9月,蒋介石“围剿”各革命根据地。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________次反“围剿”失利。
32、早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组织就有约束氏族部落成员的严格禁忌与习惯法。氏族部落转化成国家之后,________逐渐取代习惯法,成为各国统治者维系自身统治的有力武器。其中以罗马法最为完备,历史影响最为深远。
33、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________,是中国早期________的尝试
34、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______________。1927年9月,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毛泽东主持召开会议,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_______进军。
35、导致东汉以来西、北边陲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6、“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例子有哪些?
37、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前仆后继,先后领导中国革命,谱写了一篇篇感人的乐章。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后有两个政权定都南京。建立政权的这两场革命分别是:
这两场革命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革命纲领分别是:
(2)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38、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的钦佩的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从政治、军事角度分析当年红军长征的原因。
(2)长征初期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是什么会议改变了局面?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3)你认为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39、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