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一带发现了殷墟遗址,在遗址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这些遗址和遗存展现了( )
A.原始的农耕文化
B.国家的初始形态
C.灿烂的商代文明
D.西周的宗法等级
2、元朝在行省划分时将山川之险融入区域之内,形成了区域间犬牙交错,相互牵制的地理格局。这样做( )
A.彻底实现地区之间的和平
B.体现了民族歧视政策
C.有利于防止地方分裂割据
D.维持了地方原有划分
3、宋代的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同时设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掌其权力。在路的下级单位州设立通判,使其与知州具有同等地位,彼此制约。这种制度设计旨在
A.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B.分事权以相互牵制
C.削相权以加强君权
D.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4、1942年3月,日军大举进犯缅甸,英军兵败如山倒,接连向中国告急求援。国民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及《联合国家宣言》的基本精神,组建中国远征军,驰援缅甸,经过两年多的浴血奋战,取得了缅甸战场的全面胜利,但很多将士埋骨异乡。对中国远征军理解错误的是( )
A.中国远征军承担起缅甸战场反法西斯主力军的重任
B.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主要是为了救援美英联军
C.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肩负了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组成部分
5、1914~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春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列强停止对华商品倾销
B.国内小农经济的自我修复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民众“爱国心”的积极影响
6、如表为清政府文件中常用的与西方国家有关的词汇。这些词汇体现了( )
体现中国对外关系基本哲学 | 体现中国对西方国家的看法 | 体现中国对西方国家政策 | 体现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 |
天下、天朝、天威、中外一体 | 丑类、逆夷、夷性犬羊、夷情叵测、夷祸、狼狈为奸 | 查办、秉公办理、多方开导、恩准、格外恩施、办理夷务、羁縻、驭夷 | 情同恭顺、仰赖天恩、俯首听命、真心悔过、乞恩、四夷未服、救抚 |
A.清政府外交近代化的特点
B.清朝政府的世界观
C.清政府的妥协退让
D.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
7、某班同学准备在校园公告栏里创作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板报,拟分为“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六个板块,下列事件能入选“生死攸关”板块的是( )
A.中共一大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遵义会议
D.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
8、1941年12月23日,中、美、英在重庆召开东亚军事会议,通过《远东联合行动初步计划》;签订《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决定成立军事会议,以加强对日作战的协调。这表明( )
A.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已经成立
B.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认可
C.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开始反攻
D.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改变
9、元代之前各种戏曲艺术的发展为元杂剧形式上提供了各种借鉴,元代戏剧演出广泛,人们观赏戏剧演出成为一种娱乐习惯,众多文人参与戏剧活动,促进了剧本创作的繁荣,很多著名演员的出现也有助于元杂剧的兴盛。这主要说明( )
A.元统治者大力发展杂剧艺术
B.元杂剧的兴起和繁荣存在多种因素
C.戏剧艺术的发展有其传承性
D.元杂剧的发展适应了人们娱乐需要
10、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
A.旨在终结宰相制度
B.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C.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D.有助于加强皇权专制
11、教材的设计与编写需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在解放战争时期编写的教材中,出现了如《怎样种棉》《城市和乡村》等充分结合革命战争形势和具体实际编写的教科书。这反映出当时的教科书编撰活动( )
A.适应了土地改革的要求
B.是国共两党合作的表现
C.配合了革命战争的需要
D.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2、唐代对女性而言是一个相对宽容的时代。她们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女子结社的活动。唐代女子可以女扮男装,可以骑马驰骋,甚至参与到政治和军事领域。这反映了( )
A.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改变
B.男女社会等级地位平等
C.唐朝社会风气包容开放
D.女子参政得到广泛认可
13、据《上海罢市实录》记载:“有小学生决议不购食日制之奶糖,有牙医明确标示‘不医仇人’……至于处于社会底层的苦力、小工也上街游行,散发传单”“青红需……议决,无论罢市若干日,所有盗窃扒手,一律停止”。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
①人民踊跃参与,群众基础广泛 ②是一次彻底不妥协的爱国运动
③收回了巴黎和会上丧失的权益 ④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根据统计,在元朝时期蒙古人进士之母为汉族者占总人数的68.2%,妻子为汉族者更高达71.4%;色目人进士之母为汉族者为54.5%,妻子为汉族者则为50%。这体现出元代( )
A.四等人制对婚姻没有束缚
B.国家统一使民族隔阂消解
C.民族交融推动文化的延伸
D.科举制度受到统治者重视
15、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当时,革命军担当的历史使命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打土豪,分田地”
16、下列是西周相关制度的规定,其目的是( )
身份 | 列鼎制度 | 乐舞规模 |
天子 | 九鼎 | 64人 |
诸侯 | 七鼎 | 48人 |
卿大夫 | 五鼎 | 32人 |
士 | 三鼎(或一鼎) | 16人 |
A.提高乐舞水平
B.维护等级秩序
C.解决分裂隐患
D.巩固专制统治
17、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官府出榜招募百姓租佃荆襄两淮的官田,并订立租佃契约,如果佃人不愿承佃,则许退田别佃,政府另外招人承佃。这反映出当时( )
A.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均田制得以继续维持
D.官府与百姓矛盾尖锐
18、下表所示为1872至1895年间在中国境内创办的近代企业统计情况。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 )
类型 | 统计总数/家 | 资本总数/元 | 工人人数/人 |
国人创办企业 | 90 | 25 126 895 | 60 000 |
外国在华企业 | 16 | 4 829 000 | 34 000 |
中外合办企业 | 1 | 629 370 | — |
A.民族企业全面占据优势
B.列强经济侵略遭到一定抵制
C.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近代民族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19、1951年起,我国着手编制“一五”计划,工作人员使用算盘、计算尺和手摇计算机进行运算,国家计划委员会办公楼里的算盘声音此起彼伏,整座大楼夜晚灯火通明,被人戏称是“水晶宫”。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B.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C.工人阶级投身建设的新风
D.新政权蕴含的生机与活力
20、秦简《为吏之道》中规定“为人君则鬼,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兹(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兹(慈)子孝,政之本殴(也)”。这反映出( )
A.儒家思想在秦朝得到发展
B.利用忠孝思想维护统治
C.宗法制度仍有存在的必要
D.秦统治思想具有开放性
21、除北京同文馆外,1863年清政府开办上海同文馆,1864年开办广东同文馆,目的仍是满足中外交涉的翻译之需,以学习外语为主,开设西学课程,教授英、法等国语言文字,后来又分别增设东文馆、普(德)文馆。这说明( )
A.晚清士大夫思想开始觉醒
B.近代外交理念已经确立
C.清政府主动接触西方世界
D.新旧理念冲突不断加剧
22、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吏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这一问题所进行的制度设计是( )
A.内外朝制度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两税法
23、在中国历史的“常态”发展中,经常会出现“变态”。如果说秦汉代表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常态”,那魏晋南北朝则代表的是“变态”,在变态中仍能看到进化的迹象。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化迹象”的是
A.汉族与内迁民族逐步交融
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C.科技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
D.北民南迁带动江南经济开发
24、1864年,两江、直隶、陕甘、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及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巡抚等都出自湘淮系。这反映了( )
A.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B.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
C.地方割据局面的形成
D.汉族官僚集团的崛起
25、史实与史观
下列表述中,有些属于“史实”,有些属于“观点”,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字母:
表述 | 史实 | 观点 |
A.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 |
|
|
B.我国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 |
|
|
C.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探索中仍取得了伟大成就 |
|
|
D.1957年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
|
|
E.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
|
|
F.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 |
|
|
史实__________;观点____________
26、尧舜禹时期部落推选首领的做法称为________
27、过程
(1)________: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________等在广西桂平________村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不久,洪秀全称________。
(2)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南京为________,定都于此。
(3)军事全盛:太平军________、西征,占领湖北、________、安徽许多地方,军事上达到________,但领导集团日渐腐败。
(4)________: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________、韦昌辉被杀,________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是________的转折点。
(5)后期防御:洪仁玕、________、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先后取得________、三河大捷,但在________战役中败于湘军。
(6)天京陷落:1864年,在湘军、________和外国人带领的________进攻下,太平军节节败退,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8、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废旧布新,改用________颁布________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革除________,接受________的新习俗、新风尚
29、1917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决定成立“________”,推举________为大元帅。借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的西南军阀,却千方百计排挤孙中山
30、战役与影响
请将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与右侧的影响相对应(填写字母)
战役影响
(1)南京解放(_______) A.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2)淮海战役(_______) B.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
(3)辽沈战役(_______) C.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
(4)孟良崮战役(_______) D.打退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5)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_______) E.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对国民党军的优势
31、古代世界各个早期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_________。
3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 革命。
33、“______”
(1)袁世凯死后, ______出任国务总理,重新召开国会。
(2)1917年5月,继任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______”。
(3)______: ______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国会,拥清废帝______复辟。
34、(1)隋唐时三省六部制的三省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两种基本类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
35、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南北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唐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
36、王安石变法
(1)王安石变法的时间与人物是谁?
(2)王安石变法的原则与目的各是什么?
(3)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37、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P41)
38、三省六部制萌芽时期是什么时候?
39、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三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西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实际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请各举两例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